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术后腹腔粘连是亟待解决的外科问题之一,针对复杂的术后粘连病理机制及众多危险因素,手术技巧及屏障材料日趋成为术后预防粘连研究的关注点。目的:概述术后粘连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综述不同制剂类型屏障材料的来源、生物特性、研究现状及潜在不足等。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入库至2018年1月的相关文章,设定“术后腹腔粘连、病因病机、相关因素、防治措施、屏障材料”和“postoperativeabdominaladhesion、pathologicalmechanism、riskfactors、preventivemeasures、barriermaterials”为检索词,最后纳入54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防粘连材料能够通过物理屏障在粘连形成的早期阶段隔离受创区域和外周组织,防止腹腔粘连形成。目前防粘连屏障材料主要存在溶液剂、凝胶剂及膜剂3种剂型,每种材料均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因此针对目前不足深入研究术后腹腔粘连病理过程,预测术后粘连的危险因素,术中提高手术技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粘连屏障材料,有望减少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

  • 标签: 术后腹腔粘连 病因病机 相关因素 防治措施 屏障材料 生物材料
  • 简介:摘要生物安全是病原生物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健全生物安全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生物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加强对教师培训等方面就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借此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 标签: 病原生物学 实验教学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与发展前景。方法:选取我中心 2017年 7月至 2018年 7月 90例药品微生物检验标本,分析不合格标本比例及原因,寻找预防解决对策。结果:在 90例标本中,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 9例,不合格率为 10.0%,药品标本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药品成分不标准,药品已过期,药品污染及送检污染。结论:药品微生物检验标本从采集到送检等各环节都需要严格管理,医务工作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应加强培训,并注重培训的落实情况,实行 PDCA循环(戴明环)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科室间的配合作用,同时职能部门监管比科室沟通更重要,但必须坚持,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检验方法 前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临床上的重要检验方法,为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控制医院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获得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就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 标签: 临床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与发展前景。方法选取我中心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90例药品微生物检验标本,分析不合格标本比例及原因,寻找预防解决对策。结果在90例标本中,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9例,不合格率为10.0%,药品标本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药品成分不标准,药品已过期,药品污染及送检污染。结论药品微生物检验标本从采集到送检等各环节都需要严格管理,医务工作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应加强培训,并注重培训的落实情况,实行PDCA循环(戴明环)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科室间的配合作用,同时职能部门监管比科室沟通更重要,但必须坚持,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检验方法 前景
  • 简介:摘要:角膜溃疡的种类主要包括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以及真菌性角膜溃疡三种。本文将针对引起上述三种角膜溃疡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研究,以分析在角膜塑形术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角膜溃疡具体解决方案。

  • 标签: 角膜溃疡 病原 感染
  • 简介:摘要角膜溃疡的种类主要包括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以及真菌性角膜溃疡三种。本文将针对引起上述三种角膜溃疡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研究,以分析在角膜塑形术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角膜溃疡具体解决方案。

  • 标签: 角膜溃疡 病原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极速生物指示剂的效果与效率。方法取含3小时生物指示剂的PCD监测包(1296型)和1小时生物指示剂的PCD监测包(1496型)各39份置入相同的灭菌器,设置相同的灭菌循环参数进行灭菌后,按照规范的流程将两种生物指示剂进行培养和结果判读,比较与分析两种生物监测的检测效率,用于关节置换术的感染率以及手术器械的周转时间、器械在消毒中心停留时、出结果时间。结果经1496型监测包消毒杀菌后的器械用于关节置换术中发生感染率低于1296型监测包(P<0.05);1496型监测包检测出结果时间、器械在消毒中心停留时间、手术室器械周转天数均短语1296型监测包(P<0.05);1496型监测包杀菌合格率高于1296型监测包(P<0.05)。结论1小时生物指示剂的PCD监测包,消毒杀菌效果显著,大大缩短了灭菌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存留时间,提升了手术器械的使用周转率,为急诊手术争分夺秒提供了绿色通道,为紧急手术和植入物手术提前放行提供了监测保障,减少医院因手术器械导致感染的发生率,提升了工作效率。

  • 标签: 1296型监测包 1496型监测包 检测效率 检测合格率 感染率
  • 简介:在洁净区中人员是污染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充分对工作人员产生的污染物质有详细了解并有合理的解决其污染物的良好方法,才能做好积极的防范。本文针对生物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污染物的来源进行分析,降低污染风险,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从而提高洁净区的污染防控措施,将产生污染的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

  • 标签: 洁净区 人员 生物制剂 污染 措施
  • 简介:摘要:在洁净区中人员是污染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充分对工作人员产生的污染物质有详细了解并有合理的解决其污染物的良好方法,才能做好积极的防范。本文针对生物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污染物的来源进行分析,降低污染风险,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从而提高洁净区的污染防控措施,将产生污染的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

  • 标签: 洁净区 人员 生物制剂 污染 措施
  • 简介:摘要生物样本库的建设、运行和监管都需要在伦理道德的框架中进行。在社会现代化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不同个体之间、个体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能否实现共济,成为了一项新的伦理问题。本文主要对生物样本库的伦理监管以及生物样本库运行期间的样本获取和使用的知情同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伦理 运行审查 知情同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监控医院感染时采用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作用。方法采用90例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样本来源于本院的18年3月份到19年3月期间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数均为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经验性感染控制策略,观察组患者在医院感染监控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微生物检验方案,对比两组的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6.67%)远低于观察组(95.56%),(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监控中微生物检验的作用显著,可以有效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方便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 经验性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9月接受诊治的 296例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 150例,观察组患者 146例。观察组进行微生物检验,对照组患者未进行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以及感染控制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控制率为 95.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感染的严重程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 控制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技术的进步,消毒供应室中灭菌包装材料的种类也日渐丰富,不同种类的灭菌包装材料在使用成本和技术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为了尽可能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成本,合理正确的选择并科学的应用包装材料是每个医院供应室值得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包装方式 包装材料 环境 阻菌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技术的进步,消毒供应室中灭菌包装材料的种类也日渐丰富,不同种类的灭菌包装材料在使用成本和技术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为了尽可能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成本,合理正确的选择并科学的应用包装材料是每个医院供应室值得关注的问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