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心电图检测ST-T改变与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86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T-T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1-V6波直立V1T>V5T、V4-V6波低平或倒置、ST段缺血性压低比例41.86%、58.14%、62.79%,对照组比例18.60%、30.23%、27.91%,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ST-T改变进行检测,有利于对心肌缺血性心脏病进行诊断,在这一过程中还需与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诊断,有利于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ST-T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DL-820型动态心电图检查系统,连续记录24心电图。结果心律失常检出率占92%,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检出率占78%。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十二导动态心电图仪分析晕厥患者是否有窦性停搏,长R-R间期(>=3.1s)。方法用动态心电图24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根据患者记录头晕、黑蒙、晕厥是否于窦性停搏、长R-R间期有关。结果共24例患者,A组14例(58%),B组10例(42%)。A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3.1-7.2s);B组心房颤动,长R-R间期(3.2-6.8s)。结论头晕、黑蒙与窦性停搏长R-R间期,有因果关系。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晕厥 窦性停搏 长R-R间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监测分析。方法对56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适时结果。结果56例患者中12例(21.4%)晕厥发作时间与检测心律失常时间相一致,且晕厥的发生与心室停搏>3.0S有关。结论动态心电可获得较可靠的诊断依据,为临床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晕厥 动态心电图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诊断的具体效果和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80例冠心病病人,对其使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方法检出阳性率。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出阳性病人66.25%(53/80),阴性病人33.75%(27/80);动态心电图检测出阳性病人86.25%(69/80),阴性病人13.75%(11/80);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依次为86.25%和66.25%,动态心电图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测更为准确,并能在任意时间点发现病人心脏问题,检测精细,值得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和常规心电图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及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和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14%和5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和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室性早搏成对和房性早搏成对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O.05);患者心率600~1200较高,000~600较低。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可获得的检出率,且能够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的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2例患者行常规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采用3导联GE动态心电分析仪,对每例受试者进行24小时连续心电记录,通过电子计算机专用程序分析处理。结果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尤其是提高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论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78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测出心肌缺血40例,占51.28%,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72例,占92.31%。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52例,占72.22%,有症状心肌缺血20例,占27.78%。结论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明显提高了其检出率,对评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后更重要。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方法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各心电图指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律失常者的检出率70.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56.00%,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动态心电图的房性早搏单发、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坎地沙坦酯联合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沈阳市某医院就诊的106例早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比较2组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UAER及肾功能指标。治疗3个月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IL-6,IL-1β,TNF-α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6,IL-1β,TNF-α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UAER,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BUN及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DN,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微炎症状态,降低UAER,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坎地沙坦酯 依那普利 早期糖尿病肾病 炎性因子 24h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将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方法采纳2018年2月份至2019年2月份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更高的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可将动态心电图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77例,先后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查中,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00~1200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高峰时间。结论临床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时,动态心电图可提升检出率,促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33~69岁,平均(51.3±17.5)岁,男36例,女29例,病程1个月~21年,平均(101.9±24.1)个月,所有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停药3d再进入研究,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束后随即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发生的例数;两种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主要包括室上性早搏、室性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成对等;患者的接受程度。结果65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相比,室性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在两种心电图检查都结束后,对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接受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及其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大多患者对其表示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症状心肌缺血在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上的不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择取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这两年间于我院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为其先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与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种心电图的检测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61%;100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17%。动态心电图检出率远远高于常规心电图,统计学有差异(P<0.01)。结论对于确诊为冠心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24小时检测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检出率。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无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将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方法:采纳 2018年 2月份至 2019年 2月份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 86例,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3例,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 P<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更高的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可将动态心电图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的差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0人用常规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和12导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STT的差别。结果两种导联联接方式,ST段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55例,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T波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61例,一致率为94.8%;结论(1)两种联接方式,虽然ST段的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所以动态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应比常规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更为严格;(2)两种联接方式T波的一致率为94.8%差别较ST段小,在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T波时,可适当考虑这一情况。

  • 标签: 12导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 导联 S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