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阶段目标教学联合情景模拟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08月至2023年09月护理实习生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实施情景模拟(对照组)、阶段目标教学联合情景模拟(研究组)。结果:研究组理论及实践考核评分相对较高,对照组整体考核成绩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护理带教工作中,相关带教人员在实施阶段目标教学的同时,通过合理运用情景模拟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对于考核成绩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阶段目标教学 情景模拟 手术室 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运用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ISE)和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对我院2022年6月30日至2023年10月30日间,根据《DSM-IV》标准确诊的362名精神分裂症及123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调研。研究对比了年龄小于35岁、35至50岁以及超过50岁的三个年龄段中,两类患者的自杀风险与护理特点。研究方法:共计485名患者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风险自杀率为2.76%,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为8.94%,两者差异显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评分(3.16±2.01)较双相情感障碍患者(3.67±2.66)低,但护理评分(26.36±14.28)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27.62±14.76)相比无显著差异。对于年龄小于35岁的人来说,两种病患的自我伤害危险度评估并无异同之处。结果:综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较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随年龄增长降低,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则随年龄增长而急剧上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阶段性康复疗法与心理疗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中可行性。方法: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前来就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规则均等划分为2组(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纳阶段性康复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增加心理认知疗法。从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方面展开对两组效用的评估。结果:干预前组间FMA2项评分(上肢、下肢)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证实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组间ADL评分数据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较对照组高,证实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阶段性康复疗法以及心理认知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

  • 标签: 阶段性康复疗法 心理疗法 高血压脑出血 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外伤带蒂皮瓣术后患者中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 2020年3月~2021年3月,选择78例我院手外伤带蒂皮瓣术后患者,选择掷骰子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n=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阶段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差异明显(P

  • 标签: 阶段性康复护理 手外伤 带蒂皮瓣术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注意力训练方法与阶段性系统评估对颅脑损伤后注意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脑损伤后注意障碍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意康复训练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注意力训练方法与阶段性系统评估对颅脑损伤后注意障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注意力训练方法与阶段性系统评估对颅脑损伤后注意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注意力训练 阶段性系统评估 颅脑损伤后注意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阶段延续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患者62例(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随机分为分阶段延续护理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我护理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果: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分阶段延续护理,能提高其动静脉内瘘自护能力,且并发症少,值得借鉴。

  • 标签: 分阶段延续护理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21年12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n=36)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6)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肺功能、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EV1、FVC均较对照组更高,且面罩移位、皮肤破损、胸壁肌肉不适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可纠正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阶段性护理干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肺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中凹位联合止血带分阶段放气的方法,减少放气后对患者心血管的影响。方法:研究自2018年08月-2019年08月,全膝关节置换术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结果:采用中凹位联合止血带分阶段放气的方法,全膝关节头置换术患者放气后1min,3min,5min,15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前明显稳定。结论:中凹位联合止血带分阶段放气,将患者头部抬高20°,可显著增加回心血量,下肢抬高30°,相当于自体输血, 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明显增加,有助于血压的维持,且下肢抬高体位不会降低下肢微循环,同时下肢抬高在增加静脉向心脏回流的基础上,可以减缓血流快速涌向下肢,减轻患者心血管反应,减轻患者痛苦,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 中凹位联合止血带分阶段放气 全膝关节置换术 心血管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目标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2月到2021年6月的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等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阶段目标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以及自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80%);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皆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脑梗死偏瘫 负性情绪 治疗依从性 自理能力 阶段目标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双心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患者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冠心病PCI术患者主要于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接受本次试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双心护理)。观察指标: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理状态、心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22.5%,P<0.05。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组间差异对比后,研究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心功能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心功能组间差异对比后,研究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组间差异对比后,研究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双心护理利于降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及心功能,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冠心病 PCI 阶段性康复训练 双心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是因机体胰腺内消化酶异常激活,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器官,而引起胰腺组织发生出血、水肿甚至是坏死等,引起炎性反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随病情进展可进一步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凶险,并发症较多,易并发胰外器官损伤,心脏亦常常受累。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的发展,SAP早期急性反应阶段的死亡病例已明显减少,后期死亡率增高,因发病后救治不及时,其中心脏功能失代偿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急性胰腺炎主要以传统护理模式干预为主,缺乏阶段性、针对性、完整性,对预防并发症具有局限性。近年来医护一体化阶段性预防护理模式已运用于临床中,其强调护士与医师相互协作、配合,将医护知识、技能互补,并针对患者各个阶段特点展开护理照护,更具针对性。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阶段性预防护理 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