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闪盘游戏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尔斯提出的,并且以此为基础撰写了一本书《地板上的游戏》。儿童在沙盘游戏中,根据沙子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来建造自己想象中的任何物体,而这些物体承载着儿童奇妙的心理世界和认知。因此儿童通过沙盘游戏来向人们呈现无形的心理状态,这非常有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也是沙盘游戏所呈现出来的魅力和力量。

  • 标签: 沙盘游戏 儿童心理 健康辅助
  • 简介:摘要运用沙盘游戏对儿童进行心理诊断与综合性心理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沙盘游戏辅导相对于其它辅导技术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具有特别的重要作用。当谈话无效或无法进行时,沙盘游戏能起到更好的诊断和辅导作用。实践证明运用沙盘对正常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也能起促进作用。

  • 标签: 沙盘游戏 诊断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在儿童心理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科就诊的有心理问题的儿童60例,30例进行沙盘游戏治疗为治疗组,其余30例常规指导为对照组,观察3个月后症状的改善和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25/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14/30)(P<0.05)。治疗组患儿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得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沙盘游戏治疗技术在儿童心理问题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疾病 儿童 沙盘游戏治疗
  • 简介:求助者小峰由于家庭教育方式过于简单,不善与人交流,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刚进大学便沉溺于网络游戏中麻痹自己,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辅助家庭疗法对其进行了干预,来访者最终摒弃了不合理信念,建立了适应性行为。1案例背景1.1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小峰,男,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机械专业,在父母的陪同下走进咨询室。他的衣服有点脏,头发长而乱,脸色发白。在其父母介绍情况的过程中,一直低头不

  • 标签: 网络游戏成瘾 认知行为疗法 干预 家庭教育方式 适应性行为 情感需求
  • 简介:来访者为高职学院二年级学生,女,20岁。首次咨询为主动求助,意图解决与他人(尤其是同学)的人际交往问题。随后在个人陈述中发现个体与母亲及兄弟姐妹的关系、与父亲、后妈及其同父异母兄弟姐妹关系问题、内心混乱而脆弱;表现为特别烦躁,逼迫自己学习,但是看不进去书;想要与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却总是事与愿违。来访者听爷爷奶奶说自己出生40天后被母亲扔下,母亲一人回了相距千里以外的外公外婆家。随后母亲被当地医院确诊为精神病且久治未愈。

  • 标签: 心理创伤 沙盘游戏 咨询 人格 高职学院 人际交往
  • 简介:摘要本文以一例累犯婚姻家庭问题、犯罪归因困惑个案为例,经由沙盘游戏治疗的基本原理、实施过程,来阐述沙盘游戏在累犯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应用,引导求助者发现自身不良情绪和错误认知的形成原因,帮助求助者调整情绪状态,领悟犯罪的深层原因,制定新生计划,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期从根源上防止再犯罪行为。

  • 标签: 沙盘游戏治疗 累犯 婚姻家庭问题 犯罪归因困惑
  • 简介:摘要当前小学生独生子女家庭依然很多,许多孩子都以“独”为特性,再加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导致他们根本不懂交往与亲和,在家庭与学校教育中也缺乏合作、共生、互生等理念的渗透,这让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与精神意识经常性陷入矛盾,在学校与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并不融洽。为此,本文就提出了基于沙盘游戏技术的小学生同伴关系改善技术,希望深层次研究沙盘游戏在小学生同伴关系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 标签: 沙盘游戏技术 小学生同伴关系 心理健康 实践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医疗辅导游戏在恶性肿瘤患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38例住院恶性肿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儿童医疗辅导游戏活动,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技术操作的依从性及患儿家长的焦虑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技术操作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3,P<0.05);实验组家长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儿中开展儿童医疗辅导游戏活动可帮助住院患儿及其家庭正确应对住院期间的情绪体验,可提高患儿对护理技术操作的依从性,减轻患儿家长的焦虑水平。

  • 标签: 儿童医疗辅导 游戏 恶性肿瘤患儿 依从性 焦虑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状况并探讨成瘾者的人格特征。方法共有396名大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253人.女生143人。使用自编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卷、感觉寻求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中网络游戏成瘾者所占比例为8.3%,网络游戏成瘾得分与感觉寻求量表总分及其分量表ES(寻求体验)、DIS(放纵欲望)和BS(厌恶单调)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网络游戏咸瘾低分组与高分组在人际信任、UCLA孤独量表和感觉寻求的分量表TAS(寻求激动和冒险)上的得分无显着性差异.在ES(寻求体验)上接近显着性差异.而在感觉寻求量表总分及其分量表DIS(放纵欲望)、BS(厌恶单调)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游戏成瘾 人格特征 人际信任 孤独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盘游戏结合药物治疗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患儿50例,采用计算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以沙盘游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ADHDRS-IV-Parent总分、注意力缺陷分、多动冲动分以及PSQ多动指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ADHDRS-IV-Parent总分、多动/冲动分、注意力缺陷分以及PSQ多动指数均比治疗前的分数降低,表明治疗具有一定效果,P<0.05,对照组患儿ADHDRS-IV-Parent总分、注意力缺陷分以及PSQ多动指数等指标评分甚至有所增加,多动/冲动分下降,治疗效果明显不如观察组,P<0.05。结论沙盘游戏结合药物治疗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治疗临床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多动症状,促进其身心健康。

  • 标签: 沙盘游戏 盐酸哌甲酯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简介:摘要沙盘游戏疗法作为当前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不同领域。团体沙盘游戏由于参与者多,本质上与现实生活更为贴近,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团体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与意义,并对当前团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 标签: 团体沙盘游戏 大学生 自性化
  • 简介:摘要由于体育运动的高压性和高强度性,青年运动员较一般社会群体对自身生理与心理的要求更高,过高的责任感使得强迫、焦虑等不良精神状况的发生几率升高,很多青年运动员都会存在一定的强迫症状,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容易发展称为强迫症。本文以青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强迫症状进行沙盘游戏的干预研究,旨在为青年运动员强迫症状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体育运动 青年运动员 强迫症状 沙盘游戏
  • 简介:摘要沙盘游戏是一种巧妙使用沙子、水、沙盘和各种微缩模型进行心理辅导的治疗工具,在临床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以青年运动员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以沙盘游戏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个案消极情绪进行干预治疗的理论研究分析,为帮助其改善不良情绪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沙盘游戏 心理辅导 治疗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游戏为基本途径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语言训练的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60例,均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游戏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6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Q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DQ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游戏治疗方法 孤独症 谱系障碍 语言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网络游戏在带给人们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以32例网瘾儿童为例,分析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对儿童网络游戏沉迷形成的影响,探讨网络游戏过度、成迷、成瘾等不同程度对儿童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的危害,提出破解的建议意见。

  • 标签: 儿科 儿童 网络游戏 负面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电子游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人们的行为和人格特点也慢慢受到电子游戏的影响。研究结合国内外对电子游戏的成果,考察电子游戏玩家是否具有冲动性人格与行为特征,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结合的形式,测量了电子游戏玩家的冲动性人格特质和延迟折扣程度。结果发现游戏时长和游戏暴力程度均与冲动性的子因素有显著性正相关,游戏时间长的大学生与接触暴力游戏多的大学生有更高的运动冲动性和认知冲动性。

  • 标签: 电子游戏 大学生 冲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