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矧”字由于本义及其引申之实词义用例少且较早淹没,文献上大多表现“为语词所专”,本义与文献习见之虚词用法的连续性变化线索不显,其虚词用法的来源一直未明。“矧”的本义应为“开弓、引弓”,引申有“滋长、增益”的意思,由于它与“况”的本字“兄”都有“滋长、增益”之义,故文献中“矧”、“况”亦多通用之例,属义近而通。“况”之“滋长、增益”义逐渐弱化,语法化而为虚词,文献用例颇多,人所周知。而“矧”字亦有如“况”一样的虚化过程。故“矧”、“况”的虚词用法亦多通用之例。“矧”、“况”二词的“滋长、增益”之义虚化为“况且”这类虚词义,是语言中习见的平行发展现象。

  • 标签: 声符示源
  • 简介:摘要: “弱水”一次最早见于《尚书 . 禹贡》,因红楼梦中“但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为广为知晓。“弱”常用于人物修饰,此处却用语修饰自然事物。古代汉语中很多词语沿用至今,尽管这些词在句子中被人们广为流传,就其中的词语而言,明白其意义的人屈指可数。再者,“弱水”和“若水”在古代都表示水名,二者之间又有何异同?本文主要探讨“弱水”一词的释义和相关应用。

  • 标签: “弱水” 词义 “若水”
  • 简介:“疾”有“疾病”义,又有“急速”义,二者都是“疾”的常用义项,如“疾患”、“积劳成疾”,“疾驰”、、“奋笔疾书”等等。《现代汉语词典》将这两个义项视为同音同形关系而分立条目,作“疾1”、“疾2”处理。事实上,如果我们分析“疾”的字形结构就可以发现,“疾”的“急速”义由“疾病”义引申而来,这两个义项之间存在引申理据。以下略述其要。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疾病” 字形结构 义项 同形 同音
  • 简介:贤张说因“守正”而“见逐”钦州。在滞留岭南的一年多里,于各地颇多吟咏。《唐诗品汇》只收录7首,但已能证明我国盛唐时代即领有南海主权,广州已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今以此7首诗与《万首唐人绝句》《唐诗别裁集》《全唐诗》等比勘,发现异文若干,并从史地沿革、名物更改、文字发展、音韵变化诸方面加以

  • 标签: 张说 岭南诗 《唐诗品汇》 《全唐诗》
  • 简介:<正>《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刘姥姥说:“……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我这一回去后没有别的报答,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 标签: 线香 红楼梦 刘姥姥 念佛 俗事 颜色
  • 简介:“鄙”、“固”杨宝忠“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五蠹》)”课本注:“鄙,低下,粗俗。”按:“鄙”字与“仁”字相对为文,“鄙”就是“不仁”的意思。《淮南子·本经训》:“毁誉仁邱不立。”其中“毁”与“誉...

  • 标签: 形容词活用 中学文言文 名词 字处理 《说文》 《过秦论》
  • 简介:“小乙”一词习见于明清白话小说,现有辞书解释各不相同,有的作指称排行第一的年轻男子,有的作指称排行第二的,甚至有的作指称排行最后的。请看以下五部辞书的解释:

  • 标签: 明清白话小说 指称 辞书
  • 简介:曹丕死后,曹姓皇族的权势逐渐衰微,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握国家的军政人权、威压皇帝,逐渐露出篡夺的野心。曹髦上台时,还是个小孩子。他眼看着大权一天天被削弱,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了,就把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找来,向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

  • 标签: 曹髦 散骑常侍 侍中 司马师 王沈 王业
  • 简介:<正>甲骨文有(隹攴)字,写作等形,旧不识。让我们先看看卜辞用例:1.贞,□帝隹变(隹攴)?贞,□帝不隹降(隹攴)?(续5.2.1)2.贞,其(有)降(隹攴)?(林2.22.1)3.[王](囗占)固曰,其降大(隹攴)?(乙2653)4.王(囗占)曰,其(隹攴),小?(乙7151)5.贞,(隹攴)其大(占水)(烈)?(前4.33.7)6.今(?)(秋)其出降(隹攴)?(林2.26.13)7.□申卜贞,方帝(血丁)(隹攴)?九月?(甲1148)8.贞,(血宁)(隹攴)于兇?(粹607)9.丙辰卜(宀万)贞,(?)告(隹攴)于□?一月。(前4.4.6)10.贞,其来(隹攴)?贞,亡来(隹攴)?(乙2595)

  • 标签: 甲骨文 用例 卜辞 自然灾害 同源字 鸟害
  • 简介:宋范成大有一首《白云泉》诗,全文如下:“龙头高啄嗽飞流,玉醴甘浑乳气浮。扪腹煮泉烹闘胯,真成骑鹤上扬州。”此诗前两句描写白云泉的外形、水质,后两句想象饮用此泉水的感受,唯独“烹闘胯”一语颇为费解,故《范石湖集》书末记曰:“‘胯’,(清)黄(昌衢)刻本作‘勝’,是。”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理由有二:一、从版本的角度来看,在范成大诗集现存的几个明抄本以及作为整理本底本的清顾氏爱汝堂刻本均作“胯”,

  • 标签: 《范石湖集》 范成大 明抄本 诗集 刻本 感受
  • 简介:“渐近自然”刘雪梅陶渊明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是一篇研究作者身世、思想的重要文章,但对于其中一段相当重要的话,历代注家都未做出正确的解释。这段话是:(桓温)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孟嘉)答曰:“渐近自然。”对于这段话,著名学者...

  • 标签: “自然” 渐近 《陶渊明集》 人工痕迹 魏晋南北朝 《庄子·齐物论》
  • 简介:本文以务实的态度,对'美国梦'进行了具体、系统而又严谨的考察;指出它在意识形态属性上应归为'社会理想',而有别于纯粹的属于生理现象和过程的梦幻;它首先是移民的梦、个人的梦,但在北美反英革命中随着《独立宣言》(1776)的发表而上升为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宣言》也因引入'人人生而平等'并因而拥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之权'而成为'美国梦的宪章',而'美国梦'也随之演变成为'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因为它赋予该民族以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特点;'美国梦'比流行已久的'自由''民主'更具普罗与生命色彩,但又不排斥此类概念。

  • 标签: 意识形态属性 《独立宣言》 移民社会 亚当斯 American Dream 英属北美殖民地
  • 简介:<正>中山王酿鼎铭文中,有一句为:“昔者,吾先考成王早弃群臣,寡人幼冲未通智,惟傅姆是从。”其中的“冲”字,从立从重,诸家都隶定为(立重),但考释不尽相同。张政烺先生谓:“(立重),从立重声,读为踵,继也……幼(立重),言少年继位。”(见《中山酿壶及鼎铭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一辑》)。赵诚先生认为是童字,他说:“(立重),重之繁

  • 标签: 考释 古文字研究 铭文 成王 说文通训定声 说文段注
  • 简介:[原文]秦孝公据殽函之固①,拥雍州之地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③。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④。当是时也,商君佐之⑤,内立法度,务耕织⑥,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⑦;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⑧。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⑨,因遗策⑩,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1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1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13),合从缔交,相与为

  • 标签: 《过秦论》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 周室 陈涉 席卷天下
  • 简介:“丹襜”一词见于唐五代时期的墓志中,前人并没有作详细的解释。在这里从词源角度对“丹襜”的词义进行考证,认为“襜”通“幨”,“丹襜”和《全唐诗》中常见的“彤襜”意思相同,都指赤色的车帷。

  • 标签: 丹襜 词源 释义
  • 简介:有一个成语叫“亦步亦趋”,其中“步”就是两腿交互向前稳健而行的意思,而“趋”则是向前小步快行的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这其中的三个“亦”字相当于副词“也”,但“也”并不是“亦”字的造字本义。

  • 标签: 副词“也” “亦”字 “趋” 成语 意思 本义
  • 简介:我在《中国语文》84年第5期上发表了《“弹”》一篇短文,意有未尽,故在这里,联系逻辑和修辞,进一步深入挖掘“弹”字的含义,又得以下数种。例如:《西厢记》三本二折[中吕粉蝶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红梅罗软帘偷看。”

  • 标签: 《西厢记》 粉蝶儿 《中国语文》 张可久 中吕 乐府群玉
  • 简介:人权的实质是以法律、道德等形式,对现实的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作出规定,反映和处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根据人人平等的原则所应有和实有的社会地位、需要和利益。就国家内部来说,人权的基本问题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国际上,人权的基本问题是国与国的关系。资产阶级宣扬的“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理论在反对封建统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其历史局限性。无产阶级人权观比资产阶级人权观更进步。推动人权事业的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 标签: 人权 资产阶级人权观 无产阶级人权观
  • 简介:“佻脱”是汉魏六朝时的一个新词.其义至今歧说纷纭。本文通过对该词的产生、构成、词形以及后世的流传等方面的综合考察,认为“佻脱”是用来描写人的语言、行为、举止轻浮简慢的形容词.而非目前所流行的表示假设的副词。此外,本文还针对《汉语大词典》有关该词的立目和释义等提出了修改意见。

  • 标签: “佻脱” 汉魏六朝时期 词汇 词义 同义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