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于孕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名孕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患者。结果:通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情况对比,发现全面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并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孕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患者中应用,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还能够保证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提高保胎治疗效果。

  • 标签: 全面护理 孕早期 先兆流产 保胎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探讨非司酮治疗早期稽留流产疗效。方法:首先将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的孕早期流产分为正常妊娠和稽留流产,然后随机挑选各30位病人,分为对照组正常妊娠和稽留流产观察组,接受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米非司酮治疗,人们已经观察到两组病人的临床行为,并且记录并分析了这些数据。已显示痊愈效果、出胎、出血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该药物治疗对稽留流产效果较好,对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米非司酮 孕早期 稽留流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孕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19年2月到21年12月所接产妇共150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75例)进行全面,了解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保胎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保胎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营养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保胎率、减少流产发生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营养护理 孕产妇 母婴健康 不良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期血清标记物检测对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及甲胎蛋白(AFP)、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试剂盒测定中期(14-20周)妇女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周等因素,经过计算机软件分析计算出孕妇怀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NTD)以及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对高风险的孕妇作遗传咨询,建议到上级医院作产前诊断。结果1998例筛查中,唐氏高风险90例,占总筛查人数的4.5%;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高风险30例,占总筛查人数的1.5%;18-三体综合征2例,占总筛查人数的0.1%。结论中期血清标记物检测是产前筛查的有效指标,结合临床其它检查,对预防胎儿出生缺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清标记物 唐氏筛查 出生缺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期唐氏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200例中期孕妇开展研究,均接受唐氏筛查,以筛查结果为依据,将200例产妇为30例高风险组,170例低风险组,观察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探讨高风险组不良/正常结局的相关指标。结果 高风险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高(P<0.05);高风险不良/正常结局的MSAFP、AFP和β-HCG均有差异(P<0.05)。 结论 中期孕妇采取唐氏筛查有助于评估妊娠结局。

  • 标签: 孕中期 唐氏筛查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不同前体重指数(BMI)分层的妊娠妇女中,通过中期的糖脂代谢指标建立巨大儿的风险评估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价值。方法为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24~28周进行常规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共1 781例,排除前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疾病及多胎妊娠后,最终入组1 114例,按照前BMI分为体重正常组(940例,BMI<24.0 kg/m2)和肥胖或超重组(174例,BMI≥24.0 kg/m2)。记录不同体重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孕期糖代谢状态资料,记录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建立巨大儿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价值并寻找相应预测切点。用PROCESS 3.4进行中介分析。结果与前体重正常组相比,前超重或肥胖组发生巨大儿风险更高(OR值为2.72,95%CI 1.75~4.23)。调整混杂因素(包括妊娠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不良产史)后,中期的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hPBG)、妊娠期糖尿病(GDM)、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重增加(GWG)均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保护因素(均P<0.05)。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法建立巨大儿预测模型,前体重正常组共940例,最终纳入预测指标为中期的GWG、ApoB及TG/HDL-C;前超重和肥胖组174例,最终纳入预测指标为ApoB和TG/HDL-C。前体重正常组预测巨大儿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75.2%;超重或肥胖组ROC曲线下面积0.727,灵敏度仅为50.0%,特异度为97.3%。在2组中,TG/HDL-C作为中介变量,在血糖和巨大儿的关系里中介效应显著。结论中期ApoB、TG/HDL-C联合GWG建立的巨大儿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尤其在前体重正常的妊娠妇女中,提示血脂代谢紊乱对巨大儿的发生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 标签: 妊娠 体重指数 糖脂代谢 巨大儿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逍遥丸治疗中期引产产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中期引产产后抑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成各有4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实验组采取盐酸氟西汀联合逍遥丸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TESS评分和HDMA评分。结果实验组的TESS评分和HDMA评分分别为(5.34±1.53)分和(6.95±2.14)分,对照组的TESS评分和HDMA评分分别为(8.57±1.15)分和(18.36±2.3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逍遥丸治疗中期引产产后抑郁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减少其副作用,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盐酸氟西汀 逍遥丸 引产 产后抑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孕妇中期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流动人口孕妇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3月在产科门诊做产前检查的100名健康流动人口中期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流动人口孕妇连续3日的膳食情况,运用“知易健康管理系统软件”和“EXCEL2003”软件对膳食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与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流动人口孕妇的热能及多种营养素摄入量均不足,其中维生素A、B2、钙、铁、锌的摄入量均严重不足。结论本地流动人口孕妇营养状况较差,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全面增加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促进孕妇健康,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流动人口 孕妇 营养 膳食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中期妇女(14-20周)进行血清学三联(即甲胎蛋白(AFP)、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筛查,以筛查出高危的胎儿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畸形,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孕妇血清中AFP、f-βhCG及uE3的浓度,结合孕妇年龄、周,计算胎儿患DS、18三体综合征和NTD的风险概率。结果对120例孕妇筛查结果进行分析,DS高危孕妇5例,阳性率4.17%;18三体综合征高危孕妇1例,阳性率0.83%;NTD高危孕妇2例,阳性率1.67%。结论产前筛查对于严重先天性缺陷儿的宫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孕妇血清中AFP、f-βhCG及uE3标志物检测可有效地筛查出DS高危孕妇,能显著降低需要进行创伤性产前诊断的孕妇比例,降低唐氏儿出生率。

  • 标签: 产前筛查 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甲胎蛋白 游离雌三醇 唐氏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清(β-HCG)和甲胎蛋白(AFP)联合筛查中期孕妇的唐氏综合征发生状况。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市产科门诊部筛查的86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孕妇周在14周至20周之间,利用Sm和Eu双标记的分辨荧光法来检测AFP和β-HCG值,并对产妇的做出优生指导。结果在我院产科门诊筛查的864例孕妇中,有22例DS高危孕妇,阳性筛查率为2.55%,其中有15例孕妇进行了羊水染色体检查,确诊2例孕妇为DS患者。NTD高危孕妇5例,阳性筛查率为0.58%,经B超检查后,确诊1例孕妇为NTD。另有2例孕妇为双胎妊娠。在22例DS高危产妇,有2例(9.09%)产妇异常妊娠;而在320例DS低危产妇中,有1例(0.31%)产妇异常妊娠;DS高危产妇异常妊娠率显著的高于DS高危产妇(χ2=6.981,P<0.05)。结论AFP和β-HCG的联合检测可以有效的筛选出中期染色体异常患儿,从而为产妇优生提供指导。

  • 标签: 遗传咨询 孕中期产前筛查 优生 AFP &beta -HCG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期产前筛查与遗传咨询对于优生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门诊进行中期产前筛查的5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m与Eu双标忌记的分辨荧光法对孕妇的AFP(甲胎蛋白)与β-HCG(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清)值进行检测,并对中期产妇开展遗传咨询及优生指导。结果500例孕妇中DS阳性筛查率为3.4%,确诊为DS孕妇者3例;NTD阳性筛查率为1.2%,经B超诊断确诊为NTD者1例。DS高危产妇的异常妊娠率显著高于DS低危产妇,P<0.05。结论应用AFP与β-HCG进行联合检测,有利于中期染色体异常患儿的早期筛查,为产妇的优生给予有效指导。

  • 标签: 孕中期 产前筛查 遗传咨询 优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建卡孕妇中期(14—20周)AFP的测定,建立本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孕妇中期AFP的参考范围,根据AFP结果筛查出高风险孕妇,再结合孕妇其他检查,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对孕妇进行健康宣教,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提高生育质量。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373例中期(14—20周)孕妇AFP。结果汉族孕妇中期AFP参考范围为(40.32±27.11)Iu/ml,少数民族为(36.03±19.54)Iu/ml,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立本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孕妇中期AFP的参考范围,方便判断孕妇的AFP情况。对中期孕妇检测AFP是避免唐氏综合症(DS)和神经管缺陷儿出生的重要手段,开展唐氏综合征产前母血筛查,对胎儿无创伤,对孕妇痛苦小,简单方便,适于群体检查,有效地降低了DS患儿的出生率,对有效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孕妇 甲胎蛋白 产前筛查
  • 简介:摘要应用美国产GE730超声诊断仪,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市农村5041例孕妇中期免费超声筛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筛查出各种畸形4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1%。手、趾、耳小结构及不常见的颜面畸形漏诊84.0%,总诊断符合率81.5%。建议超声在中期筛查胎儿畸形技术应常规开展。

  • 标签: 胎儿畸形 孕中期筛查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中期完全性子宫破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8例中期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对8例患者的术前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病例均存在异常超声表现,且复杂多样。结合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超声明确诊断子宫破裂2例、先兆子宫破裂1例,可疑子宫破裂4例,误诊胎盘早剥1例。结论超声是诊断中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重要方法,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超声检查 妊娠中期 子宫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近年来本院收治的中期孕妇共计10000名作为研究资料,应用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对她们进行产前筛查,对她们的血清各标志物浓度进行检查分析。结果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率为5.10%、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率为0.25%、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率为0.35%。对存在高风险的孕妇在核对周等因素后,进行羊水胎儿细胞遗传学检查,对开放性神经管缺陷为高风险的孕妇进行系统超声检查。经过上述产前诊断,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胎儿为10例、患有18-三体综合征的胎儿为2例,患有神经管畸形的胎儿为5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漏筛了1例(出生后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确诊)。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大,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高风险会逐渐升高,P<0.01。结论进行产前有效的筛查能够降低新生儿缺陷的发生率,尤其是在中期,产前检查更为重要。

  • 标签: 产前筛查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中期唐氏筛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中期进行唐氏筛查的孕妇30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进行相关资料筛查,分析不同因素对唐氏筛查的筛查结果。结果 3000例孕妇中,唐氏筛查结果显示阳性共171例,最终确诊唐氏综合征3例,其余均为假阳性。在假阳性病例中,不同年龄孕妇假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次、不同周对假阳性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在中期唐氏筛查结果中,年龄会对筛查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临床引起注意,结合其他手段提高筛查准确性。

  • 标签: 孕中期 唐氏筛查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早期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孕妇与其新生儿体重、分娩结局、产期发生异常情况的关系,以探讨控制孕早期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的对策。方法把我们社区2001年到2009年间的616例分娩产妇分成4组孕早期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者为A组;孕早期肥胖、孕期体重增长正常者为B组;孕早期体重正常、孕期体重增长过度者为C组;孕早期体重正常、孕期体重增长正常者为D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新生儿体重≥3500g为线,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比较均P<0.05,有显著意义;A组与D组、C组与D组间比较均P<0.01,有极显著意义。剖宫产率,A组与D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意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发生率,A组加C组与B组加D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意义。分娩时胎位异常发生率,A组与D组、C组与D组间比较均P<0.01,有极显著意义。结论孕早期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分娩时胎位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孕早期体重正常、孕期体重增长正常的孕妇。如能有效控制孕妇热能摄入量,适当增加孕妇活动量,可控制孕早期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

  • 标签: 孕早期肥胖 孕期体重增长过度 控制孕妇热能摄入量 增加孕妇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