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定亚低温(MHT)情况下毒症大鼠组织能量代谢和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变化,并结合肝细胞和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初步探讨MHT能否减轻毒症大鼠组织损伤的程度。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内毒素组(LPS3组)和MHT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生化法分别测定各组组织腺嘌呤核苷酸及乳酸水平,应用RT-PCR方法分别测定各组肺组织TNF-αmRNA表达变化,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LPS组大鼠组织(湿重)腺苷酸水平为ATP(4.093±0.424)μmol·g^-1,ADP(1.331±0.136)μmol·g^-1,AMP(1.331±0.312)μmol·g^-1;MHT组大鼠组织(湿重)腺苷酸水平为ATP(4.519±0.028)μmol·g^-1,ADP(1.483±0.108)μmol·g^-1,AMP(1.544±0.301)μmol·g^-1;LPS组和MHT组均较Nc组腺苷酸水平ATP(4.990±0.455)μmol·g^-1,ADP(1.632±0.181)μmol·g^-1,AMP(1.737±0.407μmol·g^-1。降低,尤以LPS组明显。MHT组组织腺苷酸水平较LPS组明显升高;MHT组乳酸含量为每克蛋白(1.424±0.213)mmol,明显低于LPS组的每克蛋白(1.676±0.267)mmol(P〈0.05),而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嬲每克蛋白(1.379±0.314)mmol,P〉0.05]。LPS组大鼠肺组织TNF-αmRNA1、2和3h表达分别为(1.029±0.055)、(1.132±0.068)和(1.107±0.044);MHT组大鼠肺组织相应时点TNF-αmRNA表达分别为(0.835±0.041)、(1.056±0.037)和(1.056±0.032),均较NC组肺组织相应各时点TNF-αmRNA表达(0.625±0.009,0.631±0.007,0.612±0.011)明显增加(P〈0.05),尤以LPS组明显。MHT组肺组织TNF-αmRNA较LPS组表达明显减少(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MHT组肝细胞及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LPS组。结论MHT可减缓毒症大鼠

  • 标签: 脓毒症 亚低温 大鼠 腺嘌呤核苷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测急诊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北京医院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的139例毒症患者,将139例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相关指标在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存活组80例,死亡组59例.两组比较,发现相关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DS评分、动脉乳酸、D-二聚体是预测急诊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MEDS评分、动脉乳酸预测能力与APACHEII评分相当.关键词急诊毒症病死率评分;动脉乳酸;D-二聚体;毒症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64-01我国缺乏详细的临床资料,据推算每年有300万~400万例患者发生脓毒症,死于毒症者高达100万以上,而其中大约有40%患者会至急诊就诊1.因此,揭示某些能预警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对于指导急诊科医生准确把握病情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维持大循环灌注是毒症复苏过程中重要目标之一,但临床过程中,大循环-微循环失耦联状态并不少见,即大循环已处于稳态,但微循环仍存在障碍。若不能及早识别干预失耦联状态,往往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如何合理地监测微循环在毒症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毒症中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以及监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脓毒症 微循环 大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毒症的感染及病原,使人们能够了解儿童严重毒症。方法对本院总共62例的儿童严重毒症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探讨出与严重毒症紧密相关的因素变量,并制成图表分析。结论儿童严重毒症,占据儿童死亡率的百分之三以上,婴幼儿与营养不良的儿童是儿童严重毒症的易感染人群。

  • 标签: 脓毒症儿童死亡危险因素
  • 作者: 郭俊 郭凤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210009 南京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重症医学科,430100 武汉,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210009 南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尿毒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70例尿毒症患者。结果:并发睡眠障碍患者104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1.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者年龄(49.35±6.71)、透龄(1.74±0.22)、血红蛋白(102.03±0.29)、CRP(2.85±0.39)、血钙(2.34±0.35)、血磷(1.33±0.35)、PTH(497.04±0.41)等指标与B组年龄(70.05±9.34)、透龄(4.47±0.21)、血红蛋白(77.03±0.08)、CRP(5.84±0.69)、血钙(2.68±0.15)、血磷(2.19±0.25)、PTH(834.37±0.26)等指标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讨论:对于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应该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和生理疾病进行充分的了解,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对患者的抑郁和睡眠障碍进行积极的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尿毒症 睡眠障碍 相关性因素
  • 简介:目的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血糖相关损伤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效果差,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为加深了解,提高诊治水平,本文就血糖相关损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脑损伤 高血糖 低血糖 综述
  • 简介: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为嗜盐海生革兰阴性杆菌属,1970年Roland[1]首先报道了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小腿坏疽和内毒素性休克.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相继有创伤弧菌感染的报道[2],我国除少数地区(如台湾)外,创伤弧菌感染的病例鲜见报道.近几年来,浙江温州地区陆续发生创伤弧菌毒症病例,75%的患者在入院48h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死亡[3].笔者单位2002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下肢创伤弧菌感染致毒症的患者5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行早期减张、引流、彻底清创,效果满意.

  • 标签: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弧菌性 创伤弧菌感染 救治 内毒素性休克
  • 简介:G-菌感染引发的内毒素释放及肠源内毒素易位进入血循环中是启动毒症的主要毒素,  4.2.6 大量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可以减少或消除内毒素诱发的TNFα及IL1的生成,IL4及IL10有抑制或减少TNFα及IL1分泌的作用

  • 标签: 感染性预防 脓毒症感染性
  • 简介:摘要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凝血功能障碍贯穿于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严重程度与毒症预后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一种以DNA为骨架、镶有多种蛋白质组分的三维网状结构,其过度产生可激活凝血系统,抑制抗凝系统,抵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通过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导致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SIC)发生。目前,有关SIC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尚无公认有效的抗凝策略。针对NETs及其组分的干预和抗血小板药物有望成为疾病治疗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脓毒症相关性凝血功能障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Ⅷ(MFG-E8)介导的胞葬与小鼠毒症相关脑病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0只,2~3月龄,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假手术+PBS组(Sham+PBS组)和CLP+鼠重组MFG-E8组(CLP+rmMFG-E8组)。采用CLP法制备小鼠毒症相关脑病模型。Sham+PBS组、CLP+rmMFG-E8组术后连续5 d于侧脑室分别注射PBS 1 μl、rmMFG-E8 1 μg。术后第6天行新物体识别实验,第7、8天行条件恐惧实验,计算小鼠新物体探索时间百分比、辨别指数及条件恐惧僵直反应时间。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小鼠,提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FG-E8、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的GTP结合蛋白(GTP-Rac1)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IL-6、TNF-α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TUNEL荧光法确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新物体探索时间百分比、辨别指数和僵直反应时间百分比降低,海马MFG-E8表达下调,GTP-Rac1表达上调,IL-6、TNF-α及IL-1β的mRNA表达上调,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CLP组比较,CLP+rmMFG-E8组新物体探索时间百分比、辨别指数和僵直反应时间百分比升高,海马MFG-E8、GTP-Rac1表达上调,IL-6、TNF-α及IL-1β的mRNA表达下调,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海马MFG-E8介导的胞葬作用减弱可能参与小鼠毒症相关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 标签: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乳蛋白质类 表皮生长因子 胞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合论述了脂肪与胆囊疾病之间的相关,特别是非酒精脂肪性肝炎患者并发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脂肪患者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这可能与脂质代谢异常及肝脏功能状态有关。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脂肪可以降低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发生率。

  • 标签: 脂肪肝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常见危重症,而毒症是AKI发生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毒症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患者往往起病急骤且预后不良,由于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诊断工具,导致临床上对SA-AKI的干预往往具有滞后,因此对SA-AKI风险的认识和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识别,以及适时开始支持治疗,仍然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已有数百种新型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工具出现,用于AKI的早期识别及预后判断。本研究就SA-AKI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分层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SA-AKI的认识。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 儿童 生物学标记物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常见危重症,而毒症是AKI发生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毒症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患者往往起病急骤且预后不良,由于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诊断工具,导致临床上对SA-AKI的干预往往具有滞后,因此对SA-AKI风险的认识和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识别,以及适时开始支持治疗,仍然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已有数百种新型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工具出现,用于AKI的早期识别及预后判断。本研究就SA-AKI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分层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SA-AKI的认识。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 儿童 生物学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20例,对其进行回顾分析,记录患者在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前及通气后2h、24h的心率(RR)、呼吸频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结果经过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的SaO2和PaO2通气治疗之前明显增高,而患者的RR、HR和PaCO2较通气治疗之前也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毒症所致的急性肺损伤疗效确切,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患者的血氧分压,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的病情。

  • 标签: 无创通气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发病率高,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近年来成为毒症患者早期评价和预测死亡率的一个方向,本文就毒症患者B型利钠肽(BNP)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从而为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脓毒症 B型利钠肽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毒症伴心肌损伤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以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变化及ICU住院时间、28 d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FABP、cTnI、NT-proBNP各指标及LVEF、APACHEⅡ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 h,两组患者H-FABP、cTnI、NT-proBNP水平[(26.22±7.22)µg/L比(39.93±9.85)µg/L,(25.97±6.93)µg/L比(34.86±8.55)µg/L,(0.004±0.002)µg/L比(1.580±0.360)µg/L,(0.003±0.003)µg/L比(0.760±0.210)µg/L,(1 561.73±633.70)ng/L比(2 570.06±747.95)ng/L,(1 602.28±681.45)ng/L比(2 225.53±585.14)ng/L]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88、5.172、28.031、23.079、6.586、4.443,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FABP、cTnI、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489、12.598、2.323,均P<0.05);治疗后72 h,两组H-FABP水平均较治疗后6 h降低[(39.93±9.85)µg/L比(6.28±1.07)µg/L,(34.86±8.55)µg/L比(5.82±1.88)µg/L],cTnI、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后6 h升高[(1.58±0.36)µg/L比(2.72±0.55)µg/L,(0.76±0.21)µg/L比(1.78±0.49)µg/L,(2 570.06±747.95)ng/L比(3 623.27±1 105.28)ng/L,(2 225.53±585.14)ng/L比(3 128.08±1 098.0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05、12.251、5.053、4.645,均P<0.05)。治疗后72 h,对照组cTnI、NT-proBNP水平均高于治疗组(t=8.171、2.035,均P<0.05),两组患者H-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2 h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18、11.380,9.049、9.501,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PACHEⅡ评分改善程度均更为显著(t=2.583,P<0.05),而治疗后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降低毒症患者H-FABP、cTnI、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提高LVEF水平,减轻患者心肌损伤

  • 标签: 脓毒症 心肌挫伤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I N-末端脑钠钛前体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左西孟旦 多巴酚丁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