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小文,男,中国科学院院士。1947年3月生于四川省自贡市,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1年、1985年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先后获地理学硕士、博士,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1985年2月至1986年12月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作博士后研究工作。1986年底自美国回国工作,受聘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198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图象处理研究室副主任、代主任;1989年兼任美国波士顿

  • 标签: 遥感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遥感应用 工程硕士学位 回国工作
  • 简介:《张马丁的第八天》采用了二元对立的情节模式,这种模式的背后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碰撞与扭结,反映了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东西方文化选择中的焦虑。小说在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人类的寓言,在张马丁与张王氏的身上,能够清晰的透视到世间的荒诞与人类苦难绝望的生存困境。

  • 标签: 情节模式 文化扭结 生存困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晬光的文学思想与他的实学思想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晬光对朝鲜文坛的学风,散文与诗歌创作的不平衡状态,文与质的关系,名与实的关系以及文学批评的妄论之风等各种不良现象的揭示与批判,正是他实学思想的体现。

  • 标签: 李晬光 文学思想 实学思想
  • 简介:论文以宋、明之间湖南汝城地方儒学崇教传统为背景,以《大乐律吕元声》一书的撰著经过为线索,探讨范辂、范永銮叔侄与福建籍教谕文利的友好交往。同时对于民国《汝城县志》和近年新出《湘人著述表》所载《律吕元声考注》作者及《序》作者的异说,试作考辨。

  • 标签: 《大乐律吕元声》 民国《汝城县志》 范辂 李文利 杨慎
  • 简介:小文教授对于遥感有着最简洁的解释:"遥远的感知"。遥感就是从卫星上远远地给地球"拍照",得到数据后,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制作成遥感图像,"提取"大量有用的地

  • 标签:
  • 简介:每天,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二楼的一个房间,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总在办公室看文献、改文章,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对前来请教问题、咨询事情的学生、同事,他也总是耐心地解答,和蔼谦逊、淡定自然。这位老人,就是通信学院的乐民院士。办公室、家,两点一线,年逾七旬,仍然重复着简单的生活。一路走来,他的步伐是那样安静,他的神态是那样淡泊,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电子科技大学 大学教授 平淡 办公室 学院
  • 简介:文章对中国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与朝鲜高丽时期“海左七贤”的代表人物进行诗歌比较研究。他们所处时代背景极其相似,其诗歌中都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但是其中的归隐又有细微的差别:嵇康和阮籍的隐逸更多的是受魏晋玄学的影响,仁老的隐逸诗中有佛、道的双重影响,而林椿诗中的隐逸则更多的表现出禅意。

  • 标签: 竹林七贤 海左七贤 诗歌 隐逸 情怀
  • 简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已经以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标志,载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史册。全国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大教师正在认真学习全会文件,把握全会精神。为配合当前的学习,本刊记者就学习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君如。

  • 标签: 中共中央党校 六中全会精神 李君如 副校长 学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简介:以《卖油郎独占花魁》为代表的明代拟话本小说在人物选择、情节发展以及语言描写上较之同题材的唐传奇和清代拟话本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人物刻画贴近市井生活和民众心理;故事情节具有真实性并符合读者期待;市井俗言俗语的穿插更反映了市民阶层最真实的思想意识与生活状态,从而在世俗情态的描写中表现出独特的市井化倾向。

  • 标签: 《卖油郎独占花魁》 明代拟话本 市井化 通俗性
  • 简介:在本科生眼中,他是个幽默风趣、学识渊博、开朗豁达的老师;在研究生眼中,他是个治学严谨、鼓励创新、真理至上的导师;在同事们眼中,他是个爱岗敬业、为人正直、宽容大度的朋友……

  • 标签: 教学名师 高等学校 北京市 大学教授 获得者 丹青
  • 简介:又到了要面临就业的日子,年复一年,在这个梦想周期性遭遇现实的季节,对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而言,在精神上和身体上准备好奔赴新生活,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

  • 标签: 生活 大学生 求职 职场 作者 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