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指标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常用免疫指标在诊断结缔组织病中的意义进行概述。结论自身抗体指标对于CTD在疾病诊断,对CTD分类,病情监测,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免疫指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泗泾社区居民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情况,探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糖代谢指标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研究2013年3月至7月在泗泾社区45周岁以上人群长住社区居民1995人次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HbA1C、血脂和肝肾功能等,本文着重糖代谢指标。结果本调查泗泾社区人群空腹血糖异常占体检人群10.6%,餐后2h血糖异常占体检人群9.8%,HbA1C高于正常值占体检人群10.3%,空腹血糖受损占体检人群3.3%,糖尿病(DM)患病率为7.3%。结论本调查发现泗泾社区有部分人群有糖尿病(DM)患病率(7.3%),对糖代谢指标较高的社区居民应加强筛查,通过联合糖代谢指标检测有利于临床更早预防和发现糖尿病以及相关并发症。

  • 标签: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献血后不同时段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状况,获得献血者的最适频次和限量的信息。方法从我中心2014年9月—2016年12月来献血的人员中抽取120名纳入到讨论中,其血液检验、体格检查、年龄等均满足我国目前法规要求,献血前后24h、7d、1个月、3个月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其TP、PLT、HCT、HGB、RBC、WBC等指数,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献血400ml后,人体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指数存在性别差异,女性低于男性(P<0.05);献血后24h至1个月时,红细胞、红细胞比积存在轻度降低,指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SD-t检验,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白细胞指数在献血400ml后均不较大波动,属于正常生理范围。结论经分析后得知,献血后3个月恢复阶段属于安全性,全血献血400ml,且间隔三个月不会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

  • 标签: 血液学指标 间隔期 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指标与脂肪肝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240例脂肪肝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2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进行生化检验,观察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三酰甘油、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随着脂肪肝病情程度的加重,生化指标水平也越高(P<0.05)。结论生化指标与脂肪肝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能够诊断脂肪肝及判定脂肪肝病情程度。

  • 标签: 生化指标 脂肪肝 发生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利用电脑随机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0例,其中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敏感指标的判定护理质量、护理缺陷、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缺陷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各科室的护理质量敏感系数,降低护理缺陷与风险事件的发生机率,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缺陷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养阴清咽颗粒的含量测定限度确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并确定含量限度。结果绿原酸进样量范围在0.236μg~2.360μg之间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86%,RSD%=1.17%(n=6)。并通过六批样品确定制剂绿原酸的含量限度为1.0mg/g。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该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养阴清咽颗粒 绿原酸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惠阳区域儿童膳食结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保健知识等调查结果。方法笔者将选取2011年4月—2012年3月在本院儿保门诊系统管理的3475名0—5岁儿童,采集儿童膳食结构、生长发育指标、抚养人的儿童保健知识等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通过自变量以及回归系数分析,儿童的身高与乳类食品、动物性食物有密切关联,体重与碳水化合物、动物性食品有密切关联;低体重率为4.12%;生长迟缓率为3.40%;消瘦率为2.62%;超重率为3.86%;肥胖率为2.38%;而不同年龄阶段的抚养人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率存在一定差异性,而不同文化水平抚养人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通过对惠阳区域儿童的膳食结构、生长指标情况以及儿童保健知识等信息进行调研分析,将有利于掌握并探讨上述因素对本区域儿童营与发育的影响,进而指导儿保门诊工作。

  • 标签: 惠阳 儿童 膳食结构 生长指标 保健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中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脂肪肝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1—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脂肪肝患者55例做观察组,抽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5例做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实验室血清指标生化检测,对比两组受检者血清中血糖、血脂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TC(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o-Glue(空腹血糖)、ALP(碱性磷酸酶)、AST(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同时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响,临床可根据上述血清指标的生化检测结果特点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和高危人群筛查。

  • 标签: 脂肪肝 血生化 检测 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轻、中、重度)、肝硬化组的血清HA、LN、PⅢNP、CⅣ。结果4项指标中最早表现为HA的升高,在急性肝炎开始升高,以肝硬化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PⅢNP在急性肝炎组未升高,轻度慢性肝炎中已显示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升高明显(P<0.01);CⅣ在急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中未见明显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升高明显(P<0.01);LN急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中未见明显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有升高(P<0.05),肝硬化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在肝纤维化诊断、病程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炎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HA LN PⅢNP CⅣ)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体检高血脂患者42例作为实验组,自愿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血常规进行检查。结果2组患者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红蛋白(Hb)、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的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临床检验中我们应避免乳糜血对血常规产生的影响,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乳糜血 高血脂 血常规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80例共开处方240张。根据患者病情改善等情况分析所开处方的合理性,并对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40张处方中,其中96张不合理,不合理率为40.0%,用药不合理性表现在药物的用量用法、重复用药、联合用药、药物配伍以及药物拮抗等方面,其中,以药物的用量用法、联合用药占主导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因素是用药种类和数量、药物的费用等,进而影响到用药合理性。结论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密切,控制处方的不合理性,尤其是对抗生素的应用,对于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 标签: 处方合理性 合理用药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通过在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黄埔院区药剂科的处方及其用药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探讨了处方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特殊联系。方法我们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原理及其方式,编写了问卷调查表,抽取了调查对象的一些样本,对其进行了用药基本情况的调查,并对医生的处方进行因素回归法分析其合理性。结果在该医院治疗的患者中,平均药品支出费为142.21元,平均用药种类数为3.09种,患者自己清楚的用药正确率为68.56%,不合理的用药处方有7.08%。结论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黄埔院区药剂科的药物和处方使用基本合格,同时也存在医生和患者的沟通病情的时间不充足,从而引发一些患者了解正确用药的比例很低,尤其在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时,没有照医嘱服用或者注意禁忌事项。

  • 标签: 门诊处方 合理用药 调研
  • 简介:摘要动作稳定性是射击心理选材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查阅国内射击运动员心理选材的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现状。

  • 标签: 射击运动员 心理选材 动作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结果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00例妊娠期妇女,并选取同数量的非妊娠期妇女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自身抗体与血脂、血糖水平无直接联系,具体而言,在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对比过程中,妊娠期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人数为133人,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人数为118人;而对照组则对应为129人和101人。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妊娠期孕妇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存在相关性。在自身抗体阳性和阴性血脂水平的对比上,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因此,我们认为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阴性、阳性和血糖、血脂指标无相关性。结论妊娠期孕妇出现甲状腺功能衰退的概率高于非妊娠期女性,此外,当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时候,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十分敏感,因此,加强对甲状腺的检查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妊娠期 妇女 甲状腺功能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建立结核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方法根据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分析结核病流行现状,并采用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Delphi法),制定结核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结果近年来我国结核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但耐药性结核病患者在结核病患者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大。两轮德尔菲法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8.9%和94.4%,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09和0.312,经两轮专家咨询后建立了含有四个一级指标的结核病监测预警系统。结论根据结核病流行现状建立结核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是降低我国结核病患者发病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 标签: 结核病 流行现状 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都区实施《成都市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成都市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两纲”)的目标分析,掌握区域内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趋势,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下一步提出干预措施,制定更科学的管理方案。结果2012年新都区孕产妇死亡1例,异地死亡,流动孕产妇及重点高危的管理成为妇幼卫生的薄弱点。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5.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高危管理率、新法接生率均达100%。妇女病检出率为21.67%。新生儿死亡率较2011年下降0.1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下降了1.52‰,婴儿死亡率较2011年上升0.99‰,但较200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6.73%,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4.7%,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89.67%,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

  • 标签: 妇幼 发展纲要 保健指标
  • 简介:摘要胎膜是一种通过维持羊膜腔的完整性对胎儿起保护作用的膜,具有天然屏障的作用。当其在临产前破裂(胎膜早破)后,病原微生物可上行引起胎膜炎,而胎膜炎的临床症状一般出现较晚,早期不易发现而被忽略,这样就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如何早期发现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对于产科工作者至关重要。本文就是收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将各种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指标进行综述。

  • 标签: 胎膜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微电解水对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高压灭菌水组(对照组)和微电解水组(实验组)。饲养3个月后测定红细胞等14项血常规指标和总蛋白等10项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电解水对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微电解水 大鼠 生理 生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间来我院体检的300例健康体检者,取体检者外周静脉血,制成血液标本后行血常规检验,统计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在300份血常规检验标本中,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受检者自身因素、采集时间不合理、保存不当、送检时间过长、抗凝剂浓度不合格,占比分别为5.7%、21.7%、24.0%、42.0%、6.7%。静脉血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末梢血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室温保存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冰箱保存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采血后立即测定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放置2小时之后测定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常因标本采集时间、保存环境等因素造成误差,另外,采集静脉血或者末梢血、采血后立即测定或者放置2小时之后测定也会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应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及规范意识,严格遵循血常规检验流程,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降低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发生率。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解决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血清学指标进行分析。方法我们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8例,其中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3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34例,不稳定心绞痛44例。根据蛋白水平分为低蛋白水平组和正常蛋白水平组,各自患者分别为65例和43例。对患者入院前后的血清蛋白值水平进行分析,观察,比较。结果患者发病前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C反应蛋白和脑尿钠肽水平升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低蛋白水平组里表现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的血清学指标的有效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白蛋白(ALB) C反应蛋白质(CRP) 脑尿钠肽(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