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种最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其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中约为6%-10%。自1935年Stein和Leventhal首先报道该病以来。一直没有统一的PCOS诊断标准,目前较被多数人接受的是2003年ESHRE/ASRM建议的诊断标准,即少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囊卵巢,符合以上2条并需排除其他代谢异常即可诊断。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高雄激素血症 内分泌失调 育龄妇女 PCOS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痴呆治疗中应用盐酸奈哌齐,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老年痴呆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盐酸奈哌齐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7.08%,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治疗中应用盐酸奈哌齐,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盐酸多奈哌齐 老年痴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应用中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2月~2017年4月,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小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意愿,结合分组,其中选择CPAP治疗的患儿56例,入选观察组,选择常规吸氧治疗的对象35例,纳入对照组。结果24h后,观察组SaO2、PaO2高于治疗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4.4±5.5)d、24h后CPIS评分(4.4±2.5)分低于对照组(16.9±3.5)d、(5.7±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切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10.7%,对照组并发发生率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P可缩短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疗程,加速康复,加速改善血气指标改善,但在预防并发症方面并无明显的优势。

  • 标签: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CPAP 血气指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40例非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肝功酶学中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肝功酶学、血脂等指标均与健康群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患者需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肝脏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治疗与预防,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 标签: 脂肪肝 血脂血糖 肝功酶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相关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1583例肝病患者送检标本,对所有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查阅关于自身抗体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83份标本中共有231例阳性,抗体阳性率为14.59%,抗肝特异性脂蛋白抗体1例(0.06)、抗核抗体阳性175例(11.05)、抗干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2例(0.12),抗线粒体抗体62例(3.91)、抗肝细胞膜抗体阳性3例(0.18)、抗平滑肌抗体阳性46例(2.90)、抗肝肾微粒体抗体阳性8例(0.50);1583例送检标本中诊断为免疫性肝炎28例(1.76)、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9例(1.83)。结论自身抗体检测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重要检查方式,这些自身抗体会出现在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其他疾病中。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抗体 生化检测指标
  • 简介:摘要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问题之一。为克服经典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庞杂的问题,基于专家知识形成典型指标体系的评价矩阵,利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通过TOPSIS(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IdealSolution)方法实现加权后评价矩阵的分析与指标排序,从而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以天津市公立医院为例,对公平性、效率、可及性、教育、环境和财务等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权熵—TOPSIS评价模型能够有效的对天津市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与优化,经过优化的指标体系对公益性评价更有效率和针对性。

  • 标签: 公立医院 公益性 评价指标 TOPSIS法 熵权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生化指标值,分析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AST为(31.58±2.54)、CK为(126.54±11.02)、CKMB为(22.49±2.47)、LDH为(164.29±12.58)、Mb为(56.43±3.52)、cTnT为(0.15±0.01)以及cTnI为(0.14±0.03)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T及cTnI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cTnI及cTnT生化指标值与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性,且cTnI界限最明显,这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生化指标 心肌梗死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CU综合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2h的BUN、SCr、TBil、ALT、AMS等生化指标水平及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UN、SCr、TBil、ALT、AMS等各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治疗能有效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改善其各生化指标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ICU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 APACHEⅡ评分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潘立酮药物治疗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74例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取的反流性胃炎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包括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胆酸抑制剂等),潘立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潘立酮药物治疗。就两组患者反酸消失时间、餐后饱胀感消失时间、上腹痛消失时间、充血糜烂消失时间和反流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治疗前后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果潘立酮组患者反酸消失时间、餐后饱胀感消失时间、上腹痛消失时间、充血糜烂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潘立酮组反流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72.97%;潘立酮组总有效率94.59%。两组在治疗过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其中,对照组有1例轻微恶心呕吐,1例嗜睡和1例乏力。潘立酮组则有1例头晕和1例乏力。治疗前两组在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上相似,而治疗后潘立酮组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2.14±1.01mg/L、47.11±5.5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24±0.59mg/L、32.14±4.94μmol/L,P<0.05。结论潘立酮药物治疗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NO、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多潘立酮药物 反流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用于耐药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对照组(标准化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胸部CT疗效、不良反应,8个月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共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共33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实验组治疗能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的治疗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临床疗效、胸部CT疗效、痰菌阴转率均优于标准化疗方案,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标准化疗方案。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肺结核 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辅助生殖治疗方案在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使用枸橼酸氯芬进行辅助生殖治疗,观察组(n=30)使用来曲唑进行辅助生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排卵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卵率为66.67%,对照组为43.33%,P<0.05;观察组患者成熟卵泡数为1.81±0.61个,对照组为1.12±0.35个,P<0.05;观察组患者注射hCG当天子宫内膜厚度为0.91±0.11cm,对照组为0.79±0.13cm,P<0.05;观察组患者注射hCG当天子宫颈黏液评分为12.04±1.47分,对照组为10.03±1.82分,P<0.05;观察组患者注射hCG当天雌二醇水平为1687.55±382.64pmol/L,对照组为997.48±252.65pmol/L,P<0.05。结论来曲唑辅助生殖治疗可有效改善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对于提高患者排卵率、增加妊娠成功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 简介:目的:评价排CT(multi-detectorcomputedtomography,MDCT)在结肠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且具备完整MDCT影像资料的13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以Burton等的分期标准对术前CT影像资料进行分期,并与术后临床TNM分期对照。计算MDCT诊断结肠直肠癌的准确率,分析MDCT术前结肠直肠癌分期与临床术后分期间的一致性。结果:MDCT对结肠直肠癌TNM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T分期为77.0%、N分期为71.2%、M分期为99.3%;MDCT对结肠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与术后临床分期一致性较高。结论:MDCT是一种无创、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能为结肠直肠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主要依据,对结肠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直肠癌 TNM分期 多排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及胸部CT检查在复发性软骨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01.02日至2017.11.01日在本院确诊的20例复发性软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胸部CT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0例患者当中,气管壁增厚8例(40.00%),气管管腔狭窄6例(30.00%),气管壁钙化7例(35.00%),气管形态改变且存在剑鞘征6例(30.00%),气管壁毛糙模糊4例(20.00%),肺部感染6例(30.00%),肺内空气滞留征5例(25.00%),气管旁及纵膈淋巴结11例(55.00%)。结论复发性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比较典型,诊断价值高。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胸部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匹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40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匹莫德,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两组治疗前后IgA、IgM、IgG、C3、C4的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显效72例,有效4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临床显效56例,有效36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3、C4的水平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各指标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呕吐4例,恶心、纳差8例;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呕吐2例,恶心、纳差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力,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匹多莫德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5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DCF方案一线治疗,观察组采用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值得临床研究和应用。

  • 标签: 多西他赛 替吉奥 晚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分析不同给药途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另选择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西医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D。其中A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给药,B组患者采用艾灸给药,C组患者采用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比,ABC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D组患者显著(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多种给药途径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多途径给药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呼吸系统反腐感染使用匹莫德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匹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儿治疗1年后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应用匹莫德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匹多莫德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3.0TMRI膀胱癌不同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探讨高场强MRI最佳b值的选取。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进行MRI常规成像及DWI检查。梯度扩散因子b值分别取700s/mm2、1000s/mm2和1500s/mm2。观察膀胱癌不同b值的DWI表现,测量肿瘤信噪比(SNRC)、肿瘤对正常膀胱壁和尿液的对比信噪比(CNRCB、CNRCU)及测量不同b值时肿瘤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WI可显示所有肿瘤病灶,呈偏高信号肿块影;随着b值增加,肿瘤SNRC下降,而CNRCB、CNRCU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增加,肿瘤平均ADC值虽有减小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F=3.04,P〉0.05)。结论:当b值取1500s/mm2时,在不影响病灶显示的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的对比信噪比和相对准确的ADC值,有助于膀胱癌的早期发现和准确分期。

  • 标签: 膀胱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45例急腹症患者进行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并和病理检查结果加以对比。结果病理结果确诊为阑尾炎者13例,胆囊炎者8例,胰腺炎者5例,肠梗阻者7例,泌尿系统结石者8例,胆管结石2例,宫外孕者1例,消化道穿孔者1例。经排螺旋CT检查后,共准确检测出相应病变42例,诊断准确率为93.33%,和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急腹症影响诊断当中具有较高的准确诊断率,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 重建技术 急腹症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骨折诊断使用排螺旋CT重建技术的价值,为临床手术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的5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术前为患者使用X线和排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对患者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接受诊断后,排螺旋CT确诊57例的各类型骨折,X线平片有51例确诊,排螺旋CT符合率是100%,X线片符合率是89.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排螺旋CT重建技术能够对踝关节骨折情况进行全面、多方位的诊断,让手术入路和复位更加精准,对内外固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螺旋CT 踝关节骨折 X线片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