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管理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21年8月到2023年10月收治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并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研究组(膀胱管理)30例,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膀胱管理后,可以提高其临床效果,使得膀胱功能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膀胱管理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下床活动联合自主膀胱训练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早期下床活动联合自主膀胱训练。比较两组负排尿相关指标、膀胱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及残余尿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剖宫产尿潴留 膀胱训练 膀胱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下床活动联合自主膀胱训练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早期下床活动联合自主膀胱训练。比较两组负排尿相关指标、膀胱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及残余尿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剖宫产尿潴留 膀胱训练 膀胱功能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剖宫产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剖宫产且留置导尿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被动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及排尿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少、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短、首次排尿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肌锻炼联合提肛运动对剖宫产产妇留置导尿期间进行主动性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潴留,降低术后尿路感染。

  • 标签: 剖宫产 主动膀胱功能训练 尿路感染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行为改变训练对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影响,及如何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147例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实验组又分为术前1~2d、3~4d、5d以上训练组,进行膀胱功能和行为改变训练,对照组术前未进行任何训练,术后对2组患者出现尿潴留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术后出现尿潴留差异显著(P<0.01),术前进行膀胱功能和行为改变训练的时间长短与术后出现尿潴留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进行膀胱功能和行为改变训练有助于减少硬膜外麻醉术后出现尿潴留,从而减少导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术前训练时间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膀胱功能训练 行为改变训练 硬膜外麻醉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尿潴留患者膀胱穿刺置管术后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选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尿潴留患者74例,均采用膀胱穿刺置管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与费用、并发症、依从性、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与费用等情况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依从性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护理质量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急性尿潴留患者膀胱穿刺置管术后护理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和临床护理质量,改善住院指标和降低患并发症的风险,应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尿潴留 膀胱穿刺置管术 术后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依从性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科室7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时间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康复护理)与观察组(35例,基于目标控制的康复训练方案),对两组干预前后膀胱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膀胱功能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实施康复训练干预,对患者旁观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训练 膀胱功能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应用膀胱管理方案的护理价值。方法:本次纳入研究对象共计40例,均选自于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因脊髓损伤在我院进行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在对照组中纳入20例,开展常规管理方案,在观察组同样纳入20例,开展膀胱管理方案,观察各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结果:组间对比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各项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负面情绪,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中,采取膀胱护理管理方案,可以促进膀胱功能更好的恢复,改善其负面心态。

  • 标签: 膀胱管理方案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膀胱功能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依赖性和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受试对象,随机分为AAA组(n=55)和BBB组(n=55),AAA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BB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BBB组的依从性(92.73%)高于AAA组(83.63%),P0.05;护理后,BBB组患者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膀胱压力和最大排尿量均高于AAA组,残余尿量低于AAA组,P<0.05。结论 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佳,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值得临床广泛借鉴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导尿 依从性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与针灸治疗对其残余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一整年内收治的4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均分成常规组与配合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与神经肌肉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以及膀胱内压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数据对比无差异存在,配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减少,且膀胱内压力增加,两组患者治疗后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而言,患者接受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较好,其残余尿症状可得到较好改善,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针灸 残余尿 肌肉 电刺激仪 神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源性膀胱是指支配膀胱的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受损,导致膀胱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排尿障碍。膀胱训练的目的是维持膀胱正常的活动度,预防尿路感染、结石、瘘管等并发症,尽早去除尿管,重新训练适当的排尿方式,在心理上使病人重新找到自信。达到使病人能够解决尿潴留及失禁的问题,进一步实现生活自理的目标。方法主要的训练措施有定时夹闭尿管保持膀胱容量,制定饮水计划、盆底肌肉训练法、屏气法、叩击法、间歇性导尿法、长期留置尿管法皆可并为排尿训练过程中。结果膀胱训练不仅在生理上解决了患者的痛苦,在心理上更能使病人重新找到自信,树立继续生活的信心,康复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同样很重要。讨论经过膀胱训练,改善患者排尿方式,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和心理负担。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障碍 康复训练
  • 作者: 汲凤平 张艳平 马源 窦启锋 张会清 文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3期
  • 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中心 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国际联合实验室 45005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新乡 4531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中心 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国际联合实验室 450052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新乡 453100
  • 简介:摘要儿童神经源性膀胱(PNB)多为腰骶部脊髓和神经发育不良所致,至今仍无理想的治愈方法。PNB常发生纤维化,如何预防和治疗PNB的纤维化也是世界难题。PNB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发生膀胱纤维化,表现为膀胱壁增厚、膀胱顺应性减小和膀胱出口梗阻等。研究提示膀胱纤维化不仅与膀胱平滑肌细胞有关,膀胱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也参与其中,但纤维化的机制仍不清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膀胱高压及与之相关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信号通路的变化与之有关,动物模型中已有针对各种因子的抗纤维化治疗方法,但临床仍缺乏验证。对残余尿增多的PNB患者尽早进行清洁间歇导尿是否可预防纤维化有待进一步探讨。现就PNB纤维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纤维化 信号通路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8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28例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加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发现,研究组尿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短,膀胱容量比对照组大,残余尿量比对照组少,最大排尿量比对照组多(P<0.0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来说,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临床价值更为显著。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 简介: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激活引起的皮肤感染。病毒主要侵犯感觉神经,在相应感觉神经节段引起疱疹并伴发的严重神经痛是这一疾病的典型症状。带状疱疹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泌尿系统症状者少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因此能够正确识别并给予合理的治疗对临床工作而言十分必要。

  • 标签: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神经源性膀胱 感觉神经节 诊疗 ZOSTER 泌尿系统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功能的异常情况,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30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间歇性清洁导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膀胱训练等相应护理干预措施,30天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30天后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尿路感染及肾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功能异常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神经源性膀胱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至2018年9月椎管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主排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康复干预后自主排尿时间少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经康复干预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椎管术后神经膀胱患者进行康复干预自主排尿时间缩短、尿路感染发生率降低、膀胱功能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