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报告单发性小汗腺螺旋腺瘤1例.患者女,31岁,右上臂暗红色结节伴压痛10年余.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基本正常,真皮内可见多个边界清楚的瘤细胞团块,周围有纤维膜包裹,瘤细胞核密集和强嗜碱性,细胞相互交织排列,瘤组织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细胞核大,淡染,位于细胞团块中央;另一种细胞核核小,深染,排列在细胞索周边.瘤细胞部分排列成玫瑰花样或呈管腺状结构.免疫组化:S100阳性.诊断符合单发性小汗腺螺旋腺瘤.

  • 标签: 腺瘤 小汗腺 单发性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15岁。因左侧颈部红色丘疹4年,于2012年7月16日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颈部出现红色丘疹,并逐渐增多,呈单侧分布,无疼痛和瘙痒等自觉症状。既往身体健康,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颈部见数个红色丘疹,绿豆至黄豆大小,质中,呈单侧带状分布,见图1。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

  • 标签: 螺旋腺瘤 小汗腺
  • 简介:黏附介导的微生物定植在病原菌感染的起始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能黏附到宿主多个组织器官,导致全身性播散,引起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因此如何能在感染早期通过阻断Tp黏附到宿主成分从而避免传播成为近年研究热点。TP0136蛋白作为三种已知能黏附到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的Tp蛋白之一,在Tp的黏附定植和病原体感染早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TP0136蛋白作为Tp重要的黏附蛋白在梅毒致病机制、临床检测和疫苗开发中的研究价值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TP0136蛋白 梅毒螺旋体 致病机制 临床检测 疫苗开发
  • 简介:目的评价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检测对梅毒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72例梅毒患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并与RPR、TPPA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在一期梅毒的阳性率为73.3%(11/15),在二期梅毒的阳性率为88.9%(16/18),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1.6363,P>0.10)。在潜伏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6.1%(6/23),显著低于早期显性梅毒(x~2=17.6189,P<0.005)。在一期、二期和潜伏梅毒,RPR和TPPA的阳性率均为100%。入组前2-24个月己经给予正规抗梅治疗的梅毒16例,其中IgM抗体阳性2例。结论在本研究中,检测特异性IgM抗体诊断一期梅毒并下优于RPR和TPPA。IgM抗体在潜伏梅毒敏感性低,其诊断应依靠RPR和TPPA。目前不推荐单独检测抗梅毒IgM抗体来监测病情和判断疗效。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的临床意义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 标签: 梅毒 IGM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目的通过对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脂肽激活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以及脂肽所诱导的免疫耐受对信号通路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TP感染人体的免疫学过程,解释TP感染人体后引起的血清固定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的TP脂肽刺激经PMA诱导THP-1细胞转化的巨噬细胞,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并通过阻断CD14受体后,检测巨噬细胞对合成脂肽的反应能力以及合成脂肽耐受刺激后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的能力。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结果3种合成脂肽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β及IL-8的能力随着脂肽浓度升高而递增。CD14受体阻断后,IL-1β及IL-8分泌水平均明显减少。合成脂肽经耐受后刺激的IL-1β及IL-8分泌水平明显低于直接刺激的细胞因子的水平。合成脂肽在耐受刺激下,其巨噬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toll样受体2(tolllikereceptor2,TLR2)和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P65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3种合成脂肽均能诱导巨噬细胞产生IL-1β及IL-8。合成脂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膜表面CD14受体分子,活化下游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因子产生。合成脂肽能够诱导巨噬细胞模型产生免疫耐受,其可能机制为通过TLR2激活下游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产生。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脂肽 免疫耐受 血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脉冲Nd∶YAG1064nm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脉冲Nd∶YAG1064nm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32例,能量密度:70~100J/cm2,脉宽:45ms,光斑大小:6mm。1个月后复查,皮损未愈者再次治疗至皮损消失。观察患者治疗后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脉冲Nd∶YAG1064nm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1次痊愈率为75%,2次痊愈率为87.5%,总痊愈率为100%,愈后无1例患者出现瘢痕、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脉冲Nd∶YAG1064nm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化脓性肉芽肿 Nd∶YAG激光
  • 简介:目的:评价负装置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综合型负装置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早泄、不射精、阴茎短小等常见男性性功能障碍共870例。结果:ED患者总有效率79%;早泄患者总有效率为73%;不射精患者总有效率为66%;阴茎短小患者总有效率为71%。全部患者无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负装置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较为安全有效的可行性疗法。

  • 标签: 负压装置 治疗 男子 性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疗程脉宽Nd∶YAG1064nm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甲真菌病患者行长脉宽Nd∶YAG1064nm激光治疗,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1疗程组,每周治疗1次,共4次;B组为2疗程组,共治疗8次,分别于治疗后12周、24周进行随访,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真菌学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43例患者共治疗病甲138个,其中A组患者24例,病甲70个;B组患者19例,病甲68个。在12周及24周,两组患者的真菌学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0.16、0.46,P值均>0.05);12周,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8.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5);24周,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2.9%、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2,P>0.05)。治疗过程中除疼痛外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脉宽Nd∶YAG激光是治疗轻中度甲真菌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当延长疗程可提高近期(12周)临床疗效。

  • 标签: 光疗法 甲真菌病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白芍总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窄谱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及外用保湿剂治疗,治疗组加用白芍总苷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6个月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随访治疗后6,12,18及24个月内皮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PASI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PASI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PASI较治疗3个月时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治疗3,6个月时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18个月时复发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时复发率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有着明显的改善,随疗程的延长改善更显著;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复发率更低。

  • 标签: 白芍总苷 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疗效 复发率
  • 简介:目的:观察脉宽Nd:YAG1064nm激光联合电动锉甲治疗中重度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9例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先使用电动护理美甲器对病甲进行打磨,再使用脉宽Nd:YAG激光进行照射,疗程8周;对照组仅给予激光照射治疗,治疗方法、次数及疗程均与观察组一致。在治疗结束后12周及24周进行真菌学及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治疗后第12周,观察组的痊愈率、有效率、真菌清除率分别为22.2%、78.8%、71.7%;对照组分别为10.6%、62.4%、54.1%,观察组痊愈率(砰:4.42,P=0.036)、有效率(X^2=6.02,P=0.014)、真菌清除率(x。=6.12,P=0.0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24周,观察组的痊愈率、有效率、真菌清除率分别为19.2%、70.7%、66.7%,对照组分别为11.8%、55.3%、50.6%,两组痊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1.90,P=0.168);但观察组有效率(磐=4.69,P=0.030)、真菌清除率(x。=4.90,P=0.0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脉宽Nd:YAG1064nm激光联合电动锉甲治疗中重度甲真菌病的疗效优于单一激光治疗,方便安全。

  • 标签: 甲真菌病 电动锉甲 ND:YAG 1 064 nm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