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神经源性膀胱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率为93.33%,并发症发生率10.00%,治疗依从性95.00%;对照组护理干预满意率为为75.00%,治疗依从性为73.33%,并发症发生率31.67%,治疗依从性为73.3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行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神经源性膀胱长期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报告本院2014年3月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并双肾重度积水患者诊疗经过一例。结果行导尿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出院。结论神经源性膀胱远期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双肾积水,造成肾功能损伤,当原发病因不明确或无法治愈后,可以行导尿治疗,缓解病情,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双肾重度积水 导尿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神经节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1例膀胱神经节瘤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完善盆腔CT、MRI、膀胱镜检等检查,按膀胱神经节瘤完善术前准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检证实为膀胱神经节瘤。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膀胱神经节瘤非常罕见,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应注意血压波动导致的高血压危象。围手术期应做好充分准备,手术方式以膀胱部分切除术为主,术后需定期随访。

  • 标签: 膀胱 副神经节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糖尿病神经膀胱病的疗效。方法对96例糖尿病神经膀胱病患者经症状、体征及B超确诊排去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肿瘤、外伤及低血钾所致的尿储留、应用健康教育、心理、饮食、运动护理及用药监护等综合护理和指导自我按摩,热敷按摩膀胱区刺激板机点排尿及盆底肌肉锻炼等康复训练。结果总有效率达81.4%。结论综合护理和康复训练对糖尿病神经膀胱病恢复至关重要。

  • 标签: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 综合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按摩手法治疗神经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摩手法治疗神经颈椎病患者6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42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3例。结论按摩手法治疗神经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神经根型 按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颈椎病护理的措施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神经颈椎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地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这两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治疗神经颈椎病有显著的疗效,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应用综合管理方法,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方法将35例符合神经源性膀胱诊断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饮水计划、间歇性导尿等综合管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结果35例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并发症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综合管理方法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综合管理方法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骶管内药物注射对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140例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骶管内药物注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Crede手压法、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骶管内药物注射。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评定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等。【结果】1个月的疗程结束后,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排尿症状和生存质量评分等指标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骶管内药物注射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骶管内药物注射联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

  • 标签: 骶管内用药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症状缓解状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效果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除了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外,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也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疾病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的方法进行效果观察。方法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为病人注入胰岛素及B族维生素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之上,加入五苓散加味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有3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24例病人病情有所好转,6例病人治疗无效。实验组有39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20例病人病情有所好转,1例病人治疗无效。对照组的总治愈率为90.00%,实验组的总治愈率为98.33%,相比较有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的方式优于仅仅进行西医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更好的成效,值得进一步探究。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 效果
  • 简介: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它以尿急为核心症状,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同时也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OAB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主观临床症状,尚缺乏能够客观、准确、无创地反映OAB症状及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神经生长因子 诊断 尿液 排尿功能障碍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途径综合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单纯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多途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间歇导尿指导、饮水指导、膀胱功能训练、心理干预,连续干预15d。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定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泌尿系感染的情况;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有所提高,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有所升高,以治疗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泌尿系感染率34.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干预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途径综合护理能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泌尿系感染率,且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 标签: 多途径综合护理干预 神经源性膀胱 生活质量 泌尿系感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老年人心原性猝死发病急,死亡率高,在院前急救中已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在“120”院前急救中对猝死患者进行统计,其中1/3为心原性猝死。所以掌握和观察其发病特点,对预防和减少猝死的发生及争取抢救时间,提高复苏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心原性猝死 探讨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神经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100例神经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实行颈椎牵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分级指数(PRI)积分差、现在疼痛状况(PPI)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总的有效率达到98%,对照组则为88%,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后PRI感觉分、PRI总分、PRI情绪分、PPI等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上,相对于单纯实行颈椎牵引治疗的方法,以“天柱、大杼、颈夹脊穴”为主穴的针刺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对于病情有着明显的疗效,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牵引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质性膀胱膀胱水扩张、膀胱壁肉毒素治疗与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本组的18例女性IC/PBS的患者,在麻醉条件下进行膀胱水扩张与膀胱内200U肉毒素联合多点进行注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第1、3、6月对O'Leary-Sant的间质性膀胱炎的症状进行评分,以患者每日排尿的次数以及最大的膀胱容量为疗效评判的标准,观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状况。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术后都表示疼痛、尿急等症状有所缓解,治疗的有效率达100%,其中有11例患者表示显著缓解甚至消失(显效率达到61.1%)。结论肉毒素与膀胱水扩张进行联合注射治疗在短期内可以对间质性膀胱炎的症状起到缓解作用,见效快,且有效果明显。

  • 标签: 膀胱壁肉毒素 膀胱炎 间质性 膀胱水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温度的膀胱冲洗液对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膀胱肿瘤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并发症护理、膀胱灌注护理及膀胱冲洗护理,研究组将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对照组将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1-37℃,记录两组患者冲洗液中尿液红细胞计数、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及膀胱痉挛的次数比较冲洗效果。结果术后1-5d研究组患者的尿液中血细胞计数、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范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切除后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护理中将膀胱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时可显著减少膀胱出血量、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并能减轻对心脏的刺激作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护理方式。

  • 标签: 膀胱冲洗液 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对70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定期化疗,每次化疗对患者进行灌注全过程的系统护理、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随访3个月至1年。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化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膀胱灌注化疗与护理结果,对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复发率13.9%。结论加强对腺性膀胱炎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后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膀胱灌注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