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治疗冠脉狭窄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冠脉搭桥手术。如果患者是多支冠脉狭窄的话.例如三支或者四支冠脉狭窄.医生会更倾向于选用冠脉搭桥手术。搭桥的材料可选择患者自体的动脉或者静脉。动脉的好处是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通畅.但动脉材料有限.尤其是对于需要多支搭桥的患者。静脉保持通畅的时间较动脉短.但全身可供利用的静脉相对较多。而且静脉被取出后,在其周围可有侧支循环形成.对身体血液循环影响较小。

  • 标签: 冠脉搭桥手术 冠脉狭窄 药物支架 裸支架 动脉材料 血液循环
  • 简介:贝壳、海星爬发梢,空气中弥漫的是大海的味道!暑假结束了,动手做一个漂亮又实用的海洋风发卡,美美地去上学吧!准备材料发卡、彩色细缎带、不织布、亮片、粒粒棉、剪刀、笔、双面胶、针线制作方法1准备2个长5厘米的发卡,2条长7厘米的缎带。2用双面胶将缎带粘在发卡上,两端多余的部分向内弯折固定。

  • 标签: 双面胶 弯折 动手做 壳缝 发饰
  • 简介:专业美容的神奇不仅仅在于效果,更在于它同时带给人们的一种情绪。这个夏天,你的美容院是否已经为顾客准备好?那些令人艳羡的海洋元素特色护理项目?

  • 标签: 护理项目 元素 海洋 清凉 专业美容 美容院
  • 简介:文章以推动我国通信行业发展为前提,分析了通信管理工程施工设计流程与基本模式,并且针对管道平面设计、管道断面设计展开论述,以期能够提高通信管道设计水平。

  • 标签: 通信管道工程 设计模板 光(电)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对治疗造法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8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金属裸支架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支架情况、治疗效果、预后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支架长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长,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再狭窄、再次血运重建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在治疗造法冠心病上近远期预后比较理想,并且很少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等。

  • 标签: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 金属裸支架 早发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唤醒麻醉在颅内支架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患者拟行颅内支架手术,采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泵入(15min),维持量0.3μg/(kg•min),合并血浆靶控输注(TCI)丙泊酚0.5~1μg/kg的麻醉方法,观察术中唤醒的麻醉效果及对颅内支架手术操作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唤醒,患者在麻醉唤醒期间对手术操作配合良好,术中镇痛满意,术后苏醒时间短,麻醉安全可靠,无麻醉并发症。结论术中唤醒能够很好地满足神经血管支架植入手术的需要,较传统的全身麻醉更适合此类手术。

  • 标签: 唤醒麻醉 介入 靶控输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的护理策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支持。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3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围术期护理支持,分析临床成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为 73.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护理并发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总发生率较低,为 6.8%( 1/15),低于对照组的 20.0%( 3/15),涉及到脑血管痉挛、皮下淤血、低血压心率慢等。结论: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提供治疗帮助,其病情改善成果好,在并发症的控制上更让人放心,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围手术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铸造支架义齿修复复诊原因。方法收集77例铸造支架义齿修复复诊资料,分析复诊原因。结果66例复诊病例中因为就位不良而复诊的有12例,因为固位不良、颌位关系不正确、恶心、义齿形态不满意的分别有13例、11例、8例、2例。结论铸造支架义齿修复中准确的印模、正确的卡环设计、准确的调磨可降低铸造支架义齿修复的复诊率。

  • 标签: 铸造支架义齿 复诊
  • 简介: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支架置入治疗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CAS后再狭窄的1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48~78岁,平均(61.5±8.6)岁.其中CAS后再狭窄9例,CEA后再狭窄10例,均经DSA确诊,并行CAS治疗再狭窄,术前及术后第2天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结果对19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未出现并发症,残余狭窄率均〈20%.术后患者自觉神经缺损症状消失.术后各时间点随访均未发现心肌梗死、卒中及死亡事件.随访终点时患者均无临床症状,复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均未显示再狭窄.结论CAS治疗颈动脉术后再狭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支架 预后 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长期留置的危害及相关并发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于2012—2014年收治的输尿管支架管长期留置的18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检索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1)18例患者中9例行膀胱镜拔除输尿管支架管,5例采用钬激光碎石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3例采用肾盂切开取管,1例去管过程中支架管断裂,采取膀胱镜加肾盂切开取管,均取管成功。(2)选取9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病例共49例,留置时间从3个月到7年不等,治疗方法均是先行膀胱镜取管,无法拔除,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拔管,如无法拔除,行输尿管镜拔除,如支架管断裂或者两端都有巨大结石,可采用输尿管镜加肾盂切开取石术或者经皮肾镜取石术,仅有7年留置1例,行右肾及及输尿管切除术。结论输尿管支架管长期留置会引起许多相关症状和并发症,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而且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并发症。需定期取出,以防止危害及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输尿管支架管 长期留置
  • 简介:目的探讨药物涂层支架(DES)晚期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纳入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DES置入术后发生晚期血栓患者30例(血栓组)和置入DES1年以上未发生支架内血栓患者30例(对照组),通过64SCT冠状动脉成像观测支架贴壁情况、支架置入部位个数及长度与直径,采集病史分析晚期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栓组支架贴壁不良发生率(60.0%vs.10.0%)、采用挤压支架技术(crush技术)比例(36.7%vs.13.3%)、分叉病变发生率(43.3%vs.16.7%)、多支架(>4)置入比例(33.3%vs.0)均较高;支架平均长度较长[(39.2±20)mmvs.(21.7±7)mm],同时支架平均直径也较大[(3.0±0.5)mmvs.(2.5±0.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血栓组合并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过早停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ES晚期血栓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复杂病变、置入支架过多、过长等,同时还与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抗凝不足等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冠脉动脉造影 药物涂层支架 支架内形成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通过对照研究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接受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综合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康复速度快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综合性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术后康复速度。

  • 标签: 脑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sirolimus-elutingstent,SES)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paclitaxel-elutingstent,PES)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CNKI全文数据库,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SES和PES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后,符合要求的RCTs进行资料提取及采用RevMe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s,Meta分析显示:SES组与PES组病死率(OR=0.98,95%CI:0.74~1.31,P>0.05)、心肌梗死率(OR=0.86,95%CI:0.69~1.07,P>0.05)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OR=0.94,95%CI:0.67~1.32,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OR=0.67,95%CI:0.51~0.89,P<0.0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OR=0.08,95%CI:0.68~0.94,P<0.05)和支架内再狭窄率(OR=0.44,95%CI:0.24~0.79,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心肌梗死率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相似,但与PES比较,SES能明显降低支架术后TLR、MACE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 标签: 药物洗脱支架 雷帕霉素 紫杉醇 冠状动脉再狭窄
  • 作者: 杨凯 万林枫 陈莉 史伟浩 谭晋韵 宗原 余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血管外科,上海 201399 上海市血管病变调控与重塑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99,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管外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血管外科,上海 201399 上海市血管病变调控与重塑重点实验室,上海 20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NISR)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判断“壁面剪切应力变化度(CDWSS)”对ISR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筛选得到发生ISR患者8例,并按1∶2配比NISR患者16例。随机从两组中各选择4例患者,对其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的颈动脉CTA进行三维重建并开展血流动力学分析,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引入特殊点位上“CDWSS”概念,以术前CTA所对应的壁面剪切应力(WSS)为基准,对比术后即刻及随访的CDWSS数据。结果与NISR相比,ISR在分叉处及最狭窄部位的WSS高值区域扩大,且整个心动周期中数值波动幅度大。NISR组中振荡剪切指数(OSI)的数值下降,相反,在ISR组中OSI数值有所增加。高OSI区域与低WSS值区域重合度较高。随访模型中,在最狭窄部位两组CDW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相比于NISR患者,ISR患者的病灶在局部存在血流动力学差异。CDWSS对局部发生ISR与否可能具有预测价值。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内狭窄 血流动力学 壁面剪切应力 振荡剪切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与评价单支架植入术与重叠支架植入术治疗椎一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VBDA病人临床资料,共28个夹层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3个,未破裂动脉瘤25个;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5个。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3个。采用单支架技术治疗夹层动脉瘤(单支架组)13个,重叠支架技术治疗(重叠支架组)15个。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DSA显示:单支架组夹层动脉瘤完全闭塞2个,部分闭塞5个,无变化6个;重叠支架组夹层动脉瘤完全闭塞7个,部分闭塞8个。两组动脉瘤闭塞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0)。单支架组发生支架内狭窄1例;重叠支架组发生支架移位2例,短暂性脑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所有病人临床随访8-75个月,均在随访结束时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其中mRS评分0分20例,1分4例。结论单纯支架植入术治疗椎一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且重叠支架技术有助于更好地闭塞夹层动脉瘤。得到更满意的影像学结果。

  • 标签: 动脉瘤 夹层 椎动脉 基底动脉 血管内治疗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将单纯胆道支架与胆道支架结合125I粒子支架腔内照射治疗分别实行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分析及对比其效果。方法2013年12月至2018年2月本院纳入和诊治的46例采用经皮穿肝内胆管引流术(PTCD)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16例单纯胆道支架治疗患者及17例胆道支架结合125I粒子支架腔内照射治疗患者归入本文实验研究中,参考治疗方式的不同实施分组,单纯胆道支架治疗予以参照组,胆道支架结合125I粒子支架腔内照射治疗予以实验组,研究和对比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总胆红素含量、术后再次胆道梗阻总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总胆红素含量比较参照组患者数值,P<0.05,明确统计学数据分析和研究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再次胆道梗阻总计率比较参照组患者数值,P<0.05,明确统计学数据分析和研究意义。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胆道支架结合125I粒子支架腔内照射治疗展示出优于单纯胆道支架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单纯胆道支架 125I粒子支架 腔内照射 恶性梗阻性黄疸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 2015年 1月~ 2016年 6月期间在我院行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共 75例,术中形成血栓事件 8例,血栓发生率 10.6%。分析术中血栓事件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以及预后。应用 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导致血栓形成和手术者操作技巧及手法、 LVIS支架打开情况、载瘤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支架覆盖区域血管弯曲程度,支架末端所处血管弯曲情况,及动脉瘤本身条件等等有关,发生术中血栓事件,必须迅速果断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对动脉瘤进行致密填塞同时避免血栓继续形成,并且溶解已经形成血栓。多数术中血栓形成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 标签: LVIS支架 支架内血栓 替罗非班 支架辅助弹簧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管道标识在普外科各种管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普外科收治的90例行管道标识管理结合管道护理教育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人员管道名称认识度达100%,不良事件的发生率0%;患者的管道护理知识了解率达99%,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结论管道标识管理与相关教育有效减少了管道护理事故的发生,增进了医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优点诸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管道标识 护理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