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大多数钽珠烧结以及钽纤维丝弥散结合制造的多孔涂层,已用于骨科植入物的生物连接。近十年来,诞生了一种由商业纯钽制成的,具有独特物理和力学特性的新型多孔生物材料。与传统多孔涂层相比,该材料拥有更高的空隙容积、更自由连通的孔、与骨更高的摩擦系数,以及较低的成块硬化性(图1)。此外,该材料为结构性的,有足够的强度可以直接制造植入体,而无需实心的金属基质作支撑。

  • 标签: 多孔生物材料 结构 重建术 骨科植入物 临床
  • 简介:活髓保存治疗是指用具有保护牙髓和使牙髓病变恢复效应的药物覆盖在近髓牙本质、暴露的牙髓创面或人工牙髓断面上,以保护牙髓,使其病变消除和修复的方法。盖髓材料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仍在不断探索更为合理的盖髓材料,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活髓保存 氢氧化钙 盖髓材料 牙髓病变
  • 简介:目的生物型人工食管重建食管,探索解决术后吻合口瘘及晚期狭窄的途径.方法30只中国杂种犬经右侧开胸切除胸段食管,并以8cm长生物型人工食管进行重建,观察愈合过程.结果30只犬存活率815%(22/27),围手术期存活率933%(28/30).吻合口瘘发生率67%(2/30).术后平均288d人工食管脱落,术后60~75d出现不同程度狭窄,13例狭窄经扩张而缓解,5例需放置支架.病理结果显示新生食管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内面覆盖鳞状上皮,上皮下可见血供.结论生物型人工食管植入后,可短暂替代食管,并由机体修复为有上皮组织爬覆的纤维结缔组织新生食管,新生食管的后期狭窄经妥善的内科治疗可缓解,故人工食管可望成为有效的食管重建方式之一;解决植入长度及减轻狭窄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标签: 食管重建 生物材料 动物实验替代试验 生物型人工食管
  • 简介:蝇的幼虫-蛆对感染创口的清洁作用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蛆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脓性感染的创面,包括:脓肿、烧伤、坏疽和慢性腿部溃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愈率达到90%[1].

  • 标签: 生物扩创 临床应用 蝇蛆疗法 化脓性感染 创面 溃疡
  • 简介:1971年12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了,迄今已有140多个国家签署了这项公约.尽管有国际公约,但生物武器由于其特殊的优势和用途仍被某些国家和组织秘密研制.笔者在采访武汉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授蒋明森时了解到,目前国际上在生物武器的研制中有一些新动向,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 标签: 生物武器 研制 国际公约 生物战剂
  • 简介:肌腱属于致密结缔组织,连接骨骼肌肌腹和骨骼或筋膜,传递肌肉收缩产生的拉力,牵引骨骼运动。与此功能相适应,肌腱弹性小、血管少、代谢低,但具有很强的耐压抗张力(611-1265kg/cm2)和抗摩擦能力。根据包被组织的不同,肌腱可分为有滑膜和无滑膜肌腱。在承受摩擦力特别大的部位如手掌背侧部、手指、腕关节,肌腱被腱鞘包裹;在承受摩擦力较低的部位,肌腱由腱周疏松结缔组织包裹。

  • 标签: 胶原纤维 生物力学特性 组织工程 肌健 抗张强度 型胶原
  • 简介:自从1934年Mixter与Barr首次报导椎间盘突出症并成功地施行手术切除以来,该手术已日益普及,但仍有部分患者手术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欠佳,术后生物力学性质的改变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此作者试就椎间盘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同道重视.

  • 标签: 椎间盘 生物力学 纤维环 胶原纤维
  • 简介:骨科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使得骨科学和复健医学等临床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临床医师得以运用相关的技术和器械治疗罹患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病患.近年来全球人口已趋向老龄化,此方面的研究需求更大.反观华人人口比例占全球人口绝大部分,但至今此方面研究仍以西方国家为领先,国人各领域的专业学者相当多,且各位学者的研究能力足以和欧美学者相比.为了切实解决国人骨骼肌肉系统方面疾病,需要更多华人骨科专家与生物力学专家投入此专业研究.本文概要叙述骨科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希冀可吸引更多对骨科生物力学感兴趣的学者共同研究.

  • 标签: 骨科学 生物力学 研究进展 骨科手术 手术器械
  • 简介:急性生物毒素中毒是指由鱼胆、毒蕈、蛇毒、蜂毒等生物毒素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常以急性肝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患者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1],其中尤以误食毒蘑菇中毒及食用鱼胆中毒较为多见.2001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共抢救鱼胆叶毒3例,毒草中毒4例,其间均采用了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进行抢救治疗,其中5例治愈出院,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现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标签: 生物毒素中毒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白蛋白透析液 血液净化
  • 简介:目的研究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双周期随机交叉单次口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1g,服药间隔为1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麦考酚酸浓度。结果两种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参比和受试的Cmax分别为(37.91±10.38)和(37.70±7.75)mg/L;tmax分别为(0.52±0.38)h和(0.50±0.25)h;t1/2分别为(16.37±9,90)h和(13.85±8.83)h;AUC0—24分别为每升(62.00±10.12)mg/h和每升(60.10±10.21)mg/h。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9±12.24)%。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标签: 吗替麦考酚酯 麦考酚酸 生物利用度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能较短时间内判断温缺血断肢再植时限的方法。方法应用生物发光法连续测定兔离断肢体骨骼肌ATP的含量,同时对每一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温缺血条件下兔离断肢体骨骼肌ATP含量下降程度与骨骼肌的变性程度有明显对应关系,当ATP含量下降95%后,骨骼肌发生不可逆变性,断肢不宜再植。结论应用生物发光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判断温缺血断肢的再植时限,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 标签: 缺血 断肢再植 骨骼肌 生物发光法 离断 肢体
  • 简介:目的探讨改善人工神经支架材料表面粘附性的方法。方法对聚羟基乙酸细丝支架进行化学和/或生物学修饰处理,通过体外培养方法比较SD乳鼠许旺细胞在不同聚羟基乙酸细丝表面贴壁生长情况。结果在经化学处理及生物学修饰的聚羟基乙酸细丝表面许旺细胞能良好贴壁生长,仅予生物学修饰的支架材料次之,未经处理的支架材料上罕有许旺细胞粘附。结论人工神经构建中支架材料表面的粘附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对聚羟基乙酸进行化学处理后再行生物学修饰是改善其粘附性的简单可行、效果确切的方法。

  • 标签: 粘附性 聚羟基乙酸 许旺细胞
  • 简介:随着经济发展,竞争意识增强,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生物反馈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无药物副作用,且可以增加病人治疗的主动性,减少复发率.本文重点综述了生物反馈治疗方法在精神医学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 标签: 生物反馈 精神医学 应用
  • 简介:疲劳性骨折是军事训练中常见的一种应力性损伤。我院在骨科门诊每年都能收治数十例新兵胫骨疲劳性骨折。就其发病机制和预防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胫骨 疲劳骨折 生物力学
  • 简介:回顾临床医学细菌感染病原学纯培养检查技术的发明、实践使用过程,对比了生物病因学与生态病因学的内涵及其在临床医学使用中的差异,依类→科→属→种的分类递次原则,设计了实用的盲法培养临床细茼感染病原菌类群相技术,比较符合金标准的原则要求,也符合WHO倡导的实验微量化、简易、快速、正确、实用、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于质量控制、便于基层推广的原则。探讨分析了国内2例细菌感染病,用不同培养技术方法自然、纵深、盲法诊断,依原菌类群相体外药敏试验最佳信息证据,准确、按时治愈了疾病,符合现代医学细菌学要求的确定病原、指导用药、判断是否治愈的标准,是现代临床实用医学细菌学发展的新趋势。

  • 标签: 细菌培养 盲法培养 金标准 病原学
  • 简介: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倍受关注,已经开始应用于对生物组织的生理或病理过程的无损实时动态成像.光子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模型和光学仿真环境的建立是开展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前向问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实现了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前向问题的仿真,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光子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规律及光子被CCDCamera吸收的过程,并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 标签: 在体生物光学成像 MonteCarlo方法 前向问题 仿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