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水“西南夷”古文化遗存概况水区中和与出水公社交界处的新光大队土梁子上,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古遗址、墓葬及数量众多、民族风格独特的历史文化遗物。经1977年秋,配合正山大队农田基本建设时考古调查发现,并经过1978年和1979年连续两年秋季考古发掘证实:(一)地下遗址总面积,东西长2,000,南北宽近400米左右。文化层最厚可达3.5米,平均厚度2米,文化层下为灰白色白羔泥生土。文化层由梁脊向两坡倾斜,形成坡状堆积;(二)底层文化层的最早形成年代,应为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00——前221年之间);而现在农耕土下的第二层文化层,应在东汉中期(约在公元90——公元155年之间)。就是说,古代人曾在这块土地上活动的时间,长达四百多年之久;

  • 标签: 西南夷 底径 圈足 考古调查 考古发掘 战国晚期
  • 简介:<正>人们通常相信他们的意识不会因死而结束,,而将持续一段时间或者永不消逝。‘娇嫩的肉体因久闭在小屋会腐烂而变为尘土,‘而灵魂则不然。关于这种灵魂不朽的信念,与世界上大多数的现代民族—那些自嘘是伟大的历史宗教的创立者—来比较,毫无疑问是有相当距离的,倒是我们称之为野蛮人或未开化人中的大多数,

  • 标签: 习俗 未开化 创立者 死者 印第安人 玻利维亚
  • 简介:振兴民族,实现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基础教育对实施我县"科教兴县"战略,争创全省综合实力最强县,提高全县各族群众的整体素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加快我县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我县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管理日趋规范,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尊师重教的氛围日渐浓厚,教育事业逐步迈上了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轨道.

  • 标签: 在改革中创新 教育在改革中
  • 简介:《西安市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9年8月,全志由三十三个分志以及若干个分篇组成,分七卷本出版。所有志稿分别由一百多个部门承编,志书编纂采取三级审稿,即承编单位、市志编委会、省志编委会审稿,两级总纂,即分志、分卷两级总纂,分卷总纂主要由市志办承担。

  • 标签: 志书编纂 编纂工作 承担 西安市 出版 审稿
  • 简介:<正>贯彻实施中央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以来,民族地区的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民族地区乡、村工业发展中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发人深省,催人反思。如能从中引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今后民族地区乡、村工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 标签: 治理整顿 民族地区经济 自有资金 民族经济 全面深化改革 治理经济环境
  • 简介:当楚调正在兴盛时,特别在长江南北两岸。此时农民起义形成高潮:李自成攻占北京,张献忠在长江上、中游长驱直入,占领了明王朝的半壁河山。进驻惠王府的张献忠对歌妓深表同情,收留军中。攻下楚王府后,对全体男女歌妨百余人,采取了愿回家或愿搭戏班谋生,任其选择的办法,多数戏班演员都加入了民间楚调戏班,使楚调得到了壮大和丰富。明朝崇恢甲申年(1644),吴三桂为了陈圆圆“引狼入室”,引清军入关,打败了农民起义军。明朝也随之灭亡。在这次改朝换代的战争,楚调也遭到了战争的摧残,只有少数戏班与艺人逃至鄂西土家族、鄂北、襄阳及西北等地避乱,楚调遭到了第一次挫折。清咸丰元年(1851年)一月,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清咸

  • 标签: 汉剧 抗战宣传 现代战争 国民党 队长 太平天国
  • 简介:本世纪20年代,滇地区出现过一名土匪女首领──庞兰香。庞兰香出身名门望族。祖父是晚清云南贡生,曾在省内任过县级学官。兰香幼年丧母,父亲教她读书识字,10岁上就能写会算。由于外貌绝美,聪慧过人,村邻替她取了个“小观音”的绰号。从书香人家的小姐,到民国史上并不多见的女匪首,庞兰香有着一段反常的遭遇。1917年1月旬,滇西股匪杨天福及其大头目普曙明(又名普小洪),率领匪众300余人,东下窜入昆明西邻的安宁境内,袭取县城失利后,转向县南进行抢掠。庞家乃安宁南远郊杨兴庄的大户,普曙明亲自扑进庞宅,观看喽啰们动手。因见庞兰香年轻貌美,就把她一起掳走。这一年,“小观音”还没有满20岁,生活道路从此完全改

  • 标签: 唐继尧 滇中地区 支队长 小观音 司令官 昆明
  • 简介:唐李绰《尚书故实》[注]由作者记录他人谈话而成,是晚唐诸多语录体笔记的一种。李绰在自序写道:

  • 标签: 尚书 语录体 中晚唐 作者 自序
  • 简介:北京丧礼是满、汉习俗互相影响、融合而成的。更确切地说,它是在明代辽东汉族丧俗的基础上加入满族习俗特点而形成的;这个融合体的主要成分是汉俗,满俗特点较少。当然,在融合仍有各存特点之处。满汉习俗互相影响、融合满族自其远祖肃慎氏始即以渔猎为世守之业,原不似农业民族那样重视"厚葬"。满族将祖先纳入萨玛信仰体系,视祖与神为一体,不同于汉族"慎终追远"的观念。因此

  • 标签: 满族习俗 老北京 互相影响 丧礼 汉族传统文化 明代辽东
  • 简介:孚银行是寿州孙家创办的。我从1925年人孚银行工作,先后任天津及上海分行经理,并曾兼代董事长职务,与孙氏家族交往近30年。兹就所知,略述孙氏多字辈兄弟与北洋政府兴办实业之关系,及其创办孚银行之梗概,以供研究近代史者参考,有所缺漏,希望知者补正。

  • 标签: 寿州孙家 中孚银行 家族财团 孙多森 阜丰面粉厂
  • 简介:汉族婚姻有'闹房'一俗:新婚之夜,亲友们在新房跟新婚夫妇逗闹,主要的戏弄对象是新娘子。追溯其源,这一习俗早在汉晋之世就有了(见《群书治要》卷45仲长统《昌言》)。晋人葛洪在《抱朴子·疾谬篇》曾有具体明白的记述。他说:'俗间有戏妇之法,于稠众之中,亲属之前,问以丑言,责以慢对……或蹙以楚挞,或系脚倒悬,……致使首伤于流血,踒折支体者。'后世传承,又多有发展,人所共知,此不赘述。在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的婚姻,却有戏弄女婿法:新婚之夕,亲友毕集,戏弄女婿,与汉族'闹房'戏弄新娘子正好相反。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记载:

  • 标签: 鲜卑族 群书治要 北方少数民族 《酉阳杂俎》 新婚之夜 晋人
  • 简介:历史研究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构历史解释,而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环节是理解.历史学家面对遥远而陌生的过去世界,要对前人抱有'了解之同情',以博大的襟怀和丰富的知识来了解前人及其生活,尽力突破时空和文化的阻隔,以期对过去做出公正而贴切的解释.诚然,真正理解前人及其生活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但对历史学家来说,理解首先是一种态度和愿望,基于这种态度和愿望,研究者就会极尽可能地收集材料、调动各种知识和理论资源,以准确地了解前人,避免武断和简单化的评判.当然,'同情'不是同意,'了解'也不是认可.研究者要以中性的立场来建构解释,而不能将自己等同于过去事件的参与者或辩护人.

  • 标签: 历史解释 理解 心通意会 中性立场
  • 简介:琉球与福州一水之隔,位于福州东面大海中,径直海面距离1700里。站在鼓山顶,在天气晴朗、海上没有云雾的情况下,可以隐约见到琉球群岛。中国人早在隋朝时就发现了琉球。《隋书》、《宋史》上称“流求”,《元史》上称“瑠求”。隋元两朝都曾遣人往琉球,劝谕琉球臣服,均无功而返。到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派遣行人杨载赍诏书往琉球劝谕,获得成功。琉球中山王察度首次派遣其弟泰期到中国朝贡。

  • 标签: 明清时期 往来 《隋书》 《宋史》 《元史》 琉球
  • 简介:文章从功能美原则的体现、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生活、多重审美象征意蕴的物态化、审美追求蕴含的宗教意识等四个方面,对青海消费民俗蕴含的审美特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人们进一步研究青海的审美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青海 消费 民俗 审美蕴涵
  • 简介:《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4期黄永年先生的大作《关于的“威夷”及其他》,不仅详细考释、说明了《尔雅·释兽》“威夷”的含意,而且给我们指明了对待学术问题的正确态度与方法,使人受益不浅。

  • 标签: 《尔雅》 王念孙 《说文》 联绵词 古音通假 《广韵》
  • 简介:<正>北魏的官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胡汉杂糅,新旧交替,废置无常,因此极为混乱。虽然前人对北魏官制曾做过整理,但对北魏官制的“八座”,则未予注意。其实八座在北魏中央政权机构地位极为重要。

  • 标签: 北魏 官制 试析 政权机构 地位极 胡汉
  • 简介:由于民族压迫,仕路闭塞,社会黑暗,元代文人“予是以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胡侍《真珠船》)因此,元散曲中流露出一种既怀才不遇而又超脱不羁、既愤世疾俗而又玩世不恭、既悲观厌世而又故作旷达的时代情绪。这种悲剧意识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以咏史为内容的散曲。对历史上赍志以终、含冤而死的英雄,作家们表示了自己的惋惜和同情。如写诸葛亮死时“五丈秋风,落日茫茫。”(鲜于必仁《折桂令·诸葛武侯》)伍子胥死时“半夜潮声,千年孤愤。”(薛昂天《朝天曲》)岳飞死后,“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周德清《满庭芳

  • 标签: 悲剧意识 咏史 周德清 鲜于必仁 珠船 折桂令
  • 简介:这几天,细雨风寒,方志界新朋老友欢聚一堂,热气腾腾,共商方志大计,说明方志事业在前进,在拓展,令人高兴!

  • 标签: 地方志 修志工作 先进文化 志书
  • 简介:说起泉州的土楼,就连泉州人都感到惊奇。因为在世人眼中,土楼已然非永定莫属。泉州土楼在哪里?什么样?笔者在跟随泉州社科联土楼课题小组经过几次翻山越岭的实地考察后,拟对泉州土楼的成因、特点等问题进行粗略的思考,并通过与永定土楼的比较来找寻泉州土楼的价值。

  • 标签: 土楼 泉州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