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回顾性总结应用肿瘤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头皮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的经验,探讨其优势。方法对38例头皮良、恶性肿瘤患者依照肿瘤处理原则,在切除肿瘤后,对继发缺损创面分别采用植皮、邻位皮瓣、大网膜+皮片游离移植、皮肤软组织扩张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38例4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创面延期愈合;3例皮片部分(10%~15%)坏死或水疱形成;1例扩张器外露;1例大网膜坏死;29例伤口Ⅰ期愈合。20例经3个月~12年随访:1例因所植皮片部分菲薄而出现小面积溃疡,经再次植皮后痊愈;3例死亡(肺部转移2例,脑溢血1例);16例外形较满意。结论头皮肿瘤切除后继发缺损创面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完好修复,可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整形外科技术 头皮肿瘤 邻位皮瓣 大网膜游离移植 游离皮片移植 软组织扩张术
  • 简介:目前肿瘤最终诊断主要依赖于鉴别良恶性组织病理形态学诊断,以激光镊子拉曼光谱鉴别肿瘤良恶性物理诊断方法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研究又一热门课题,虽然该技术被广泛用于胃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诊断方面的研究工作,但至今在临床上尚无法单独作为癌细胞检测依据,关键原因是尚未找到癌细胞真正特征性荧光峰。激光镊子拉曼光谱诊断肿瘤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就激光镊子拉曼光谱在肿瘤诊断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拉曼光谱 诊断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在胸腔积液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对65例肺癌患者和28例良性对照者血清和胸腔积液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组血清和胸水肿瘤标志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组胸水三项指标高于血清水平(P〈0.01);CEA对肺腺癌,NSE对小细胞肺癌,CYFRA21—1对肺鳞癌阳性率高于其它单项(P〈0.05)。结论:胸腔积液CEA、NSE、CYFRA21—1检测有助于肺癌诊断。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胸腔积液
  • 简介:流式细胞术(FCM)以其定量、客观特点应用于乳腺癌DNA含量检测,其优越性在于FCM能用于细胞动力学、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等方面的研究,不仅能分析出乳腺癌倍型,而且能较准确地测定该肿瘤增殖指数,为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判断提供了较为可靠依据。本文对流式细胞术在乳腺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乳腺癌 DNA倍体 S期指数
  • 简介:1H-MRS通过对活体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较早地探测脑胶质瘤代谢异常。1H—MRS不仅为胶质瘤诊断、鉴别诊断、分级、浸润范围及肿瘤预后判定等提供更加科学、精确及敏感依据,更为临床诊治开辟新途径。

  • 标签: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胃肠道是重要消化器官,其表面稳定而具有功能性黏膜屏障是分隔机体内环境与食物抗原及微生物生物界面。肠道菌群是定植于人体最大微生态系统,在维持内外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紊乱主要体现于共生菌及病原菌生长失衡,并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作为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其组成或代谢产物影响肠道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本文就肠道菌群对肠道黏膜屏障作用及机制进行介绍,为了解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提供部分参考。

  • 标签: 肠道菌群 黏膜屏障 肠道稳态
  • 简介: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方案在胃癌营养支持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胃癌患者55例为观察组,选取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胃癌患者55例为对照组.术前及营养支持结束后测量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等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IgG、IgA、IgM).实施个体化护理前后,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ALB、TRF和PAB水平均较本组营养支持前升高(P﹤0.05),两组间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IgG、IgA、IgM、CD4+、CD8+和CD4+/CD8+水平均较本组营养支持前升高(P﹤0.05),两组间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仪表仪容、住院环境、医护措施和巡视病情及应急处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个体化护理方案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病室管理、护理书写、重患者护理、急救管理、消毒隔离和药品管理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胃癌患者营养支持应用,主要效果体现在提高了环境整洁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培养了良好工作作风,提高了优质服务,加强和深化了安全预警意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胃癌 营养支持 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运用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阻断结肠癌细胞系LOVOlivin基因表达,并研究livin基因沉默后对LOVO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产生影响。方法:用真核转录载体pSilencerTM4.1-CMVneo构建针对livin基因重组RNAi真核转录载体pSilencer4.1-L1和pSilencer4.1-L2,脂质体法转染结肠癌细胞系LOVO,通过RT-PCR、免疫印迹实验检测livin表达变化,并用克隆形成实验、MTT法检测转染后LOVO细胞在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重组载体pSilencer4.1-L1有效地阻断了LOVO细胞livin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P〈0.01)。pSilencer4.1-L1转染LOVO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其细胞数在72h时与对照组相比减少约30%;克隆形成率仅为15%,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约70%。结论:成功构建了可有效沉默livin基因RNAi干涉载体,初步证明livin基因在结肠癌细胞分化增殖等方面所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阐明livin基因与结肠癌关系以及以livin基因为靶点结肠癌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RNA干扰 LIVIN 结肠癌细胞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在肿瘤内科美国综合肿瘤网络中心(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临床实践指南(简称NCCN指南)教学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LBL和CBL对56名肿瘤学研究生进行NCCN指南教学,通过试卷考核及调查问卷,比较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结果CBL组学生基础理论成绩和临床应用成绩均优于LBL组(P=0.02,P=0.03),学生对CBL评价更高(P〈0.05)。结论CBL在肿瘤内科NCCN指南教学效果优于LBL。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NCCN指南 肿瘤内科 教学
  • 简介:目的:调查本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状况,以评估临床肿瘤学专业医师对G-CSF使用规范性。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恶性实体瘤和淋巴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记录个人信息、化疗情况及使用G-CSF情况,参照G-CSF使用指南,评估其使用合理性。结果对171例化疗患者980次化疗进行调查,其中预防性使用G-CSF,有129次使用与指南推荐相符(规范使用),有14次使用指南未推荐(使用过度)。181次有使用指征而未预防性使用(使用不足)。在治疗性使用G-CSF,有高达428次(43.7%)使用属于使用过度。结论目前本院绝大部分患者G-CSF使用与指南推荐不符,临床实践与指南推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临床肿瘤学专业医师要提高对G-CSF使用规范认识,以促进G-CSF规范、合理使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
  • 简介:目的了解P16蛋白在外阴磷癌、外阴非瘤性上皮内病变、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正常外阴皮肤表达,探讨P16与外阴癌变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正常外阴皮肤P16阳性率有高于其他三组倾向,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外阴鳞癌组与其他三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外阴非瘤性上皮内病变与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Ⅱ期肿瘤P1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Ⅰ期(P<0.05),中低分化组P16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组(P<0.05),结论P16在外阴磷癌组织呈低表达;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呈较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高表达。P16表达缺失与外阴癌变有关。

  • 标签: 外阴癌 癌变 阳性表达率 上皮内瘤样病变 正常组织 P16基因
  • 简介:目的:评价CT联合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全身骨显像阳性并同期行同部位CT检查且有原发肿瘤病史患者资料,根据全身显像核素增浓灶数目分为单发及多发(具有2个及其以上病灶),以病理诊断或临床随访诊断为标准,分别对CT、全身骨显像及两者联合这三种不同检查方式在骨转移瘤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利用配对χ2(或校正χ2)检验比较CT、全身骨显像与两者联合在单发及多发骨转移瘤诊断正确诊断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利用统计学软件绘制CT、全身骨显像及两者联合在诊断单发及多发骨转移瘤ROC曲线。结果:经病理或随访临床证实212例患者纳入此研究,其中单发核素增浓灶患者91例,多发核素增浓灶患者121例。CT、全身骨显像与两者联合相比在诊断单发及多发骨转移瘤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联合诊断单发及多发核素增浓灶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全身骨显像或CT,并且可以提供更多诊断及鉴别诊断信息。结论:CT联合全身骨显像可以为骨转移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能有效提高骨转移瘤、尤其是单发骨转移瘤诊断准确性。

  • 标签: CT 全身骨显像 骨转移瘤 诊断准确性
  • 简介:胰腺癌是恶性度最高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病死率逐年上升,但是治疗进展缓慢。目前进展期胰腺癌主要治疗手段是全身化疗。靶向药物除了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在Ⅲ期临床试验取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外,其他靶向药物尚未取得切实疗效。

  • 标签: 靶向药物 胰腺癌 进展期 综述文献
  • 简介:CT脑灌注扫描是一种新兴检查技术。它通过产生脑血流量(cerebralblood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blood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topeak,TTP)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surface,PS)图,对脑灌注进行快速定性及定量评估,在脑肿瘤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评价预后等方面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对该技术应用仍存在一些争议.

  • 标签: 脑肿瘤 灌注CT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30例甲状腺癌手术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及患侧Ⅵ区颈部淋巴结廓清术,纳米炭组在行淋巴结廓清术前应用纳米炭示踪剂,对照组不使用,比较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血钙水平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纳米炭组每例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6.5枚,对照组3.2枚(P<0.05);纳米炭组术后发生一过性低钙血症患者1例,对照组12例(P<0.05);纳米炭组术后发生PTH暂时下降患者2例,对照组9例(P<0.05)。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应用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癌患者Ⅵ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有助于甲状旁腺识别并保护甲状旁腺功能。

  • 标签: 纳米碳示踪剂 甲状腺癌 淋巴结 甲状旁腺
  • 简介: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收集骨肉瘤标本66例,采用CD34和PAS双重染色方法检测骨肉瘤组织VM存在情况,探讨骨肉瘤VM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以及VM与黏着斑激酶(FAK)、迁移诱导基因(Mig)-7表达关系。结果66例骨肉瘤存在15例VM,阳性率为22.7%。骨肉瘤VM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术式及术前化疗坏死率无关。VM(+)组FAK及Mig-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VM(-)组。VM(+)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转移生存期均短于VM(-)组患者(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显示VM和术前化疗效果是预测骨肉瘤生存期和发生转移两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VM存在于骨肉瘤组织并且是其重要预后指标,FAK及Mig-7与骨肉瘤VM形成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血管生成拟态 骨肉瘤 黏着斑激酶(FAK) 迁移诱导基因-7(Mig-7)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辅助检查温馨提示表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方法将新入院需做术前辅助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口头宣教,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口头宣教基础上增加了辅助检查温馨提示表应用。比较两组患者对辅助检查认知情况;需重新预约检查时间发生率;医生对辅助检查宣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辅助检查认知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需重新预约检查时间发生率明显降低,医生对辅助检查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检查温馨提示表在患者辅助检查使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辅助检查认知,增进护患间关系,降低需重新预约检查时间发生率,使得手术能如期进行;同时也提升了医生对辅助检查宣教满意度,增进医护之间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辅助检查 检查温馨提示表 宣教 优质护理
  • 简介:转化医学是医学领域一个新概念,旨在推动基础研究成果与实际医疗应用互相转化。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新兴而又充满前景医学影像学分支学科,转化医学与分子影像学结合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几种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引下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模式。

  • 标签: 转化医学 肿瘤分子影像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肿瘤基底部及边缘部位活检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行TURBT术膀胱癌患者58例,病理类型均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活检28例(活检组),活检部位包括肿瘤基底部和创面边缘可疑黏膜;未活检30例(未活检组)。观察两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进展情况。结果(1)活检组:1例活检发现肿瘤肌层浸润,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27例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其中5例行二次TURBT,包括3例活检未见肌层组织及2例活检见上皮异形增生,另22例活检未见异常。随访1年,肿瘤复发5例,进展2例。(2)未活检组:2例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8例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随访1年,肿瘤复发10例,进展6例。结论TURBT术中行肿瘤基底部及边缘可疑部位活检,有助于明确肿瘤分期分级,提高残余肿瘤检出率,明确电切范围及深度,并为二次TURBT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活检
  • 简介:目的探讨隧道式吻合法在食管癌根治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左开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吻合术213例临床资料。其中食管胃重建以手工吻合65例,机械吻合98例,隧道式吻合50例。比较分析3组吻合时间,以及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法最低(P〈0.05)。结论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法可显著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胃食管反流发生率。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胃吻合法 隧道式吻合法 术后并发症 吻合口狭窄 吻合口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