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助产技术应用于自然分娩的价值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气囊助产技术应用于自然分娩的价值观察

李莎

李莎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总结气囊助产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2月间该院拟行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气囊助产)和对照组(100例,常规)。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产程缩短,顺产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助产术的应用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囊助产术;自然分娩;助产

【中图分类号】R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080-01

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等社会性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增加,虽然剖宫产术在妊娠期并发症的救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却使得住院成本加大,并且没有使得新生儿缺氧的状况明显改善。因此,适当减少剖宫产率,让自然分娩率及相关并发症减少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本文作者通过对本院200例拟行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气囊助产方面的分析研究,证实气囊助产在可以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把2016—2017年在本院拟行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52±3.52)岁;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38±3.5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排除高危妊娠后,将孕妇随机分为气囊助产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助产方式进行;观察组采用气囊助产,具体方法为:采用每例孕妇在自然分娩前后均需专科医生进行细致严密的观察。气囊助产组产妇予以气囊技术助产:产妇宫口扩张至3~4cm时送入产房,连接TG以及PCEA,再排空膀胱,使患者处于膀胱截石位并常规消毒铺巾,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步骤,扩张阴道上段1~2次,气囊直径大约6cm,持续时间5min,扩张阴道下段1~2次,将气囊直径扩大到6cm,保持5min,随时严密观察产妇宫缩的状况,并且根据宫缩状况作出即时改变。

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产妇满意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采集,总分100分,以60分为阈值,超过即判定为满意,反之则为不满意。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相比较,观察组(9.83±0.80)显著低于对照组(12.03±1.05),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相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达到100%,剖宫产率为0,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达到64%,剖宫产率达到36%,差异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就产后新生儿表现来看,观察组轻度窒息的有1例,而对照组轻度窒息的有3例;结合产妇满意度来看,观察组满意的有96例,不满意的有4例,而对照组满意的有65例,不满意的有35例;总满意度可见,观察组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

3.讨论

根据现阶段的研究理论,自然分娩是孕妇骨盆发育正常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孕妇身体状况以及胎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安全系数较高的前提下,人工不加介入的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分娩方式并发症少,把损伤降到最低,产妇的身体也能迅速恢复。也使得婴儿的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可以较好的发育,抵抗力一定程度上增强。自然分娩是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娩的触发与宫颈的成熟具有密切的即时性联系[2]。因此,宫口扩张离不开充分的宫颈的成熟,这也会影响到临产时间、产程时间等相关问题。基于这样的现状,气囊仿生助产技术随即进入医务工作者的视野,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为产妇助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气囊助产是一种临床新型助产技术,其优势体现在能显著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减少母婴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并能协助解决产科领域内诸多疑难棘手问题。通过对自然分娩产妇使用气囊助产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气囊仿生助产技术能有效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和产后并发症的的发生率,也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此外在危卫萍,黄丹丹等人的研究中显示,气囊助产通过缩短产程,可促进分娩过程平安顺利,加上产妇体力消耗减少,发生并发症较少,故产后精力充沛,体力恢复迅速,内分泌活动协调,食欲良好,初乳分泌早而且乳量充足,确保了早期有效母乳喂养,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这些都证明了气囊助产技术的应用前景良好,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值得信赖,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而且该技术属于物理性助产,也较为符合自然分娩规律,其通过虚拟胎儿胎头下降以扩张软产道,利用对软产道扩张以及子宫-阴道反射作用,形成对子宫颈和阴道的牵拉作用,从而使得子宫体受体将冲动传感至下丘脑,进而促进内源性缩宫素和前列腺素的生成、释放,为产妇提供助力[3];同时气囊助产技术的使用还可以使得产妇直肠承受压力,此种压力能促使孕妇产生便意,从而减少阻力,为产妇生产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气囊助产技术在产妇自然分娩中拥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应用满意度高,反馈效果良好。既提高了分娩质量,又使得住院率降低,产后并发症显著减少,适合大范围的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雪梅.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52-53.

[2]危卫萍,黄丹丹,曾玉丹,等.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6(5):37-38.

[3]潘陈广.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41(17):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