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契丹国志》卷13《后妃传·太祖述律皇后传》全文共1003字,考其史料来源,基本上都是出自于《资治通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标签: 契丹国志 述律皇后传 史料来源
  • 简介:胡世琦《小尔雅义》是清代雅学著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现存手稿本。因其未刊刻,一直未受到学者重视。胡世琦在疏《小尔雅》时,重视以古音求古义,广征博引,勾稽旧注,辨析词义,订正《小尔雅》,在释义和校勘上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诸如释义不周、校勘不当、词条未考等不足之处。

  • 标签: 胡世琦 小尔雅义证 特色 不足
  • 简介: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由罗国威整理的《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是以日本古典研究会1969年出版的《影弘仁本文馆词林》为底本进行点校的,其中保留了不少六朝文献的原貌。今将其与中华书局点校本诸史的相关内容作校勘,胪列若干例如下,以就正於方家(文中所附诸书页码均据中华书局点校本)。

  • 标签: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 中华书局点校本 札记 校史 出版 底本
  • 简介:近得见《宋故彭夫人墓志铭》拓片,全文用篆文书写,是继解宾王、范纯仁妾马氏、贾正之妻蔡氏墓志之后发现的第四方全文篆书宋代墓志(1)。该墓志长120厘米、宽92厘米,有盖,志形巨大。书者为北宋著名书法家陈晞,撰写者为北宋名臣熊本,而墓志志主则是北宋江西状元、文学家彭汝砺之母,因此这方墓志是集书法价值、文献

  • 标签: 墓志铭疏 宋彭夫人 彭夫人墓志铭
  • 简介:张沛同志于陕西师大历史系毕业后,主要从事文博工作。在工作中,他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知识领域不断拓宽,逐步由史学发展到文物与考古等方面。他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 标签: 墓志 历史系 史学发展 考古 文物 补遗
  • 简介:享受“一游”优惠政蘸的对象为运城、临汾、渭南、三门峡、四地市的常住居民和在当地就读的大中专学生,持本人身份、工作证、驾驶和学生等有效证件,在四地市划定的旅游景区景点游览,享受半价门票的优惠政策。有效期为一年,自2009年1月26日至2010年2月13日。

  • 标签: 旅游 金三角 黄河 大中专学生 常住居民 有效证件
  • 简介:从秦汉里制和基层社会结构入手,古今学者对闾左含义的种种分歧可以涣然冰释。闾本是基层居民组织,后指里门,闾左即里门左侧。里的设置和居民分布有严格规定,街巷墙垣、道路林木、里门数量依制而定;里民则根据身份等级,各有相应居住区,五家为伍,比邻而居,相互监督。闾左是浮浪人群居住区,其来源复杂,既非贱民,亦非破产流亡人员,使之居于闾左,是秦统一之后基层社会秩序化的体现。"发闾左"则体现了秦朝徭役制度的严肃性,不能简单地看做秦政残暴的证据。

  • 标签: 闾左 浮浪人群 社会控制 社会结构
  • 简介:《晋书·孝武帝纪》:(太元元年)夏五月癸丑,地震。甲寅,诏曰:“顷者上天垂监,谴告屡彰,朕有惧焉,震惕于心。思所以议狱缓死,放过宥罪,庶因大变,与之更始。”(页227).

  • 标签: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 札记 校史 孝武帝 元元
  • 简介:颜之推历仕五朝,经历坎坷,因此,其著名赋作《观我生赋》中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由于梁末战乱,典籍焚毁,许多史料都已亡佚,所以,赋中的不少记载都成了现存最早的史料。本文对其中部分史料进行了考释,包括南渡高门谱牒数目的史料、萧绎焚书数目的史料、西魏掳掠江陵人民数目的史料、江陵朝廷人员构成的史料等,诠释了《观我生赋》的史料价值。

  • 标签: 颜之推 《观我生赋》 史料价值
  • 简介:陈寅恪1931年发表的《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责任》一文,尽管常被学界引用,但此文言简意赅,实值得仔细研究。其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是国民政府北伐之后将清华从一所民国初年成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改制为一所国立大学,学校的制度和学科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陈寅恪此文正反映了这一变革过程中对中国学术的反思和对清华发展的总结与期待。一方面,陈寅恪在到清华任教多年之后,其背负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使得他非常看重民族与学术的独立;另一方面,他又不忘以他在海外游学多年的观察来评判中国学术过去从旧学到新学的转变中所存在的得失,对中国学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反思性看法。

  • 标签: 陈寅恪 《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 疏证
  • 简介:<正>1989年4月24日,都江堰市两河乡石城村罗家坡村民,在修复一个叫“七仙洞”的山洞时,洞壁坭土偶遇暴雨冲刷后,发现一通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镌刻的《薛仙洞记》碑。碑高1.3米,宽1.1米,嵌入洞4米处壁间。碑之上横排篆书“薛仙洞记”四字,碑文竖排真书29行,行32字,笔力雄健,至今完好。《薛仙洞记》碑载,该洞为青城七十二小洞之一,与青城八大洞之首太一洞相连。其洞深约千米,开扩处可容数百人。其间怪石嶙峋,支洞交错,异香馥郁,神奇莫测。洞之深处,有一小溪自岩缝中出,音韵清

  • 标签: 青城山 杜光庭 玉真公主 读书台 都江堰市 洞天
  • 简介:根据《新闻记者管理办法》要求,《教育家》编辑部已对2018年拟申领记者证人员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自2018年9月15日至9月24日。举报电话:010-67071245。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苏瑞霞、周彩丽、王湘蓉、吕虹.

  • 标签: 新闻记者证 教育家
  • 简介:2010年4月15日,秦、晋、冀、豫、甘5省17市的旅游单位在陕西渭南市举行了百家景区旅游“一游”启动仪式。5省17市的常住居民持本人身份、驾驶、居住、学生等有效证件,在规定时间内到划定的旅游景区游览时,可享受半价门票优惠政策。

  • 标签: 旅游景区 门票 2010年 常住居民 有效证件 优惠政策
  • 简介:<正>本文试对江苏六合程桥三号墓(报告见本期)出土之盘、匜、(?)上铭文作一考释.一、盘:铭文隶定如次:工(?)大(太)叔(?)或自乍(作)行(?)工(?):吴国国号.典籍作句吴,《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句吴即是吴.金文作工(?)、攻(?)、攻哉、工(吾攵)等.大叔:王之同母弟,即太叔.《左传》中有大叔段、大叔带、大叔仪、大叔遗、大叔文子(大叔仪).大叔僖子(大叔遗)均为王之弟.郑伯克段于(?)故事中的大叔段即郑庄公同母之弟段.(?):吴太叔名.铭文漫漶,(?)从句作,释(?)或释(?).《曾伯文(?)》中黄(?)之(?)作(?),(铭文—般作(?)),《曾仲大父(?)》黄之(?)作(?).(?)释,即越.考戊疑即寿越,考《集

  • 标签: 程桥 吴王 土盘 墓主 吴国 公元前
  • 简介:不论是修武县2006年发现的1956年续修的《韩文公门谱》,还是修武出土的与韩愈有关的5块石碑,都是修武韩氏伪造的,伪造年代的上限为辛亥革命,下限为1956年。之所以伪造《门谱》和石碑,可能是修武韩氏为了能够达到恢复他们韩愈后裔的称号,并纠正乾隆年以来"修武韩氏永不承袭"圣旨错误的目的。

  • 标签: 韩愈故里 韩文公门谱 修武 孟州
  • 简介:先师常用矾纸作画。除用笔外,有时还用手指和手掌画。有笔意达不到的妙处。如:画老人胡须,只用笔轻轻画好主须,然后用手指顺胡须下垂或上扬姿势,用手指轻轻一扫,当时老人胡须飘然胸前,活灵活现。

  • 标签: 用笔 传统山水画 笔意 技法 手指 姿势
  • 简介:朱檀(1370-1389年)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洪武三年出生,即被封为鲁王,十五岁就藩兖州,辖兖州府四州二十三县。

  • 标签: 笔墨 明代 怡情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