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精神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 2017 年 3月 ~2018年 3月间本院收治的精神科患者 9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后比较两组精神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生活质量、依从性、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0.00%显著低于对照组 13.04%,且护理质量评分、 ADL评分 、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精神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术后 2周 对两组 进行焦虑抑郁量表调查, 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经鼻蝶入路的垂体瘤患者中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鼻蝶入路 垂体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 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使用强化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6.67%,高于对照组 80.00%的护理满意度,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X2=8.0863, P=0.0044)。结论: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护理质量提升,并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强化细节管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于 2014年 4月)为研究对象,对该科室内的 40名医护人员以及 32名护理人员实施细节管理。结果 通过对比将细节管理应用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发现,在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医护人员的不满意( X2=7.263, P值< 0.05)、比较满意( X2=6.291, P值< 0.05)以及非常满意( X2=13.725, P值< 0.05)对比差异均显著,并且实施细节护理前的总满意为 67.50%,实施细节护理后的总满意为 97.50%,对比差异显著( X2=8.872, P值< 0.05);通过对比将细节管理应用于患者前后的考核能力结果发现,在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医护人员的考核能力结果出现不及格( X2=4.296, P值< 0.05)、良好( X2=6.629, P值< 0.05)以及优秀( X2=1.752, P值< 0.05)的人数对比差异显著,并且总达标率在实施前后的差异性也较大( X2=3.851, P值< 0.05)。结论 对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静配中心 细节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将 6s管理模式应用到急诊病房护理管理当中,对于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服务意识、改善病人住院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素质起到巨大的作用。方法 在病房中成立 6S管理小组,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6项内容对病房的人、物品及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对护士进行护理指导和培训。对病房实施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并将其评估结果与实施前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施 6S管理模式后急诊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合理利用资源 , 减少浪费 , 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 改善了工作环境 ,提高了医院形象,患者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开展 6S管理模式提升了急诊外科护士的服务理念,促使病房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的显著提高。从而有效地规避了护理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6S管理模式 急诊病房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 ] 介绍某军医大学海上卫勤演习情况,调查 154名参演学员,归纳演习特点,总结演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从演习的各个阶段对我军医学院校卫勤演习提出建议,为更好地开展海军军事卫勤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支撑。

  • 标签: [ ] 海上卫勤演习 海军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 ]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点评分析 ,对不合理的中成药处方进行归类和总结,及时进行公示和整改,促 进我院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 2017年 1月— 2018 年 12月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随机抽取 200张,从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等方面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2017-2018 年两年共计点评中成药处方 4800 张 ,其中 不合理处方为 346 张,占点评处方数的 7.21 %。 结论: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 北京市卫计委关于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的通知的发布,促使我院加大中成药的处方点评力度,加强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促进我院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 标签: [ ] 中成药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中药膏方的具体制备工艺,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 2016年开始到 2018年的膏方制备工艺中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其中一种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探究。 结果 随着中药膏方制备工艺的不断成熟,三年来所制备的膏方量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高,而且制备效率有显著的提高;采用健脾养胃膏对选取的43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常规化学药治疗的 43例对照组患者相比,健脾养胃膏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药膏方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随着中药膏方制备工艺的不断成熟,中药膏方制备的效率不断提高,不过,膏方制备过程中的工艺直接决定了中药膏方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的制备工艺进行制备,保证膏方的质量安全;未来,中药膏方将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标签: 中药膏方 制备工艺 膏方类型 健脾养胃膏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 , 我国肥胖人口不断增加 ,肥胖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到肥胖患者的预期寿命及生活质量。   在进行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当中,减重代谢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而且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肥胖病人本身往往会合并其他类型的相关疾病,而且患者经历手术之后自身身体代谢状况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由此,减重手术常规的普外科手术对比,需要针对整个患者的围术期进行更加精心的准备以及全面、系统的评估,而且要求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管理 [1]。在进行减重手术前必须要经过多学科团队进行准确的评估,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手术后早期以及中远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严格要求患者的术后管理 [2]。除此之外,规范化的终身随访对于保证手术治疗的整体安全性以及效果也尤为关键。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代谢 代谢外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级护理管理对提高 ICU住院区患者护理质量。 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在2018年 6月— 2018年 10月这段期间入住我院并进行护理恢复的 64例患者。将进行本次研究的患者自由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 32例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的 32例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干预方法。经过两种护理方法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32例患者经过分级护理管理干预后在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2例患者, P< 0.05。 结论:分级护理管理对提高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ICU 护理质量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分级护理管理应用于 ICU患者的护理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我院选取了时间段从 2014年 7月到 2015年 9月的 54例 ICU患者,将所有的 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分级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 ICU监护时间、患者的出院时间、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 ICU监护时间、患者的出院时间对照组相比有了明显的缩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也相对较高;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也明显的提高。以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了分级护理,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使得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的恢复时间也明显得到改善,较常规的护理方法更加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ICU患者 护理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不良事件发生上报情况差异性。方法:随机选取 1500例次住院患者展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问卷调查,同时收集医护维度的事件上报数据结合分析,对比不良事件的发生上报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在本次 1493份有效问卷当中,发生有 1次及以上不良事件患者共 147人,各类不良事件总例数 156次,发生率为 10.45%。调查显示本次实际上报率占 59.62%( 93/156)。内、外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未见显著性差异,外科患者的不良事件上报率显著高于内科患者( P<0.05)。外科患者发生皮肤的不良反应,输液反应,院内感染,插管事件,用药剂量、方法错误的事件发生率相比内科患者显著更高,内科系统收治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较高。结论:对于当前医务工作者的自身认识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上报处理流程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外科应当关注围手术期治疗的各项医护工作,在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应当关注药品的用法配伍方法,把握好各药物的使用指征。

  • 标签: 医疗不良事件 上报情况 差异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院外延续管理对癌痛病人疼痛控制的影响研究。方法 参加病例研究者均为 2016 年 7月 -2017 年 7月 已出院的肿瘤科癌痛病人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室中施以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月内在本院收治的 10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50例患者),传统护理组施以传统的临床护理方式,细节护理组则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实施护理后,对患者的相关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总体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据分析,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细节护理组患者在相关切口感染发生率上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传统护理组( 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术治疗的患者施以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相关切口感染发生率并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在防治医院感染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医院感染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护理标识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探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应用护理标识。结果: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12% ,观察组 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90% ,观察组 9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降低护理风险,提升病患满意度,效果确切。

  • 标签: 护理标识 护理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飞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不断的突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实现对研究生进行科学、规范和信息化的教育管理

  • 标签: 研究生 教育管理 信息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对肾结石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 SWOT 分析法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到 2018 年 1 月来我院接受肾结石治疗的患者 100 例,按照随机分化表的划分,将 100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50 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 SWOT 分析法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分析患者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选择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 SWOT 分析法介入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SWOT 分析法在肾结石护理管理过程中有着突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SWOT 分析法 肾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向导的护理管理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6年 1月 1日到 2018年 12月 31日,共纳入研究对象 126例,均为肺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向导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 DT评分、 GCQ评分差异不显著, P> 0.05;经护理,观察组 DT评分( 3.02±0.67)分低于( 5.62±0.72)分, GCQ评分( 80.65±6.9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48.97±7.02)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护理前 QOL评分差异不显著, P> 0.05;经护理,观察组 QOL评分( 49.64±6.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36.48±5.8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护理前 SPB评分差异不显著, P> 0.05;护理后,观察组 SP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 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 79.37%,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以问题为向导的护理管理可减轻患者心理痛苦,提高其舒适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问题为向导 护理管理 肺癌 放射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三二〇一医院 陕西汉中市 邮编: 723000 【摘要】目的:将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白血病 PICC置管患者中,总结护理措施并探究其对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10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白血病患者 82 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采纳护理层级管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 结果:就 PICC 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 4.88% ,显著低于参照组的 26.83% ;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为 97.56% ,显著高于参照组的 75.61% , 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白血病 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层级管理 白血病 PICC置管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