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儿科护理中非语言性沟通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沟通的基础上辅以非语言性沟通,对照组患儿采用以语言为主的沟通方式。患儿出院后通过向其家长派发护理满意度来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两组患儿在护理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 标签: 儿科护理 费语言性沟通 作用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言语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北京妇幼保健院编制的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96名18~48月语言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语言发育评估。定法,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2011年1月-2013年11月语言发育迟缓患儿96例,由言语训练师进行一对一系统言语训练,6个月后应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过系统言语训练后,96例18~48月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能区分值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有效训练,将大大提高18~48月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效果明显。

  • 标签: 语言发育迟缓 言语训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护理的工作中,非语言性沟通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前来治疗的患儿120例进行随机选取、平均分配,分成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的沟通方式主要以语言为主,与观察组进行沟通的方式除了语言之外,加上诸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一系列的非语言性沟通方式,经过治疗,患儿出院,让患儿的家长对满意程度进行填写。结果观察组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等方面的满意度1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结论儿科护理过程中,非语言性沟通具有显著的效果,应用这种方法与患儿进行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 护理 非语言性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塞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均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能促进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偏瘫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物汤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中选取86例,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芬必得、维生素B),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药物治疗(四物汤类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0.7%)高于参照组(74.4%),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情况,实验组(6.9%)低于参照组(13.9%),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采用四物汤类方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在临床疗效上有很大的提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瘀证 原发性痛经 四物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怒江州4个特有的少数民族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为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怒江州4个特有的少数民族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六项形态指标随增龄而增长,民族差异以6岁儿童为例,身高、体重、坐高男女童以普米族为大;胸围男童以怒族、独龙族为大,均为55.9cm,女童以普米族和独龙族为大,为49.2cm;臂围男女均以傈僳族大,分别为16.2cm和16.0cm。身体指数年龄和性别特征六项身体指数均随增龄而逐渐减小。多数指标男童略大于女童。结论四个民族除身高、坐高略差异外,胸围、头围、臂围等三围差异不明显。表明在同一个地区不同民族六项形态指标差异不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积极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将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恢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语言沟通 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语言功能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存在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及早进行语言功能锻炼,对照组则在病情稳定后进行语言功能锻炼,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系统语言训练,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均有所恢复,但观察组的语言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语言功能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 语言功能 训练 急性脑梗死 运动性失语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以康复科收治的脑梗死失语症患者入组,截止2016年2月,共入选对象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知信行干预,持续3个月。结果观察组明显改善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失语症的疗效。

  • 标签: 脑梗死 运动性失语症 语言康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与现代康复医学结合治疗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采用醒脑开窍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配合舌周及舌体上穴位治疗加康复疗法和单纯药物疗法,治疗32日后评定疗效。结论康复治疗组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中风 失语症 针灸疗法 康复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至2016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7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精神、躯体功能、心理功能PSD、独立性LID、总量表)。结果常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87.14%)显著低于护理组(98.57%),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WHOQOL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沟通以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精神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40例患儿,按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120例与研究组120例,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主动与两组患儿进行沟通,同时仅对研究组患儿进行以表情、抚触、眼神、身体姿态为主的非语言性沟通,比较两组患儿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对护士的护理技术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患儿进行非语言性沟通可有效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大。

  • 标签: 非语言性沟通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顾了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两年中在我院儿一科住院治疗的140例患儿,并对患儿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70例患儿,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语言的护理方式进行沟通,而实验组则采用非语言性沟通对患儿进行护理沟通,当患儿出院时,采用匿名的方式让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后,实验组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技术和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中(P<0.05)。结论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增加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加强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这对于儿科的护理工作的提高有着很大的意义。

  • 标签: 非语言性沟通 儿科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语言在社区老年高血压家庭访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宁围街道的6215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108例)与对照组(310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的家庭访视,观察组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语言的家庭访视,对比两组的家庭访视效果。结果经过家庭访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尿微量蛋白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标准化护理语言应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家庭访视中效果较好,不仅能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同时也能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标准化护理语言 社区老年高血压 家庭访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语言康复训练联合言语治疗仪治疗失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失语症患者96例,入选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语言治疗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理解增量评分、复述增量评分、命名增量评分、自发语增量评分,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失语症患者在接受语言治疗仪治疗的同时,早期阶段实行语言康复训练,将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失语症 言语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为寻找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改善学习倦怠现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8~2011级829名护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的学习倦怠总均分为2.92,其中三年制护生的学习倦怠分值低于五年制护生;因自己喜欢而就读护理专业的护生学习倦怠分值低于因其他原因就读的护理学生,经统计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职护生的学习倦怠成中等水平,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较低,因此应加强对护生的专业认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倦怠感。

  • 标签: 高职 护理学生 学习倦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实习护士在实习过程中,医院重点培养实习护士的良好职业习惯的思路,养成教育包括,职业道德的养成,安全意识,责任心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心理的养成。

  • 标签: 实习护士养成教育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的成本效用情况。方法应用WHOQOL-BRIEF自评量表(中文版)评价患者使用前及随访3个月后的生存质量,采用等级尺度法(RatingScale,RS)将生存质量转化为RS效用值,据此计算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对比PICC置管和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成本-效用间的差距。结果PICC置管单项护理实际成本为(2259.99±30.99)元,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护理实际成本(1432.23±18.45)元。PICC置管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51,成本效用值为44313.53,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22和成本效用值65101.36。结论PICC置管成本虽高,但其效用值也高,其获得一个完整的QALY花费较少,成本效用相对较高。

  • 标签: PICC置管 成本效用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