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原发性肺癌并发肾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对我院有随诊资料的169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组织病理学类型的肺癌并发肾损害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但不同分期的肺癌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不同,与早期患者比较,晚期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蛋白尿或血尿是原发性肺癌并发肾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晚期肺癌患者容易发生肾损害。对原发性肺癌的有效治疗可缓解肾损害的程度。

  • 标签: 肺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同性恋,这是一个人们非常敏感的词。一提到同性恋,人们就会与“心理变态”、“精神不正常”、“性病”、“爱滋病”联系在一起;然而,同性恋者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身边,不可无视他们的存在。

  • 标签: 男性同性恋 人群调查 心理变态 “性病” 同性恋者 爱滋病
  • 简介:目的探讨睾丸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52例睾丸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6天~83岁,平均38.i岁,左侧75例,右侧74例,双侧3例。其中年龄〈20岁者24例,〉60岁者29例,20~60岁者99例;临床表现以睾丸肿块为主122例,伴睾丸坠胀疼痛22例,腹部包块者8例,睾丸透光试验阴性者148例,合并隐睾21例。根据睾丸肿瘤临床分期标准:Ⅰ期115例,Ⅱ期26例,Ⅲ期11例。13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124例,病理明确为精原细胞瘤接受放疗73例,为非精原细胞瘤再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6例;同期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2例,3例淋巴瘤为病理活检取得,淋巴瘤患者转科行化疗或放疗,病理证实而放弃治疗病例3例。结果病理证实精原细胞瘤97例,睾丸淋巴瘤13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1例,成熟畸胎瘤9例,非成熟型畸胎瘤5例,卵黄囊瘤5例,睾丸间质细胞瘤5例,胚胎癌3例,睾丸胚胎型横纹肌肉瘤2例,睾丸网状腺癌1例,睾丸黏液腺癌1例。术后随访13~90个月,失访21例,随访的精原细胞瘤患者i、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5/89)和85.4%(76/89);非精原细胞瘤患者42例,1、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34/42)和54.8%(23/42),随访死亡患者均死于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睾丸肿瘤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和治疗方式均有关,精原细胞瘤预后最佳,混合性生殖细胞瘤预后较好。对精原细胞瘤患者可采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或手术加放疗;非精原细胞瘤宜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等综合治疗。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睾丸肿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睾丸肿瘤 精原细胞瘤 非精原细胞瘤 治疗
  • 简介:患者,男,64岁,因右侧腰部问断性疼痛2年余,突发高热3捌,于2013年5月12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右侧腰部扪及包块,边界不清,有肾区叩击痛阳性。13超示右肾形态失常,肾内积液,合并有混朵密度,可见分隔,右侧输尿管结行。

  • 标签: 囊性肾癌 漏诊分析 入院查体 突发高热 右侧 叩击痛
  • 简介:尿道综合征是妇女特别是已婚妇女常见的临床现象,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尿路刺激症状:尿痛、尿频、尿急,下腹坠胀、尿量减少或滴血,部分患者排尿困难.其发病突然,症状迅速加重,尿常规化验正常,病程长短不一.本院从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治疗尿道综合征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尿道综合征 手术治疗 膀胱镜检查 瓣膜切除术 心理治疗
  • 简介:32例药物性肾损害患者,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10~78岁,用药致发病时间为1h~9年。抗菌药物所致23例(头孢类15例,半合成青霉素3例,氨基甙类1例,喹若酮类3例,克林霉素1例),非甾体药物4例,阿昔洛韦2例,抗结核药物1例,造影剂1例,中药1例。

  • 标签: 药物性肾损害 临床分析 肾脏损害 半合成青霉素 抗结核药物 发病时间
  • 简介:目的通过彩超双肾扫描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双肾不等大,患侧肾较对侧。肾缩小1.5cm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双肾不等大的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3例双肾不等大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感染所致32例(肾结石梗阻返流性肾病16例,慢性肾盂肾炎11例,肾结核5例);缺血性肾病11例(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塞6例,肾动脉狭窄5例);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10例。结论除先天性一侧肾发育不良外,慢性肾盂肾炎特别是伴结石梗阻返流性肾病,仍然是单侧肾萎缩的主要病因,而近年来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塞、肾结核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 标签: 萎缩 肾病 缺血性 病因
  • 简介:一些化妆品中为祛斑和美白而过度添加有机汞,长期使用可引起汞中毒。尤其是以肾病首发的汞中毒性肾病易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5例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的非职业性汞中毒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汞中毒性肾病 临床分析 原发性肾病 非职业性 临床资料 肾病患者
  • 简介:尿瘘是肾移植术后较为常见的外科并发症,但许多移植医生对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引起不良后果.我院自1995年2月至2001年1月共施行肾移植236余例,术后1~7日发生尿瘘19例,发生率8.05%,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肾移植术 尿瘘 临床分析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病例患者王某,女,64岁,以“牙龈出血半月,肉眼血尿1周,加重伴左下腹疼痛1d”为主诉于2014年1月12日入院。自述半月前无名原因出现牙龈出血伴纳差,1周前出现肉眼血尿,并伴有小血块,均未诊治。1d前突发左下腹疼痛难忍,尿色深红,左眼球结膜充血,方至我院就诊。门诊急查尿常规示:蛋白(+),白细胞678.3/μl,红细胞43546.4/μl;血常规示:白细胞12.20×10^9/L,红细胞4.36×10^12/L,血红蛋白130×10^9g/L,中性比79.7%;彩超示:双肾大小形态正常,膀胱内凝血块。患者发病以来无腰腹绞痛,尿急尿痛、低热盗汗等。否认肾脏、血液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既往有冬季抑郁症病史。

  • 标签: 中毒患者 敌鼠钠盐 诊治 膀胱内凝血块 左下腹疼痛 眼球结膜充血
  • 简介:目的探讨氯胺酮性膀胱炎的诊断及其运用麻醉下水扩手术疗法及其药物和膀胱灌注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2011年收治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25±6)岁。从患者的吸毒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其尿动力学检查对该病做出了正确的诊断,治疗上采取了以麻醉状态下膀胱水压扩张为主,并同时使用2%碳酸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针剂进行膀胱灌注,术后继续口服托特罗定缓释片等综合治疗。结果10例(90.9%)术后病理检测均提示膀胱内黏膜慢性炎症性改变。平均随访(8±4)个月,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明显改善,膀胱容量平均(240±60)mL,残余尿量(10±5)mL,最大尿流率(Qmax)(14.5±2.8)mL/s。结论麻醉状态下水扩张能显著地增加膀胱容量,配合膀胱灌注治疗和口服托特罗定缓释片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氯胺酮性膀胱炎。

  • 标签: 氯胺酮 膀胱炎 诊断 治疗 水扩疗法
  • 简介:前列腺是男性重要器官之一,前列腺疾病在美国的发病率相当高。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国城中国传统医学中心自1992年正式开诊十年来,先后诊断和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其中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前列腺疾病共92例。现将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疾病分类、及其中医诊断与治疗报道如下。

  • 标签: 前列腺疾病 临床资料分析 中医诊断 中国传统 医学中心 疾病分类
  • 简介:目的评估高龄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82例高龄肾衰竭患者(高龄组)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基线情况,包括血压、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白蛋白(serumalbumin,Alb);同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56例非高龄患者设为对照组,定期监测2组患者透析阶段一般治疗情况、透析充分性、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血白蛋白(serumalbumin,Alb)、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心功能测定、营养状况等,透析中合并症和治疗阶段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分析高龄透析患者临床治疗特点.通过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分析,总结影响高龄患者透析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高龄组与对照组相比,病因以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为主、整个透析阶段Alb和SGA低于对照组(P<0.05),Kt/V值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中并发症发生率(40.8%)高于对照组(29.3%),死亡原因1年内主要为脑血管意外及心血管疾病,超过1年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血管意外、感染、心血管疾病及严重营养不良,比较不同生存时间(3年以内和超过3年)的临床特征,影响高龄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糖尿病、低血压、透析前SCr水平高,Kt/V值不达标,贫血,营养不良.增加透析频次,联合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组合治疗有助于延长透析存活时间.结论高龄MHD患者营养不良较为普遍,并伴随贫血程度重,心功能差,易感染,从而导致了患者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增加,生存时间减少,通过改善营养、纠正贫血、采取个体化的透析方案,组合治疗,可以减少高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 标签: 高龄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临床
  • 简介:目的了解原发性肺癌患者。肾损害发生的原因及其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出现肾损害的原发性肺癌患者52例,参照Ronco报道的标准判断肺癌患者出现肾损害的原因,以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结果肺癌相关性。肾损害19例,药物性肾损害23例,与肺癌并存的基础病引起的肾损害10例。所有患者中采用化疗23例,放疗17例,手术治疗3例。多数患者肾损害均有不同程度加重。肺癌相关性肾损害患者16例死亡,药物性肾损害患者22例死亡,与肺癌并存的基础病引起的肾损害9例死亡。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原因依次为药物性肾损害、肺癌相关性肾损害和与肺癌并存的基础病引起的肾损害。其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本身。

  • 标签: 肺癌 肾损害 病因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临床特点、合并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院内发生AK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老年人AKI发病率、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1~70岁、71~80岁、80岁以上的患病总人数分别是12、25、19,死亡人数分别是2、6、7,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发AKI的最常见因素是严重感染(48.2%)、大手术及介入治疗(17.9%)、心源性疾病(14.3%)。药物引起的以氨基糖甙类为主。少尿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76.7%)。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仍是肾脏替代治疗(67.5%)。结论老年人AKI以严重感染、大手术、心源性疾病为常见诱因,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青年人高。肾脏替代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损伤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临时静脉内留置导管透析的血管选择、透析效果、并发症、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静脉置管后观察导管血流量、留置时间、尿素清除指数(Kt/V)、再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是留置导管静脉常选静脉。1500例静脉留置导管总体使用良好,透析充分,Kt/V平均1.20±0.35;导管再循环率低为(10.5±2.5)%;留置导管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血流量不足、栓塞、感染、导管脱落等。大多数能通过调整导管位置、导管内溶栓及抗感染等处理改善;5例反复发生栓塞者血纤维蛋白原显著升高;导管尖端位于右心房者与上腔静脉者比较,前者具有更好的血流量、再循环率低[(285±50.5)ml/minVS(205±45.5)ml/mim(8±3.5)%VS(12±4.5)%,(P〈0.05)];导管腔内高浓度肝素与低浓度肝素比较,前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检塞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临时静脉内留置导管透析血流量充分,透析疗效确切。留置导管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流量不足、栓塞、感染等,绝大多数能通过处理矫正。导管尖端位置、导管腔肝素浓度、血液粘度等对导管成活、血流量不足、栓塞有重要影响。

  • 标签: 临时留置导管 血液透析 透析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肾上腺醛固酮瘤手术患者血压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醛固酮瘤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肾穿刺病理、血肌酐及尿素氮与术后持续高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相关影响因素与醛固酮瘤术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14例24h尿微量白蛋白增高者术后持续高血压9例;13例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者术后持续高血压9例。术后持续高血压者共16例,其中15例行肾穿刺活检的患者均显示肾脏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结论术前高血压病史时间长、术前肾脏病理变化与醛固酮瘤术后持续高血压密切相关。尤其应该重视醛固酮瘤患者的肾脏血管并发症。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 高血压 肿瘤 尿蛋白 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