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本项目研究了沙棘果油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根据沙棘果油软胶囊人体推荐日摄入量O.05g/kg.BW扩大10、20、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0.5、1.00、1.5g/kg.BW,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SPF级昆明种小鼠,连续经口灌胃给予,30d后开始实验。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各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小鼠体重、淋巴器官/体重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1)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能力;2)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3)高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4)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5)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6)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抗体生成细胞能力。结果显示:沙棘果油能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力,同时不会影响小鼠免疫器官,无负面影响。

  • 标签: 沙棘果油 免疫活性 小鼠
  • 简介:由于建平县南部地区乡(镇)铁矿开采,选矿尾矿渣沿河道排放,造成河道淤积、抬高河床、危害下游村庄道路、水利工程等。使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为了清除隐患,保证安全度汛,在矿业整顿过程中,各乡清除河道淤积矿渣,拓宽行洪断面。因尾矿砂易冲性强,不加生物措施,难以防冲。

  • 标签: 河道淤积 尾矿渣 防护 矿区 柔性 沙棘
  • 简介:测试了不同温、湿度和剂量下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对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hippophaecolus)幼虫致病力。实验设置了10℃、15℃、20℃、25℃、30℃5个温度水平,用高浓度(1×10^8个/ml)、中浓度(1×10^7个/ml)、低浓度(1×10^6个/ml)白僵菌孢子液分别感染低、中、高龄沙棘木蠹蛾幼虫。结果表明:在25℃,90%RH,1×10^8个/ml浓度下,白僵菌对沙棘木蠢蛾低龄幼虫致死效果最高,达到89%。高于或低于25℃时,白僵菌对沙棘木蠹蛾幼虫侵染效果降低。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沙棘木蠢蛾幼虫死亡速度和死亡率明显不同。相对湿度为90%左右时,沙棘木蠢蛾幼虫死亡速度最快,死亡率最高;相对湿度低于70%时。沙棘木蠢蛾幼虫死亡率显著降低。

  • 标签: 白僵菌 沙棘木蠹蛾 幼虫 致病力
  • 简介:本文研究了沙棘制造刨花板工艺,得出了实验室条件下制造刨花板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了主要工艺条件对板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影响.试验证明:利用沙棘作原料制造刨花板是可行,其板材性能可以达到刨花板国家级品标准.

  • 标签: 沙棘 刨花板 制造工艺
  • 简介:本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Leh地区沙棘果油中脂肪酸成分(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沙棘果油中脂肪(酸)含量为24.9%,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油酸(42.06%)、棕榈酸(28.11%)和油酸(12.29%).

  • 标签: 沙棘 果油 籽油 脂肪酸成分 沙棘属 气相色谱分析
  • 简介:本文在砒砂岩区沙棘植物"柔性坝"试验研究和周章义提出"把沙棘作为‘农作物’和沙棘开发基础上,论证了沙棘资源开发符合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给出了沙棘生态工业链状开发框架模式和防止土壤侵蚀生态环境功能。提出建立小流域支毛沟沟头沙棘生态园,有序进行沙棘开发,把建立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沙棘生态工业园开发,作为21世纪该区场新农业革命。

  • 标签: 沙棘资源 循环经济 砒砂岩地区
  • 简介:本文分析了新疆发展沙棘优势,探讨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沙棘产业发展应考虑主要技术环节,针对沙棘产业发展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建议。

  • 标签: 生产建设兵团 沙棘 产业 发展 思考
  • 简介:使用Li-6400Q光合仪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区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沙棘6树种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及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6种树种光饱和点均较高,较适应当地高光强环境,乔木光补偿点低于灌木,乔木对光能利用率较高。所测定树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沙棘呈双峰曲线,其它为单峰型曲线,日进程受自身和环境因素综合或交错控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性明显,乔木较灌木高,且日变化相对稳定。所测定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节律明显,日平均蒸腾速率沙棘、山杏、山桃较低,而河北杨、小叶杨和柠条较高。同时测定树种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沙棘、山杏、山桃较高,而河北杨、小叶杨和柠条较低。

  • 标签: 沙棘 其他树种 光合生理特性
  • 简介: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原料基地建设不健全,技术梗阻,新产品开发相对滞后,生产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产业链中关键环节链接不畅,这些是我国沙棘产业化开发瓶颈。克服我国沙棘产业化开发中薄弱环节与瓶颈,应拓宽投融资渠道,沙棘项目力争国家资金支持,增强其产业化建设力度。立足资源优势,推动沙棘生产基地建设。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创造名牌产品,打造现代化企业。加强龙头企业合理配置与配套设施。强化高新技术应用与研发,及时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制定全面的营销方略,开辟和寻求内外销市场。

  • 标签: 沙棘 产业化 瓶颈 对策
  • 简介:本文以砒砂岩地区沙棘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探讨沙棘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对表层土壤理化性状改良作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造林工程8年后,沙棘林地表层土壤总孔隙度比荒坡地提高7.4%,土壤粘粒含量占49.15%,比荒地增加了75%;〉5mm大团粒含量为43.38%,是荒地2.99倍,有机质含量为13.92g/kg,是荒地3.68倍;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荒地1.72倍、1.13倍与1.36倍,有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为荒地4.54倍、3.29倍与7.6倍。说明沙棘造林使造林区土壤结构得到显著改善,沙棘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效益突出,可有效降低该地区降雨对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冲刷。

  • 标签: 砒砂岩区 沙棘生态工程 土壤理化性质
  • 简介:本文概述了俄罗斯(前苏联)沙棘油研究开发历史进程,援引了该国研制沙棘油提取工艺,列举了沙棘油药用价值,并对沙棘油系列药物和化妆品作了简要介绍.

  • 标签: 沙棘油 提取工艺 开发 药物 化妆品
  • 简介:沙棘(HippopheaerhamnoidesL.)是生长在高寒干旱地区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植物。因为它药用价值,美容功效及保健作用,所以有很高商业价值。这种小型浆果极易腐坏,由于很酸所以不能在采摘后立即食用。因此,加工程序研究是现在的当务之急,以确保能尽快地科学开发它食用价值。1996年,印度Leh地区在实地研究实验室里首次完成了果实质量参数评定、沙棘汁提取和果实存储研究。不同品种沙棘价值合理利用技术将会标准化。

  • 标签: 沙棘果 管理 营养价值
  • 简介:在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与中国沙棘亚种优良类型F11500株雄株中,以叶用型沙棘选优标准对其表型特征进行系统观测,并分析其叶生化成分,经过综合评价,选出6株性状优良单株,为培育叶用型沙棘良种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叶用型沙棘 优良单株选择 表型特征 生化成分 综合评价
  • 简介:本文简要讨论了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目前状况及成灾主要原因,指出沙棘木蠹蛾是影响沙棘种植推广主要因素.造成严重虫害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缺乏对该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了解及监控技术.根据对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综合研究,对沙棘木蠹蛾控制对策有:(1)开发木蠹蛾性引诱剂;(2)保护和利用其天敌;(3)培育抗虫和抗旱品种;(4)改变沙棘林管理技术.

  • 标签: 沙棘木蠹蛾 病虫害 性引诱剂 天敌 控制技术
  • 简介:据报道,中国沙棘果实化学成分190多种.本文采用乙醇渗漉从沙棘果实中提取得总浸膏,经不同溶剂萃取,硅胶、聚酰胺低压柱层析等方法分离,采用各种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苯甲酸、对羟基苯丙酮、异鼠李素、β-谷甾醇-3-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和芦丁.苯甲酸、对羟基苯丙酮、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苷为首次从中国沙棘果实中分离得到.

  • 标签: 中国沙棘 化学成分
  • 简介:改变沙棘产品"两多、少"(常规产品多,低劣产品多,附加值高产品少)局面,实现突围与创新,主要路径是制定系统产品研发战略,实施持续优化产品方案;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新产品入市标准;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研发含金量;准确产品定位与标准化;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市场切入点;突破传统,强化沙棘"药食两用"功效,实现品种与市场创新;强化产品形象设计;打造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 标签: 沙棘产品 突围 创新 路径
  • 简介:经生态调研发现,太原石千峰林场野生沙棘灌木丛林周围伴生植物种类较丰富,通过对其采集压制蜡叶标本,植物分类专家鉴定,结果可知,沙棘伴生植物共有58种,隶属于26科50属。现将伴生植物科属种名介绍如下,可为了解山西沙棘生态分布提供定参考。

  • 标签: 沙棘 伴生植物
  • 简介:本文对采于新疆青河大果沙棘籽进行了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沙棘籽在粗脂肪、粗蛋白含量上优于中国沙棘,在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含量上与中国沙棘无明显区别。该结果为大果沙棘籽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大果沙棘籽 理化成分 研究
  • 简介:在九成宫基地,定位观察了三株杂交沙棘新梢生长、叶数、叶重、结果数、落果率、果重等多个参数,研究了在严重水分亏缺胁迫下,沙棘随季节变化这些参数相关胁变性。结果看到,干旱加重,出现了茎、叶、果部分脱落,又以新梢脱落最重。新梢脱落规律是由枝条下部开始,逐渐向上部发展,具有生理脱落位移应答反应。杂交沙棘对干旱胁迫较敏感,在种植管理中注重在于早年份和干旱季节适时灌溉,减轻干旱胁迫引起枯梢落叶和落果,是增产必要和重要措施。

  • 标签: 沙棘 新梢 干旱胁迫 相关性
  • 简介:登革病毒依抗原性不同,可分为1、2、3、4四个血清型。它除了能导致定范围内发热典型登革热外,还能引致更严重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由于没有具体有效治疗药物,目前尚无好治疗登革热方法,治疗方案多是支持性。本实验评估了在2型登革病毒感染的人血源性巨噬细胞中沙棘叶提取物抗登革病毒活性,选择巨噬细胞原因是因为巨噬细胞是登革病毒感染首要目标。受感染细胞用沙棘叶提取物治疗并与市售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作比较,研究发现沙棘叶提取物维持登革病毒感染细胞活力能力几乎等同于利巴韦林。传统空斑试验进步确定了沙棘叶提取物抗登革病毒活性。这些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叶提取物具有显著抗登革病毒活性及治疗登革热潜力。

  • 标签: 沙棘叶提取物 登革病毒 巨噬细胞 空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