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射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69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心电图、X线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者有48例,阴性有21例。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金标准,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9.2%、76.2%、78.3%;X线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8%、95.2%、94.2%。两种检查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诊断中,与心电图相比,X线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能够在早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放射技术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进行尘肺诊断时应用放射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我院2016年3月

  • 标签: 放射技术 尘肺 CT X线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梗阻中DR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就诊我院的78例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DR技术进行诊断,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其准确率。结果本组研究对象78例患儿中,采用DR检查确诊75例,比较病理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6.15%。结论采用DR检查技术对小儿肠梗阻进行诊断,可获得较高的准确率,且无痛苦,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肠梗阻 DR技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到本院实施产前检查的孕妇,时间范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共纳入病例数为362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620例孕妇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产前超声检查资料,统计超声诊断准确率及胎儿畸形发生率。结果本组3620例孕妇中,产前超声检查显示存在出生缺陷84例,产后临床诊断显示存在出生缺陷9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5%(84/96);其中,六大畸形诊断符合率为100%(32/32),其他畸形诊断符合率为81.3%(52/64),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实施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胎儿畸形,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标签: 出生缺陷 产前诊断 超声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R检查技术在小儿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XIOM机型,对130例患者进行DR检查。分别拍摄少儿患者仰卧、常规站立时的前后位片。在拍摄的过程中结合患儿自身的情况及时的进行拍摄调节,将获取的影像资料交由2名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知,采用DR技术进行检查,共成功检查出124名患儿患有小儿急性肠梗阻。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知,DR检查技术的准确率为95.38%(P<0.05)。结论DR检查技术在小儿急性肠梗阻中的检测中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 标签: DR检查技术 小儿急性肠梗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断层超声影像技术(TomographicUltrasoundImaging)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断层超声影像技术检查发现脉络丛囊肿的胎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二维检查,然后对胎儿颅脑实施三维容积检查从而最终得到容积数据再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断层超声影像对胎儿脉络丛囊肿的诊断情况发现,检测出脉络丛囊肿的50例胎儿中单侧囊肿和双侧囊肿的例数分别是32例和18例。与胎儿颅脑MRI诊断相比较,使用断层超声成像诊断的正确率高达100.00%,并且与MRI诊断的正确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胎儿颅脑实施断层超声影像技术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断层超声影像技术 胎儿 脉络丛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气囊助产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2月间该院拟行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气囊助产)和对照组(100例,常规)。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产程缩短,顺产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助产术的应用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囊助产术 自然分娩 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在肾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检查技术。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检查,而研究组给予MRI动态增强检查,比较两组体检者诊断情况,分析MRI检查技术。结果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与误诊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富血供肾癌增强扫描CEI变化明显,但各期比较,差异不显著;少血供肾癌皮质晚期增强变化高于其他期,差异显著(P<0.05);少血供肾癌的CNR明显高于富血供肾癌,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肾癌诊断中应用MRI动态增强扫描,提高了检出率、降低了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MRI动态增强 肾癌 诊断价值 检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78例疑似支气管、气管异物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所采取的诊断方法不同分为运用螺旋CT诊断的观察组与采取X线诊断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异物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异物征象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位诊断中螺旋CT明显比X线诊断更具优势,能准确定位异物大小、位置、形态、病变情况等,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指导。

  • 标签: 放射影像技术气管 支气管异物 诊断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疾病患者采用数字放射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在治疗后证实为单纯胸部创伤疾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在治疗前采用常规模拟放射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治疗前采用数字放射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诊断检查操作时间、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诊断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5.1%,高于对照组的61.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部创伤疾病患者采用数字放射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在减少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同时缩短检查所需时间。

  • 标签: 胸部创伤 数字放射技术 诊断
  • 简介:摘要通过走访市、县、区三级医院,对各医院的护理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四个大的方面分层阐述了护士的价值,提出了护士在国民生活中所发挥的难于用数字计算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作用。

  • 标签: 护士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头颈CTA检查过程中检查技术科学应用。方法对180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PhilipsHelical64排螺旋CT行头颈部血管增强扫描,用VR、MIP、MPR以及AVA后处理技术处理,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检查效果,分析扫描技术,推导出更加科学的检查技术方案。结果检查成功176例,其中正常64例,血管变异24例,动脉瘤20例,动脉闭塞19例,动脉狭窄39例,动静脉畸形2例,Moyamoya病8例。结论64排螺旋CT的头颈部CTA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能够对头颈部血管的解剖、变异、狭窄准确显示并诊断,其检查技术科学应用对检查的成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头颈部血管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针穿刺技术用于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疑似为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分别予以超声诊断检查以及细针穿刺技术检查,以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结果8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经过病理学诊断确诊为乳腺癌患者53例(61.63%),应用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84.91%,应用细针穿刺技术检查的准确率为9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5.47%、84.85%,应用细针穿刺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34%、9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针穿刺技术用于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细针穿刺技术 超声检查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5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前分别行普通X线平片及多排螺旋CT重建进行诊断,比较二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57踝关节骨折患者,诊断后,多排螺旋CT扫描共显示各类型骨折57例,而常规普通X线平片仅仅显示51例,多排螺旋CT重建诊断符合率为100%,普通X线片仅为89.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能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显示踝关节骨折情况,对临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螺旋CT 踝关节骨折 X线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CT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标准剂量(120kV,350mA)CT扫描,一组为低剂量CT扫描。结果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及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1~5分)、图像噪声(1~3分)及诊断可信度(1~3分)等。结论泌尿系结石诊断可使用低剂量CT扫描,不但能满足诊断要求,而且也可以减少患者的放射辐射剂量,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剂量CT技术 泌尿系结石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胸部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运用容积再现技术(VRT)及多层面重组(MPR)、曲面重建技术(CPR)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及数量,统计胸部DR片发现肋骨骨折数量及部分布,判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优缺点。结果胸部DR片诊断了69例(83.1%)共计197条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发现了胸部DR平片漏诊的14例(16.9%)共计29条肋骨骨折,发现DR片未发现的其它骨折5例。结论运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均优于胸部DR平片,能够准确、多角度显示肋骨骨折情况,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胸部DR 肋骨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病理科的200份石腊切片进行检查和检查过程中改进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技术改进后的切片染色效果,优于技术改进前的切片,且骨组织、胃镜活检、脂肪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成功合格的HE切片利于病理的准确诊断,提高HE染色技术,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以确保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肺恶性肿瘤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肺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两种方法检查,即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低剂量CT扫描定性诊断肺癌、肺转移癌及肉芽肿性病变的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CT扫描组织分型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CT扫描病理分期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基础检查肺恶性肿瘤与常规剂量CT扫描结果相近,而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安全性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剂量CT扫描 常规剂量CT扫描 肺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对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使用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观测结直肠息肉样病变情况,同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来分析患者是非肿瘤性息肉或者结直肠肿瘤性的情况。结果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通过对不同大小息肉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特异度方面来诊断息肉的病变情况,诊断的准确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能有效地辨别患者是否存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情况,有利于患者接受及时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 结直肠息肉样病变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