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课题研究目的为瓜蒌多糖中色素祛除及有效成分的保留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此次研究瓜蒌多糖的脱色工艺,其中脱色剂使用粉末活性炭,采用单因素和 Box-Behnken Design 响应面试验的方法对瓜蒌多糖的脱色条件进行探究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该研究得出在活性炭用量为1.0%、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30min、pH值4.5时,瓜蒌多糖的脱色效果达到最佳效果,验证其所得的平均脱色率为59.36%,平均多糖保留率为89.36%。

  • 标签: 瓜蒌多糖 活性炭 脱色率 多糖保留率 响应面分析
  • 简介:海藻酸钠理化性能独特,是一种优质的缓释剂和控制剂。笔者通过实践证明:以海藻酸钠为载体,运用手持技术可以探究水的用量对可溶性固体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探究不溶性固体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从而实现手持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融合与创新。

  • 标签: 手持技术 碳酸钙 海藻酸钠 数字化实验 电导率传感器 气体压强
  • 简介: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仙人掌多糖多糖经去蛋白、柱层析分离得到两种组分OPA、OPaoOPA、OPB水解物经高效液相色谱及乙酰化气相色谱分析等,得到OPA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1.13:2.67:1.00:2.82:1.02,OPB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36.89:3.56:1,00:10.55:214.40。

  • 标签: 仙人掌 多糖 组成分析 摩尔比
  • 简介:建立测定桂花叶中多糖含量的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分别考察该方法的测定波长、精密度、准确度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测定波长为490rim,多糖得率达11.35%,线性方程为Y=8.82012。X-0.13,线性相关系数r=0.9997,精密度为RSD%=2.28%(n=6),平均标准回收率为98.55%。该方法为桂花叶多糖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技术。

  • 标签: 桂花 提取 苯酚-硫酸法
  • 简介:利用武夷岩茶水仙为原料,通过消费者接受性检验法,以消费者接受性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复合茶饮料消费接受性的适宜条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山药多糖浓度0.7%、茶汤浓度13%、蔗糖浓度11%、柠檬酸浓度0.03%。风味剖面分析该复合茶饮料的感官特征为:色泽鲜亮,风味独特,酸甜适中,清香纯正。

  • 标签: 山药多糖 水仙 接受性检验
  • 简介:以水为溶剂提取苦荞麦多糖类化合物,并以抗坏血酸(Vc)和VE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探究了苦荞麦多糖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苦荞麦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在其浓度为21.764μg/mL时其清除率可达24.85%,显著高于相同浓度下的Vc和VE的清除率。认为苦荞麦多糖是一种有前途的天然抗氧化剂。

  • 标签: 苦荞麦 多糖 DPPH 自由基
  • 简介:应用超声波技术对麦冬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过程中,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几个主要因素: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和液固质量比对麦冬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麦冬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0min,功率700W,水与麦冬液固质量比为1∶70,提取率83%.

  • 标签: 麦冬 多糖 提取工艺 超声波破碎
  • 简介:为了优化微波辅助法提取地笋多糖的工艺条件及研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性,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了地笋多糖的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物清除·OH,O2^-·,DPP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液料比是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提取温度,最佳组合为A2B2C3,即取地笋样品,按40:1(mL·g)的液料比,在80℃下微波提取8min,最终地笋多糖提取率的平均值为57.89%。对地笋多糖的体外抗氧亿陆进行探讨的结果显示,地笋多糖样品液对·OH,O2^-·,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

  • 标签: 多糖提取 地笋 抗氧化性
  • 简介:以丹桂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超声波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80W、液料比1:25(g/mL)、提取时间25min。此条件下丹桂多糖的提取率为10.39%。提取效果影响大小的先后顺序为提取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

  • 标签: 桂花 多糖 超声波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确定镰形棘豆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分别以多糖的提取效率及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以正交试验法确定镰形棘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镰形棘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度为20目,料液比为1:16,80℃回流2h。结论:本法为镰形棘豆多糖水提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镰形棘豆 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从竹叶中提取黄酮和多糖,用抑制亚硝酸盐显色的方法测定了竹叶黄酮和多糖清除亚硝酸盐的作用,并同Vc比较。结果:竹叶黄酮对亚硝酸盐有较强的清除率,剂量从0.1mg增加到4.0mg,清除率从15.72±1.83(%)增加到84.59±1.16(%),量效之间呈线性关系(r=0.9649);剂量再增加到5.0mg,清除率不再显著增加(P〉0.5)。竹叶多糖对亚硝酸盐也有一定的清除率,剂量从0.1mg增加到3.0mg,清除率从8.55±0.46(%)增加到36.10±0.61(%),量效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789);剂量再增加到4.0mg和5.0mg,清除率并不再增加(P〉0.4)。Vc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相当高,0.1mg剂量的清除率即达到61.24±6.31(%),剂量增加到1.0mL时清除率已达到100%,清除率随剂量增加的曲线似抛物线形。Vc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同剂量的竹叶黄酮和竹叶多糖(均P〈0.001)。

  • 标签: 竹叶黄酮 竹叶多糖 VC 亚硝酸盐 清除作用
  • 简介:利用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为原料,通过5点标度和9点标度快感评分检验法,以快感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山药多糖红茶饮料各主要成分的适宜条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山药多糖添加量2.1g/L,蔗糖添加量65g/L,柠檬酸添加量0.20g/L,维生素C添加量0.35g/L。风味剖面分析法检验成品感官性状为色泽清亮,风味浓郁,酸甜适中,清香纯正。

  • 标签: 山药多糖 正山小种 快感评分检验
  • 简介: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缬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体外抗氧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缬草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2.6h、提取温度81℃、料液比1:27(g:mL)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为17.00%,与理论值17.24%相差较小;不同浓度多糖(0.2~1mg/mL)对DPPH(62.9%~82.5%)和羟基自由基(45.6%~80.2%)都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呈正相关性。由此可知,所得回归模型可用于缬草多糖提取工艺预测,且缬草多糖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 标签: 缬草 多糖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性
  • 简介:采用锐孔法,以羧甲基壳聚糖、阿拉伯胶和海藻酸钠为基质材料制备了啶虫脒缓释微胶囊,以微球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啶虫脒与羧甲基壳聚糖质量比为1∶1、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0%、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3.00%、质量分数为3.00%的阿拉伯胶溶液25.00mL.所得微球对啶虫脒的释放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 标签: 啶虫脒 羧甲基壳聚糖 阿拉伯胶 海藻酸钠 缓释/控释
  • 简介:以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菌糠为材料,进行菌糠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单因素实验表明,提取温度、水料比及提取时间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多糖提取率。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对提取温度、水料比、提取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软件Design-Expert进行处理,获得蛹虫草菌糠多糖提取最佳的优化条件。即提取温度100℃,水料比50∶1,提取时间3h优化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5.45%,多糖提取预测值为5.88mg·mL^-1。建立的模型拟合度较好,可用来对蛹虫草多糖提取工艺的分析和预测。

  • 标签: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菌糠 多糖 响应面分析
  • 简介:金钱草多糖经三氟乙酸水解、后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溶剂,六甲基二硅胺烷(TMDS)和三甲基氯硅烷(TMCS)作硅烷化试剂,将单糖衍生化为三甲基硅醚衍生物,用气相色谱(GC)分析法测定金钱草叶和根茎中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金钱草叶和根茎中多糖都是由甘露糖、果糖、核糖、半乳糖、鼠李糖和树胶醛糖单糖组成,其摩尔比分别为1.40:1.00:1.00:4.68:0.98:0.46和1.03:1.00:1.04:1.66:0.56:0.44。

  • 标签: 金钱草 单糖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 简介:为探讨玉竹多糖补充对低氧训练肥胖大鼠骨骼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对经过一阶段适应性训练的实验大鼠进行筛选并分组,实验期间对低氧训练肥胖大鼠给予玉竹多糖干预,实验末检测其腓肠肌制备成的组织匀浆液Ca2+-Mg2+-ATP酶的活性.发现正常安静对照组大鼠骨骼肌Ca2+-Mg2+-ATP酶活性显著性高于肥胖高住安静对照组(p〈0.05);肥胖低住高练组大鼠骨骼肌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高于肥胖高住安静对照组(p〈0.05);补充玉竹多糖的各低氧训练组大鼠骨骼肌Ca2+-Mg2+-ATP酶活性均高于其对应的各训练组,其中肥胖高住低练玉竹组与肥胖高住低练组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低氧训练 玉竹多糖 肥胖 大鼠 CA^2+-MG^2+-ATP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