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3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月来季末因素的退出,近期银行间的流动性紧张有所缓解,短期利率呈现小幅回落态势,但货币基金收益依旧高企。wind数据显示,自2014年1月1日至1月10日期间,纳入统计的162只货币基金(A、B类分开计算)平均7日年化收益高达5.49%,其中,刚刚成立不久的长盛添利宝A、B两类份额平均7日年化收益分别达5.71%和5.99%,均超过货基平均水平。

  • 标签: 货币基金 高收益 基金收益率 张帆 短期利率 数据显示
  • 简介:价格策略对于铁路客运专线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收益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入手,借鉴收益管理在航空业和欧洲铁路的成功应用经验,分析我国现行的铁路客运专线价格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应该采取的价格策略,以促进客运专线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 标签: 铁路 客运专线 收益管理 价格策略
  • 简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满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世界会计计量整体的发展趋势。经历金融危机以后,这一计量模式的重塑将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波动产生加剧的影响,同时可以快速、客观地把公允价值的变动与市场行情的转变反映在上市企业的会计报表当中,让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 标签: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上市公司 收益
  • 简介:针对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易逝品供应链时,存在小型零售商在销售末期不分享利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反向收益共享契约策略。设计了一种单次订购、两阶段销售的供应链系统,并分析了供应链协调条件,得出了单纯的反向收益共享在提高零售商订购量的同时,会损害供应商的利益;但当供应商与零售商合理分担跌价风险,通过设置合理的批发价格和反向收益共享比例时,供应链系统则能实现完美协调。

  • 标签: 易逝品 供应链协调 反向收益共享
  • 简介:本文选取了2006-2012年间34家寿险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寿险企业超额持有现金、过度投资以及二者间相关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寿险企业存在融资约束和超额持有现金问题,而由于寿险企业监管较严格,过度投资问题并不严重,但是超额持有现金与过度投资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寿险企业中,超额持有现金加重了代理问题,是造成过度投资的重要因素,并且资产规模越大,问题相对越严重。不过具有外资参股的寿险企业,过度投资问题相对轻一些。

  • 标签: 寿险企业 现金最优持有量 现金超额持有 过度投资
  • 简介:教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与重要依据,深刻理解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础.教学设计离不开对教材的精细研读,少不了对教学各环节的反复推敲.通过对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1)”教学设计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反复研究,体会到深入研究教材的重要性,体会到好的教学设计来自于反复研究和实践,来自于相互研讨和专家引领下的感悟和内化.

  • 标签: 教学设计 数据分析 加权平均数
  • 简介:目的:通过对海南省人均卫生费用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预测,为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views5.0统计软件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ARIMA模型进行预测和检验。结果:ARIMA(3,2,2)模型为海南省人均卫生费用提供了较好的预测,模型反映人均卫生费用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结论:人均卫生费用逐年增长,海南卫生行政部门应合理控制卫生费用增长。

  • 标签: 人均卫生费用 ARIMA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及剖宫产指证变迁对围生儿死亡的影响。方法对10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05年剖宫产显著低于2006—2010年,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在剖宫产指征中,妊娠并发(合并)症始终处于第1位,社会因素上升为第2位,难产为第3位,胎儿窘迫为第4位。围生儿死亡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死亡,但随着剖宫产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死亡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围生儿死亡率
  • 简介:为了协调企业高管在职消费"代理观"与"效率观"二者间的矛盾,将在职消费分解为正常在职消费与超额在职消费,并基于薪酬替代理论构建测度超额在职消费的经验模型,采用2007年-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平行面板数据检验正常在职消费和超额在职消费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结果显示,超额在职消费在现实中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其对企业价值会产生消极影响。这意味着,在职消费中的超额在职消费作为代理成本的一种形式,在涉及高管薪酬激励及其业绩后果的相关问题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 标签: 在职消费 效率观 代理观 超额在职消费 企业价值
  • 简介:收益再分配制度入手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一个新视角。以成都市为例,发现增减挂钩项目收益再分配制度偏向人口住房所需、保障居者有其屋,追求实质公平。表现为按“人口所需”分配的基本原则,及衍生出限制“特殊成员”的差异原则和保障“外来户”的平等原则。分析表明在农村宅基地制度安排的宪法秩序内,保障基本居住权是基本目标,这为增减挂钩项目收益再分配提供了合法性,同时一个相对平等的小农村社社会结构之内,尽量拉平原始资源占有差距,公平地满足住房所需具有正当性。

  • 标签: 成都 增减挂钩 收益再分配制度 实质公平
  • 简介:云计算是目前国际上诸如信息科学与管理科学中的热点研究课题,其中云资源提供商是构建云平台的基本单元。目前,对云资源提供商进行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设计是提升云平台运营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建立了一个由多个云资源提供商组成的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该合作博弈的超可加性和核心非空性,并给出了云资源提供商及其联盟的收益分配方案:核心和Shapley值。通过一些数值算例说明了云资源提供商合作博弈的非凸性,并表明了如何计算这个合作博弈的核心和Shapley值,为云资源提供商设计了一种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本文的结果为研究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云资源提供商的合作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云资源提供商 合作博弈 收益分配 核心 SHAPLEY值
  • 简介: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失衡表现在:农民被排除在增值收益分配之外、土地开发商攫取一部分增值收益、地方政府垄断大部分增值收益.造成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失衡的制度性根源在于:现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和官员考核体制不合理、现行征地制度与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以及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欠缺.而要清除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失衡的制度性障碍,需要从制度的完善和强化政府的执行力两方面来平衡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 标签: 农村土地征收 土地增值收益 土地财政 土地产权制度
  • 简介:通过对渭南、荆州、中山、浦东四个地区的各类教育社会收益测算,发现产业结构决定人才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将带来人才结构的转型升级,过剩的人力资源将通过产业调整进行流通;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本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过渡性,从人的整体性消费到专注于知识消费;人才结构调整滞后于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将导致区域产业空心化;产业结构转型是对人力资本消费升级的过程;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是后工业时代向服务创新时代过渡的必备条件;初等教育的社会收益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明显"倒挂",而不同产业的教育收益则各有不同。因此,有必要改善教育投入结构,将义务教育上延至高中阶段,增加社会收益,并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的"三重螺旋"公共学习网络。

  • 标签: 教育社会收益 产业转型 教育发展 区域经济转型 人力资本
  • 简介:面对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和变革,土地征收①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征收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在目前状况下,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农民遭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在此精神指导下,只有在公平补偿和贡献分配的原则下,合理协调各方主体在土地征收补偿中的利益分配才能积极稳定地推动土地制度的改革。

  • 标签: 土地征收 增值收益 分配比例
  • 简介:反倾销涉案企业参与应诉与否或参与程度的决策,取决于应诉收益与应诉成本的权衡。基于动态博弈理论,建立不完备信息下出口企业应诉决策的动态博弈模型,量化应诉成本和应诉收益,构建了基于“成本一收益”理论的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决策模型,以出口产品价格和数量为标准,通过数理推导得出涉案出口企业应诉决策的5个临界点。可见,实现反倾销应诉决策的量化才是中国企业克服应诉信心不足、应诉败阵和构筑反倾销高效应诉机制的本原。

  • 标签: “两反一保” 反倾销应诉 “成本一收益”理论 出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