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颜怡君 郑彬  陶清元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1期
  • 机构: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女性肿瘤,miRNA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已发现多种miRNAs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增殖、迁移、侵袭等相关,并有潜力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用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本文对上述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宫颈癌 miRNA 早期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在新生儿惊厥早期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2例新生儿惊厥患儿早期AEEG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18例早期AEEG阳性患儿的随访资料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AEEG阳性率为25.6%(21/82),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7.3%(6/82)(χ2=4.99,P<0.05);不同原因引起新生儿惊厥发作的AEEG阳性率有一定差异,其中颅内出血、脑发育不良、HIE、感染性疾病AEEG阳性率分别为50.0%(3/6)、33.3%(1/3)、27.0%(10/37)23.8%(5/21);新生儿不同发作类型AEEG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强直性发作及肌阵挛性发作阳性率高,分别为80.0%(8/10)62.5%(5/8);对18例新生儿惊厥早期AEEG阳性患儿进行AEEG动态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HIE、感染性疾病转阴率分别为22.2%(2/9)、80.0%(4/5)。结论持续AEEG阳性者尤其背景活动异常者,往往提示新生儿惊厥预后不良。

  • 标签: 新生儿 惊厥 动态脑电图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烯醇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对于诊断、评估肺癌与肿瘤化疗预后疗效中有什么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滨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肺癌组,良性肿瘤组90例患者。对2组血清CEA、NSE、Cyfra21-1、CA125含量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分析肺癌组中不同病理组织类型血清阳性肿瘤标志物产生的变化。还研究了60例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肺癌化疗的患者,比较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有肺癌组的CEA、Cyfra21-1、CA125NSE的血清平都比良性肿瘤组更高。腺癌的CEA阳性检出率都比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更高;小细胞癌患者的NSE阳性检出率则比鳞状细胞癌腺癌更高;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Cyfra21-1阳性率比小细胞癌更高;血清CA125阳性率在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中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鳞癌、肺腺癌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部分缓解的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NSE水平较化疗前低;而接受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的CEANSE水平则比化疗前的肺腺癌患者更高(P<0.05)。结论 得出以上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肺癌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都有非常重要的医学价值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急性肺损伤(aentelung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mme,ARDs)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居高不下,多年以来一直是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在ALI/ARDs的诊断预后方面的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有文献提出血管外肺水(exfravacularlungwater,EVLW)在ARDS诊断预后中存在一定应用价值。本文对EVLW在ALI/ARDS诊断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血管外肺水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QRS时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及预测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QRS时限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QRS时限≤100ms,观察组QRS时限>100ms。观察比较两组心功能Killi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心功能Killip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RS时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及预测预后价值非常显著,即能将患者的心脏功能有效反映出来,还能预测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休克、死亡等,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QRS时限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预测预后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干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纳入对象均采用美国NYHA分级法进行心功能分级,另对患者血浆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肾功能、血脂进行检查,并就不同血浆BNP水平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血浆BNP水平越高的患者,LVEDD会相应的增加,LVEF则会相应的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会相应的提升。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对左室功能有较好的反应;可作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及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血浆BNP 临床诊断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AP)分型诊断及其预后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检测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AP的患者,统计分析CT平扫增强扫描的检查记录,确定分型,结合预后判断诊断价值。结果60例患者CT分型21例为A型、24例为B型、15例为C型。A型患者病情轻,以积液假性囊肿为主,预后较好,并发症较少,较短住院时间,无手术或死亡病例;B、C两型患者病情重,多出现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久、多例患者死亡。结论对急性胰腺炎使用螺旋CT分型,对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脓毒症的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9月入住本院ICU病房的危重症患者110例,其中脓毒症患者55例,非脓毒症患者55例作为对照。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死亡组,分析各组的血清PCT水平。结果脓毒症组血清PCT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SIRS评分均显著大于非脓毒症组(P<0.05),生存组的血清PCT水平小于死亡组(P<0.05)。结论血清PCT监测是诊断脓毒症评估预后的可靠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脓毒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检测对冠心病诊断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分别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选择双抗体夹心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0天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不但能为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能准确评估患者预后

  • 标签: 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冠心病 诊断 预后评估
  • 作者: 谢川博 满琴 罗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0
  • 出处:《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自贡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四川 643000,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四川 643000,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AI)乳腺超声将AI技术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预后预测,不仅可以为超声科医师节省时间,还可以弥补由于初学者经验技能不足导致的误诊及漏诊。现代医学影像学是AI在临床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最早领域之一。AI乳腺超声采集乳腺超声图像(BUI),作为一种横断面成像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对乳腺癌进行计算机辅助诊断,可提高临床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目前,CAD系统可帮助超声科医师更有效地实现对乳腺癌的早期筛查。AI乳腺超声可对乳腺癌病灶进行自动识别及分类,甚至模拟临床医师对乳腺癌进行诊断预后评估。笔者拟就AI乳腺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预后预测价值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乳房 人工智能 诊断,计算机辅助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预后评估 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价值研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研究对象。41例为对照组,41例为观察组,诊断方案分别为CT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诊断效果进行记录,计算诊断的灵敏度以及准确性情况。结果:对照组诊断的灵敏度为74.07%,特异性为78.57%,准确性为75.61%;观察组诊断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性为90.91%,准确性为92.6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在明确甲状腺微小癌上有较为明显的实用价值,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改善预后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微小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价值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的5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判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对比两组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甲状腺微小癌检出45例,符合病理诊断结果,占比90.0%,5例漏诊,占比10.0%。(2)50例观察组患者中,结节纵横比≥1、结节性质、结节回声、结节钙化情况、结节边缘形态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微小癌 临床价值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预后评估。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4月期间院内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9例,均在术前接受超声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9例三阴性乳腺癌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6例,浸润性癌7例,髓样癌2例,导管乳头状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形态规则者45例;纵横比<0.7者25例,边界清楚6例,边缘有清楚、分叶6例,毛刺或蟹足43例,有高回声晕37例,有钙化灶31例,后方回声衰减6例,变化不明显33例,增强10例,血流信号0级12例、1级6例、2级11例、3级20例,腋窝淋巴结转移21例。结论:超声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预后评估效果良好。

  • 标签: 超声 三阴性乳腺癌 诊断价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断预后分析中,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指标的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2例老年颅脑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22例未出现感染的老年颅脑手术患者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当日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当日相关临床指标对比后差异明显,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接受治疗7d、12d后上述指标对比无差异存在(P>0.05)。结论针对老年颅脑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应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诊断观察的效果较好,这一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颅脑手术 颅内感染 降钙素原 老年 C-反应蛋白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种危重症评分(CIS)及生物标志物降钙素原(PCT)对腹腔感染(IAI)导致血流感染(BSI)脓毒症患者早期晚期预后的评估价值以及PCT在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最终诊断为IAI且就诊24 h内至少有1次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就诊当天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系统(LOD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比较不同革兰染色菌感染者之间以及不同28 d或60 d预后患者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CT对单一细菌IAI导致BSI脓毒症病原学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各种CISPCT对IAI导致BSI脓毒症患者28 d60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单一细菌IAI导致BSI脓毒症患者221例,28 d病死率为19.9%(44/221),60 d病死率为25.8%(57/221);革兰阳性菌(G+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G-菌)感染患者(28 d:34.6%比11.4%,60 d:42.0%比16.4%,均P<0.01)。与G+菌感染患者比较,G-菌感染患者PCT水平明显升高〔µg/L:4.31(0.71,25.71)比1.29(0.32,10.83),P<0.05〕。无论是28 d还是60 d,死亡组患者CIS及生物标志物PCT均明显高于存活组〔28 d死亡组比存活组:SOFA评分(分)为6.0(4.0,10.0)比3.0(2.0,5.0),MEDS评分(分)为11(9,14)比6(6,9),LODS评分(分)为4.0(2.0,6.0)比1.0(0,2.0),APACHEⅡ评分(分)为17.0(15.0,24.0)比12.0(8.0,15.0),PCT(μg/L)为3.48(1.01,26.70)比2.45(0.32,15.65);60 d死亡组比存活组:SOFA评分(分)为6.0(4.0,10.0)比3.0(2.0,5.0),MEDS评分(分)为9(6,14)比6(6,9),LODS评分(分)为4.0(1.0,5.0)比1.0(0,2.0),APACHEⅡ评分(分)为16.5(12.0,20.0)比12.0(8.0,15.0),PCT(μg/L)为2.67(0.98,17.73)比2.22(0.31,16.75);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① PCT对单一细菌IAI导致BSI脓毒症患者病原学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0〔95%可信区间(95%CI)为0.648~0.833〕;当PCT的最佳截断值为1.82 µg/L时,其诊断G-菌感染的敏感度为74.0%,特异度为68.2%;当PCT>10.92 µg/L时,其诊断G-菌感染的特异度可达81.8%。②在预测IAI导致BSI脓毒症患者28 d60 d预后方面,APACHEⅡ评分的AUC最大〔28 d:0.791(95%CI为0.680~0.902),60 d:0.748(95%CI为0.645~0.851)〕;当APACHEⅡ评分>14.5分时,预测患者28 d60 d死亡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9%、88.5%。PCT对IAI导致BSI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低〔28 d AUC:0.610(95%CI为0.495~0.725),60 d AUC:0.558(95%CI为0.450~0.667)〕。结论PCT在判断IAI导致BSI脓毒症患者病原菌方面较为可靠;但在评估早期晚期预后方面,APACHEⅡ评分可能更具优势。

  • 标签: 危重症评分 腹腔感染 降钙素原 血流感染 预后 脓毒症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阻力指数(Hepatic artery resistance index,HARI)、miRNA-122a对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0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EICU收治的17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肝损伤分为无肝损伤组(90例)、肝损伤组(86例)。肝损伤组患者再按肝损伤程度分为轻度肝损伤组(20例)、中度肝损伤组(25例)、重度肝损伤组(41例)。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患者根据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26例)死亡组(60例)。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肝动脉阻力指数(HARI),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血清miRNA- 122a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ARI、血清miRNA-122a对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休克无肝损伤组、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组患者的HARI、血清miRNA-122a呈递增趋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ARI、血清miRNA-122a诊断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的AUC分别为:0.872[95% CI=(0.813, 0.919)]、0.796 [95% CI=(0.728, 0.854)]。当HARI最佳临界值为0.738时,其诊断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的敏感度为77.65%,特异度为83.53%。当miRNA-122a表达量最佳临界值为2.80时,其诊断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敏感度为71.76%,特异度为75.29%。当HARI联合miRNA-122a诊断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的AUC为0.927[95% CI=(0.876, 0.961)],最佳临界值为0.276时,其诊断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的敏感度为91.76%,特异度为85.29%。②脓毒症休克无肝损伤组与轻度肝损伤组比较,HA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miRNA-122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肝损伤严重程度加重,HARI、血清miRNA-122a呈递增趋势,重度肝损伤组显著高于轻度中度肝损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③与存活组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28 d死亡组患者的肝损伤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PCT、Lac、miRNA-122a、HARI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肝损伤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HARI、miRNA-122a是影响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ARI联合血清miRNA-122a检测对评估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且对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动脉阻力指数(HARI) miRNA-122a 脓毒症休克合并肝损伤 诊断 预后
  • 简介:骨斑点症是一种少见疾病,发病率为千万分之一左右[1],无性别差异,多是在相关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国内对骨斑点症病例报道主要是应用X射线检查进行影像学诊断。随着CTMRI的广泛普及应用,笔者认为根据病情选择CTMRI检查,藉此提高骨斑点症的影像诊断水平。

  • 标签: 骨斑点症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癫痫癔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癫痫50例,癔病30例进行EEG描记分析.结果:癔痫组异常发生率76%,癔病组异常发生率3.33%,癫痫病人EEG有明显的特异波形,可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癔病组EEG无明显改变.结论:EEG对于癫痫与癔病的鉴别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电图检查 癫痫 癔病 诊断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