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接诊的120例静脉输液患者,运用摸球法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疼痛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穿刺疼痛评分、心理状况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输液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穿刺疼痛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输液的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个性化输液护理 静脉输液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内选取60例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30例,给予人性化输液护理,另一组为参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人性化输液 静脉输液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安全宣教对提高输液室患者安全输液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2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19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宣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静脉炎、针头滑脱、空气栓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调查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强化安全宣教 输液室 小儿 安全输液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静脉输液护理中个性化输液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0月在我院使用PICC静脉输液的患者58例纳入研究范围,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划分组别,29例/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服务,就两组的穿刺置管相关指标和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服务效果显著,不但能减少穿刺置管过程中的痛苦,还能降低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建议临床采纳。

  • 标签: PICC 静脉输液 个性化输液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门诊输液大厅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门诊输液大厅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然后采取常规护理。再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门诊输液大厅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实验组,分析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然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大厅患者中认真分析护理风险,然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很好的减少患者静脉输液中的风险,提升输液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输液大厅 静脉输液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在X线应用基础上对骨髓炎的CT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提高骨髓炎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13例骨髓炎患者所患疾病病理的分析和临床资料,得出其影像学特点。结果全部比例经问诊、病理活检确定患骨髓炎后,分析了其软组织、骨质等的CT特点改变。结论骨髓炎不具有明确的CT特征,临床需结合其它资料进行确诊。

  • 标签: 骨髓炎 CT 骨髓腔消失
  • 简介:人常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陕西省石泉县一男子患白血病,需要移植骨髓,只有小女儿配型成功,他一再拒绝,不愿让8岁的女儿冒险,但女儿罗曼琳表现得异常坚强,她一定要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爸爸。

  • 标签: 骨髓 女孩 女儿 白血病 石泉县 陕西省
  • 简介:摘要分析2019年10月以来收治的2例颅底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剧烈头痛,颅底MRI均表现为沿组织间隙蔓延的异常信号影。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和抗炎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的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了炎症性病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转移癌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经磁共振、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活检明确诊断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腰痛32例,胸痛10例,四肢疼痛6例,贫血50例。找到原发灶50例,不明病灶6例。结论骨髓转移癌常伴有胸腰部位疼痛、贫血。骨髓转移癌最常见的原发病灶是肺癌、胃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对骨痛、贫血的患者常规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活检可早期发现骨髓转移,有助于及时诊断及治疗。

  • 标签: 骨髓转移癌 骨痛 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现代血液病临床诊断常需要将形态学、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相结合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骨髓活检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一下涂片的不足。如骨髓纤维化和骨髓坏死,在骨髓涂片中是空缺,只有在活检中才能得到明确诊断。骨髓活检切片中可观察各细胞形态和分类,骨髓增生程度,血细胞、脂肪细胞、骨小梁、血管构成与结缔组织基质问的解剖关系,了解骨髓组织病理学全貌,

  • 标签: 骨髓活组织检查术 实践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多年以来即已注意到某些白血病在“着火之前已冒烟多时”。还发现一些不明原因的贫血,对常规的补血治疗无反应,并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然而,直至法、美、英三国(FAB)协作组(表1)国际分类标准的推出,血液学家们才开始正式诊断此综合征,并认识到其较为常见。

  • 标签: 多发性骨髓肿瘤 恶性疾病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分子 血清 尿 肾衰竭
  • 简介:反应停是作用明确的治疗手段;无致畸作用的反应停类似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应用强度降低的预处理意味着目前同种异基因干细胞移植也是可用于老年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对RANKL—OPG系统骨髓瘤骨病中作用的理解使治疗干预具有了新的靶点。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反应停 治疗手段 OPG 骨病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 简介:<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祖细胞水平损伤而产生的克隆性疾病,常同时或先后累及红细胞、白细胞及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引起周围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部分MDS患者可逐渐进展为急性白血病,故又称之为白血病前期。但是,近年临床发展,一半

  • 标签: 克隆性疾病 白血病前期 巨核细胞系 骨髓增生 病态造血 急性白血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