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其病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辽宁省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血清HbA1c水平分为HbA1c正常组50例和HbA1c升高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析HbA1c水平与病情的关系。结果HbA1c升高组合并糖尿病比例高于HbA1c正常组(P〈0.01)。脑梗死体积越大HbA1c水平越高(P〈0.05)。HbA1c升高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高于HbA1c正常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于HbA1c正常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bA1c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预后较差。HbA1c水平对于急性脑梗死病情的评判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糖化血红蛋白 神经功能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单支病变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9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按病变狭窄程度分为50%〈狭窄程度≤70%组(A组,62例)及狭窄程度〉70%组(B组,32例),同时选择30例造影结果阴性的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中血清HbAlc及G-LDL浓度,并对3组对象血清HbA1c及G-LDL浓度表达差异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患者血清HbAlc[(2.68±1.47)、(5.35±1.81)μg/L]及G-LDL[(96.45±15.26)、(75.80±10.41)μg/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34±0.16)、(13.56±6.37)μg/L](P〈0.05),B组HbA1c及G-LD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冠心病单支病变患者血清HbA1c及G-LDL过度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同冠心病单支病变狭窄程度有关,检测血清HbA1c及G-LDL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单支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水平的变化,探讨CgA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不同程度CHF患者(CHF组,49例)血清CgA、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12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CHF组血清CgA与BNP水平及LVMI的相关性。结果CHF组血清CgA、BNP水平及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加;CgA与BNP、LVMI分别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8,P〈0.01;r=0.61,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CgA水平分别与BNP水平、LVM、INY-HA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检测CgA水平有助于判断CHF病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心力衰竭 慢性 嗜铬粒蛋白A 脑钠肽 左室质量指数
  • 作者: 谢曾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双流区中医医院谢曾【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亚急症且伴随有急性头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苯磺氨氯地平结合养血清脑颗粒药物治疗所获疗效展开研究讨论。方法抽取176例我院于2015年7月~2018年8月接收的高血压亚急症合并急性头痛患者,根据治疗手段差异分为仅以苯磺氨氯地平治疗的对照组88例,及行苯磺氨氯地平结合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的实验组另88例,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获得疗效优于对照组,而各组较治疗前病情也得到一定程度缓解,a*P<0.05指标差异显著。结论对高血压亚急症伴急性头痛患者实施苯磺氨氯地平结合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较单一苯磺氨氯地平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 简介: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随访、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2013年6月—2015年8月选择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常规化疗;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21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都治疗观察4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癌胚抗原(CEA)、载脂蛋白A1(ApoA1)表达情况,随访并比较两组的生存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5%和41.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毒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CEA值都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E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poA1值都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oA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44±2.12)个月和(11.94±3.19)个月,KM法分析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表达水平,提高ApoA1表达水平,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COPD200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每组10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白介素-1p(IL-1p)、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均高于对照组,IL-2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IL-2低于稳定期组,其余指标均高于稳定期组(P〈0.05)。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肺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组低于稳定期组(P〈0.05)。结论IL-1β、IL-8、IL-2、TNF-α、IL-6、CTGF和IFN-γ是评估COPD病情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炎性因子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健康者血清对比,进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i croRNA-335、 mi croRNA-49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的探讨。方法:在本院诊治的结肠癌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组,并选取了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此次的对照组,此次的观察标本采集时间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两年间。对两组血清miR-335、miR-497的表达水平及不同血清miR-335、miR-497表达水平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中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35、miR-497表达水平要低于对照组的健康者水平(P

  • 标签: 结直肠癌 病理特征 miR-497 miR-335表达 预后关系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奈达铂的血清浓度。方法:采用色谱柱为SpherisorbNH2柱(4.0mm×300mm,10μm);流动相:40m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8:2);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10nm。结果:奈达铂浓度在5~5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奈达铂浓度为5、20、40μg·mL^-1时日内和日间平均回收率结果分别为:96.7%、97.2%、97.8%和98.4%、98.2%、99.6%,日内、日间RSD分别为2.09%、1.98%、3.19%和2.27%、2.13%、1.92%(n=5)。结论:该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稳定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奈达铂的药动学研究和治疗药物监测。

  • 标签: 奈达铂 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对临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使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病历381份,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科室、适应证、单次用量、用药频次、给药途径、溶媒选择、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是否标注滴速及冲管、安全性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临床超剂量用药率为16.27%,溶媒不适宜率为24.67%,适应证不适宜率为16.80%,联合用药率为44.88%。结论:我院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临床应用存在一定不合理情况,建议医生应严格根据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农村社区健康青年人群血清尿酸水平,分析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为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间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20-35周岁健康农村居民共1875例进行血清尿酸检测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743例、女性1132例。结果:男性青年血清尿酸均值为427.7±80.5μmol/L,女性青年为311.3±66.3μmol/L;男性高尿酸血症占58.4%,女性高尿酸血症占23.8%,男女之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农村地区青年人群的高尿酸血症比率非常高,应及早加强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注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以达到防控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生活方式疾病的目的。

  • 标签: 农村社区 青年人群 血清尿酸 高尿酸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热惊厥与血清钠的关系。材料与方法62例热惊厥患儿检查其血清钠值。结果62例热惊厥患儿中有44例血清钠下降,而且一次病程中多次惊厥组的10例患儿血清钠全部降低。讨论热惊厥可使电解质紊乱,血清钠降低,反之血清钠下降又易诱发惊厥的发生,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时补充钠盐也很重要。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血清钠 电解质紊乱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人70%~80%的胆红素来自血红蛋白,是亚铁血红素降解而得来,这一代谢途径的生理意义多年来一直认为仅在于清除体内衰老红细胞。其代谢产物胆红素是人体内一种有害无益的代谢产物,其浓度上升被认为对人体有害,可作为肝胆及血液系统疾病的一个检测和诊断标准之一。但是近些年来通过对胆红素抗氧化性质的研究,改变了这种传统的看法。研究“0表明,胆红素和体内的谷胱苷肽、

  • 标签: 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梅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感染后随着疾病的发展,可造成人体多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产生多种症状与体征,后果十分严重。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由于梅毒螺旋体的活性与人体抵抗力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为临床症状和潜伏状态交替出现,病程可持续很长。目前检测感染者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是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主要手段。采用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对本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 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性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9年9月-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B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为D组,B组及D组均实行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比分析B组及D组指标差异。结果 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更高,餐前血清、餐后1小时血清C肽更低,B组及D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低于D组,而B组游离TH高于D组,B组及D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TH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甲状腺激素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联合检验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牛血清和新生牛血清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人二倍体细胞生长影响的情况,确定更适合人二倍体细胞生长的血清类型、浓度以及生长天数。方法进行预试验,选取同一厂家的胎牛血清和新生牛血清,分别制备含1%、2%、5%、10%血清浓度的细胞生长液,在T75方瓶中进行人二倍体细胞培养,分别在第1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观察细胞上清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贴壁情况,并用胰酶消化细胞,通过全自动细胞计数仪测定T75方瓶中的活细胞浓度、细胞存活率。根据预试验结论调整浓度范围,制备合适血清浓度的细胞生长液以及确定合适细胞生长天数,在T75方瓶中进行人二倍体细胞培养,并进行观察与测定。结果胎牛和新生牛血清无显著差异,血清浓度在10%时效果最好,培养至第4-5天时细胞活率达到峰值;胎牛血清浓度为5%时,培养效果可以达到新生牛血清5%更高浓度的培养效果,经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均良好。结论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新生牛血清与胎牛血清在培养人二倍体细胞时,培养效果无显著差异,而低浓度(5%)的胎牛血清与高浓度新生牛血清培养效果无明显差异,从细胞生长情况、培养效果和经济角度选择低浓度胎牛血清替换高浓度新生牛血清培养人二倍体细胞更为适合。

  • 标签: 人二倍体细胞 新生牛血清 胎牛血清 细胞浓度 细胞活率
  • 简介:目的:探讨Graves'眼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18,SOD,LPO和GSH-PX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法和生化法对36例Graves'眼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2,IL-18,SOD,LPO和GSH-PX检测,并与35名健康人做比较。结果Graves'眼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SOD和GSH-PX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IL-18LPO水平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L-2水平与SOD、GSH-PX水平呈正相关(r=0.4986,0.5184,P<0.01),而与IL-18、LP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5012,-0.6014,P值均小于0.01)。结论检测Graves'眼病患者血清IL-2,IL-18,SOD,LPO和GSH-PX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Graves' 眼病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8 超氧化物岐化酶 过氧化肽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化浊消溃方配合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的影响。方法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化浊消溃方组(A组)、化浊消溃方配合灌肠方组(B组)、美沙拉嗪组(C组)。治疗前后记录各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结肠镜像变化,同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6变化。结果治疗后,化浊消溃方配合灌肠方组(B组)临床疗效和结肠镜像均优于化浊消溃方组(A组)和美沙拉嗪组(C组),(P<0.05),化浊消溃方组(A组)临床疗效和结肠镜像较美沙拉秦组(C组)有所改善,(P>0.05)。治疗前后比较,化浊消溃方配合灌肠方组(B组)患者血清TNF-α、IL-6明显低于化浊消溃方组(A组)和美沙拉嗪组(C组)(P<0.05)。化浊消溃方组(A组)与美沙拉嗪组(C组)比较,患者血清TNF-α、IL-6降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且化浊消溃方配合灌肠方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结肠镜像,并能调节患者免疫机制。

  • 标签: 化浊解毒 溃疡性结肠炎 血清TNF-&alpha I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