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DSA导向经皮成形术治疗转移瘤疗效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60名患者,患者表现为转移瘤,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接受DSA导向经皮成形术治疗(观察组,n=30),另一组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骨痛程度评分(VAS评分),在治疗后,指标值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高度(16.45±2.38mm)高于对照组患者(15.53±2.22mm),(p<0.05)。结论:以DSA导向经皮成形术治疗,针对转移瘤患者,可有效抑制骨痛,改善体高度,促进患者康复,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DSA导向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转移瘤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脊柱微创手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择 2016年 5月 ~2018年 5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 345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 172例、观察组 17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受试者治疗优良率为 76.74%,观察组为 93.06%。两组相比, p< 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骨块侵占椎管比例、压缩体高度 /病变体高度和、后凸 Cobb角改善情况明显更好。 P< 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来讲,对其实施微创脊椎手术开展治疗,有助于改善受试者骨折力学变化,促进疾病转归。且操作简单、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因此值得进一步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脊柱微创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是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和并发症,保护患者正常的生理机能,把刺激性、应激性降到最低,以减轻手术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伤害,促进患者术后各器官功能的恢复,减少各种常见的并发症,加快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从而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PKP 椎体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高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成形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高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FIM评分,V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高龄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折手术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情况。

  • 标签: 椎体骨折手术 全程无缝隙护理 疼痛情况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实施经皮成形术治疗对疼痛程度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重庆市开州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30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30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成形术。结果:术前两组VAS评分、伤后凸Cobb角、伤前缘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伤后凸Cobb角显著低于、伤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术前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OVCF实施经皮成形术治疗,可显著缓解病痛,加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 椎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单侧穿刺经皮成型(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间收治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例接受单侧穿刺手术的设为实验组,接受双侧穿刺收的设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注入骨水泥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X线暴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均为(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骨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单侧穿侧经皮成形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PVP 单侧 双侧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补肾壮骨汤能否降低成形术后再发骨折,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我科120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在经皮成形术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3、6、12、24个月再发骨折的患者数和数。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两组3个月再发骨折的患者数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6、12、24个月再发骨折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成形术联合中药可以降低成形术后再发骨折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补肾壮骨汤 再发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效果并探讨。方法 以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分别划分时间,作为研究开始、结束时间点。基于前瞻性分析纳入54例患者,以随机、平均的原则计算机法划分为27例常规组(常规护理)、27例舒适组(舒适护理)。借助量表评价疼痛、腰椎功能纳入SPSS分析,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调查生活质量评分开展SPSS分析。结果 舒适组SPSS分析在疼痛方面可见优势,其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椎体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VP(经皮成形术)与PKP(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泸州龙马潭区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P组(n=335)和PVP组(n=35),PKP组患者实施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PVP组患者实施经皮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PKP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高于PVP组,体高度和VAS评分均低于PVP组,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P<0.05);PK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为2.86%,明显低于PVP组的20%,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经皮成形术,临床中可首选及推广经皮后凸成形术。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压缩性骨折经皮后凸成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月到2024年5月期间的50例压缩性骨折经皮后凸成形术患者,采用抽签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前者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后者给予传统护理。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为生活质量,统计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并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压缩性骨折经皮后凸成形术患者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整体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时机理论 延续性护理 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经皮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4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经皮成形术治疗,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抑郁评分数值、焦虑评分数值、疼痛评分数值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经皮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减轻疼痛感,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 100例医院收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手术组共计 52例患者,主要是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组共计 48例,主要是采取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治疗前后后凸 Cobb角的变化。结果:手术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 P< 0.05);两组治疗前后凸 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组治疗后后凸 Cobb角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 P< 0.05)。结论:脊柱微创手术相比于保守治疗来说,能够有效降低后凸 Cobb角,从而恢复正常结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脊柱微创手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疗效与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58例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高粘度组和低粘度组,各29例。高粘度组通过PALACOSR+G高粘度的PMMA骨水泥进行治疗,低粘度组通过MENDECSpine低粘度的PMMA骨水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ODI、骨水泥静脉和椎间盘、旁等渗漏情况、相近骨折发生的状况等。结果高粘度组骨水泥静脉渗漏情况明显低于低粘度组,P<0.05。结论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治疗效果较佳且相似,且高粘度骨水泥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骨水泥静脉渗漏率。

  • 标签: 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PVP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