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笔者调查4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所使用的雾化器细菌污染状况,结果显示:雾化器在按厂家说明使用后经清水冲洗由病人自行保管时,使用前、后细菌污染相当严重,使用前细菌总量为62249.55cfu/cm~2,使用后细菌总量达313503.08cfu/cm~2。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条件致病菌的污染率为52.94%;非致病菌占29.41%;致病菌占17.65%。其中使用后的吸嘴部位2例检出白色念珠菌;6例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针对3种标准菌及本实验的2种优势菌采用3种消毒剂作杀菌效果比较,结果强化戊二醛和灭菌王的杀菌率达99.15%以上。实验结果提示要有效地控制院内呼吸道感染,必须重视雾化器的消毒灭菌工作,建立一用一消毒,专人专用,定期监测制度。强化戊二醛消毒效果可靠,低毒安全,价格适中,应作为雾化器的首选消毒剂。

  • 标签: 雾化器 细菌污染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无痛肌肉注射效果。方法:选择肌肉注射患者100例进行分组观察,其中50列患者采用常规肌肉注射和护理干预,文中简称为对照组,剩余50例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联合无痛肌肉注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反应程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痛肌肉注射 心理护理 疼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于突发性耳聋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科接诊突发性耳聋病人7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22%,和对照组80.56%相比更高(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用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疗法,效果显著。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不良反应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价值
  • 简介:目的通过对2003年6月和2007年6月的注射室临床用药情况分别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比,进一步探讨了发生改变的可能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内、外科门诊和部分专科需要肌内/皮下注射用药患者,对注射药物种类、数量进行频数累加,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结果2003年6月共注射各类药品606针次,主要涉及抗生素、神经科营养神经、骨科和风湿科治疗骨质疏松、肿瘤化疗患者升白细胞、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药物;2007年6月计763针次,除上述常用注射药物用量发生改变,药品种类发生一定变化,出现一些新的贵重药物。结论常用抗生素针次减少与应用途径改变和老药逐步被新药替代有关;肿瘤患者就诊量增多,治疗力度可能加大,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药物,医院应根据患者病情、经济能力等多个因素采用更合理的方案用药。

  • 标签: 门诊部 注射室 资料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致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84例行注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未发生注射相关性感染53例为A组,发生注射相关性感染31例为B组。两组患者经注射后,检查血液中空腹血糖和白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注射次数、治疗时间、护士操作经验评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评分等资料。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经注射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t=7.05、12.33,均P<0.01);注射次数显著增多,住院天数显著延长(t=14.10、12.43,均P<0.01);护士操作经验评分显著降低,患者免疫机能评分显著降低(t=11.15、20.87,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护士操作经验(OR=3.84,95%CI:1.64~9.01)、患者注射次数(OR=2.17,95%CI:1.08~4.36)及机体免疫功能评分(OR=3.68,95%CI:1.63~8.27)均是患者经注射致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经注射致相关性感染患者较无感染者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并且注射次数多及机体免疫功能差等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因此规范合理的护理尤为重要。

  • 标签: 危险因素 注射 相关性感染
  • 简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均是由电子计算机断层(CT)与核素示踪原理相结合的技术[1].示踪剂为核素,核素与不同的标记药物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需静脉注射才能通过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进行扫描成像.本研究对2009年1~6月在我院ECT室做骨扫描检查的360例患者分别应用注射器直接静脉注射和连接静脉输液针注射核素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优劣,为探求一种较为快速、安全、有效注射核素的方法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核素示踪 静脉输液针 直接注射 注射器 CT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体位对肌内注射盐酸布桂嗪注射液出现晕厥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40例肌内注射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患者采用卧位注射,对照组120例采用坐位注射,观察两组晕厥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晕厥,而对照组38例患者出现了晕厥,两组晕厥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卧位注射盐酸布桂嗪注射液可减少或避免患者晕厥的发生。

  • 标签: 晕厥 盐酸布桂嗪注射液 体位 肌内注射
  • 简介:摘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呋塞米注射液的含量进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为其含量测定提供定量的检定方法,本方法验证的内容包括系统适用性、线性和范围、精密度、准确度、溶液稳定性

  • 标签: 呋塞米注射液 含量测定 方法验证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臀肌注射后硬结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为寻找简便可行的防治方法,我们根据中医中药“闻香去病,皮肤透入治病,穴位刺激治病”等外治理论,将15%红花醇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效的药物制成防治带,使药物透入,从而达到有效的防治作用。经临床验证,此防治带用于预防硬结形成,有效率99%,治愈率98%。构成:本防治带由腰带和药袋两部分构成。(1)腰带部分:取白布2层,剪裁缝制成长50cm,宽10cm的双层腰带,两端各加两根带子,其带子的长短根据腰围的大小而定。(2)药袋部分:药袋2个,取2层白布和1层橡皮布,缝制成长12.5cm,宽14.5cm的双层药袋,在橡皮布外面用布条缝制成扣带,以悬挂于腰带上。(3)使用方法:将两个药袋套在腰带上,开口朝上,布面在内侧,在内层药袋中置浸有15%红花醇等药液的小纱布块,(以不滴液为准),如做预防用,在外层药袋中置湿热毛巾,其热敷时间每次可达20min。如治疗硬结用,

  • 标签: 臀肌注射 硬结 防治措施 防治作用 活血化瘀
  • 简介:大容量注射液是指容量≥50mL并直接输入静脉的液体灭菌制剂[1]。护士是临床各科室药品保管与使用的直接责任者,护士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临床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质量[2]。临床科室配备适量大容量注射液,可缩短患者给药前的准备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强度[3]。因此病区大容量注射液的合理备用,规范管理,保障临床安全用药都有积极的意义。为提高病区备用大容量注射液的质量管理,降低护患纠纷发生风险,我院于2013年1~3月,通过对护理人员问卷调查和对全院18个病区备用大容量注射液质量管专项检查,了解病区大容量注射液管理现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大容量注射液 管理现状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5%葡萄糖注射液对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112例静脉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干预组66例,患者均使用外周留置针。对照组遵医嘱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加盐酸胺碘酮注射液300mg以30-50ml/h静脉泵入2-3天,干预组在对照组静脉治疗基础上同时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载液冲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20例(43.5%),干预组发生静脉炎14例(21.2%)。结论:静脉泵入胺碘酮注射液的同时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载液冲管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5%葡萄糖注射液 胺碘酮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在患儿肌肉注射中采取不同注射方法对其疼痛感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一年的时间作为研究时间段,即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接受肌肉注射的患儿为320人,利用平分的方法划分对照组(n=160,常规肌肉注射)、实验组(n=160,平行肌肉注射)。最终比较内容为VAS评分。结果 实验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即疼痛感更轻,且1次穿刺成功率与家属满意度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同注射方法 患儿 肌肉注射 疼痛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提高流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价值。 方法: 主要选取我院 2017 年 6 月 15 日到 2018 年 6 月 15 日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 100 例,按照平均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主要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而且差异明显,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通过具体研究,循证护理对提高流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着极高的临床价值,因此应该得到有效的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流动肺结核 治疗依从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伴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尿流动力学检查成为了泌尿外科的常规检查方式之一,能够为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详细的客观依据。尽管该检查方式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但随之而来的尿流动力学导管相关感染也成为了临床不得不面对和重视的问题。以下,本文将针对其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展开深入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尿流动力学 导管感染 感染预防 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参麦注射液是由人参和麦冬经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复方中药注射液,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之功效,其中人参提取物有几十种。由于参麦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原料和生产过程发生的细微变化,均可导致成分体系发生改变,影响参麦注射液质量,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我科于2007年8月23日收治1例注射参麦注射液而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麦注射液 病例分析 人参提取物 现代科学方法 有效成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以及开展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8月-2022年8月80例于我院行 CT 增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患者等分两组(研究组、参照组),分析两组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并对研究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药液外渗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统计相应数据,以此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药液外渗发生率8(20.00%)明显低于参照组22(55.00%),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39(97.50%)明显高于参照组31(77.50%)P<0.05。两组以研究组数据具有优势性。结论 经分析,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期间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有血管选择不当、患者因素、固定不良等,期间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药液外渗发生率,很大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显著的效果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 药液外渗 原因 护理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新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很多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无法在配伍禁忌表中查到,医务人员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加以注意,我们在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与利福平注射液的过程中发现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阿奇霉素注射液 配伍禁忌 利福平 液存 医务人员 禁忌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门诊注射室中,为肌肉注射患儿提供细节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选择门诊注射室接诊的90例患儿,均接受肌肉注射治疗,在摸球法下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常规护理(对照组)与细节护理(观察组),各为45例,检查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门诊注射室中,为肌肉注射患儿提供细节护理的效果好,满意度更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推广。

  • 标签: 门诊 注射室 肌肉注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眼部注射是眼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凉山州发展相对落后,大多数眼部疾病患者对于眼部疾病的治疗方法认识仅限于口服药、静脉输液及滴眼药,对眼部注射相对陌生,临床上进行眼部注射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心理反应及表现[1]。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如何做到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取得患者配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患者 眼部注射 心理护理
  • 简介: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新药越来越多,很多新药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在药物说明书中尚未详细说明,因对新药的了解不全面或使用不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配伍变化和临床反应。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药,在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检索表中查找无左氧氟沙星与丹参无配伍禁忌标识。因不需要做皮肤过敏实验,抗茵谱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丹参冻干注射剂为中成药,有活血通脉作用,常用于冠心病、高血压、

  • 标签: 注射用左氧氟沙星 冻干注射剂 配伍禁忌 丹参 临床反应 中西药注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