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海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最常见原因为痰瘀互结、风痰互扰。本文从脾胃着手,探寻其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关系,以期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 标签: 脾胃 眩晕 后循环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检验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目前实验室危急值管理进行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危急值管理持续改进,实验室危急值的接收时间、治疗干预时间和有效登记率进行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实验室危急值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危急值流程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 标签: PDCA 循环 危急值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手术室皮肤护理管理的质量。方法利用PDCA管理循环对手术患者皮肤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进行实践。结果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由上半年的0.35﹪降低为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手术室管理 皮肤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020-02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导致外循环意外失血,通过各种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在血液净化过程中患者失血,利于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减少医疗纠纷,提高血液净化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意外失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本组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411例,其中合并瓣膜疾病26例,高血压80例,糖尿病121例,慢阻肺75例,心律失常21例,脑血管意外14例。411例全部采胸骨正中切口,使用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为桥血管,连续缝合桥血管共1623支,平均(3.9±0.8)支。结果400例患者于术后8~20小时顺利拔出气管插管,早期死亡(术后30天)13例,早期心梗1例,低心排综合征6例,脑血栓形成2例,2次开胸止血3例,房颤3例,消化道出血1例,刀口愈合不良2例。术后398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预后效果满意。但其影响因素很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后 影响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低心排血量 并发症 房颤
  • 简介:摘要在综合性医院实施电子病历的管理过程中,遵循PDCA循环原则,即计则(play)、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可以不断提高电子病历书写效率和便捷性,并保证病历质量,降低因电子病历书写引发的安全隐患,电子病历系统的不断完善可使医院质控管理走上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全过程实时质量控制轨道,确保医疗安全与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电子病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收治的115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行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对比两组对治疗的依从性、病情程度、生活质量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中以研究组对治疗的依从性较高,病情较轻,生活质量较好,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既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改善病情,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循环质量反馈模式 精神科 依从性 病情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未能在三天内及时留取,2小时内及时送检的原因,利用PDCA循环,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的及时率。方法2016年3月—5月315例患者408例痰标本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8月283例患者372例痰标本作为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评价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以后,提高了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的及时率,从之前的57.5%上升至81.2%,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PDCA循环有利于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的及时率。

  • 标签: PDCA循环 呼吸内科 痰标本 及时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并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HPLC法测定血浆中紫杉醇的药物浓度,用药动学计算软件3p97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脂质体平均粒径为(95.9±0.3)nm,平均包封率(97.21±0.22)%脂质体和注射液的AUC/CL分别为752.878/0.0133和387.665/0.0258。结论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显著延长了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和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驻留时间,实现了药物的长循环作用。

  • 标签: 紫杉醇 长循环 脂质体 药动学
  • 简介:摘要目的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避免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落实安全制度、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方法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对精神科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论PDCA循环模式是落实精神科护理安全的有效管理方法,能有效减低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对安全质量的持续改进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精神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波色素循环治疗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昆明复美白癜风研究所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之间收治的112例白癜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纳米波色素循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白癜风患者接受纳米波色素循环治疗,有助于白斑病情的稳定和改善,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色素循环治疗 白癜风治疗 机体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在提高眼科护士主动滴眼药执行率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5~10月在病区开展以提高护士主动滴眼药执行率为主旨的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活动。结果运用PDCA循环四个阶段,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计划与目标,实施方案,检查,总结经验与标准化等环节,6个月后护士主动滴眼药执行率由45.8%提高到9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应用大大提高了护士主动滴眼药执行率。

  • 标签: PDCA循环 滴眼药 执行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PDCA循环在终末病历护理记录质控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1000份归档的终末病历为观察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病历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进行质控护理记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质控方法质控。结果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后质控缺陷率降至10%以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运用于护理记录质控,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记录质控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OP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使用胸骨牵引撑开器和心脏固定器,全部是用作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作为血管桥。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死亡,均康复顺利出院。手术时间151-296min,平均(183±31)min,回病房ICU呼吸机辅助时间5-16h,平均(7±5)h,术毕24小时引流液(290±130)ml,ICU治疗(3.2±1.9)d,住院时间9-25d,平均(11.5±3)d。术后随访1月-3年,86例患者心绞痛完全消失,5例患者术毕心绞痛好转,1例患者因不遵医嘱长期服用抗凝、调脂、降压等药物,1年后再次出现心绞痛。结论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安全、微创、经济、有效,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具有优势,近期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接诊的60例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施以综合护理与日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100.00%vs.86.67%)(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00%vs.93.33%)(P﹤0.05)。结论对行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前循环 脑动脉瘤 显微手术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的改进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法。结果我院供应室的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不断改进,逐步规范。

  • 标签: PDCA 灭菌效果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产房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对医院产房感染管理质量的提升。方法比较我院从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产妇,在实施PDCA循环应用前后产房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42名患者产生感染,感染率为4.2%;对照组73名患者产生感染,感染率为7.62%,对照组的感染率对比观察组明显要高,且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产房管理中,PDCA循环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管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管理质量 产房感染 PDCA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