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沙门菌是一种肠道致病菌,通过污染食物、饮用水经口感染进入消化道而致病,常引起局部范围内流行.为了解绍兴市区沙门菌的流行特点及耐药状况,我们于1997年2月至2002年12月从沙门菌感染患者的血液、粪便标本中分离到752株沙门菌,同时对15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流行特点 绍兴市区 沙门菌 耐药性分析 肠道致病菌 经口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耐药预防以及合理使用。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感染监测情况。结果耐药的产生,医院是重要环节,监测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人数已占到住院感染患者的一定比例,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71.6%,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51.4%、29.59%。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率和泛耐药率达到31.7%。结论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引发了许多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抗菌药物的耐药,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关键。

  • 标签: 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动态调查湖北地区肠杆菌属细菌的耐药变迁趋势,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NET5.3软件对1767株肠杆菌属细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菌株分离自湖北地区17所三级医院2003--2006年成人患者各类临床标本。结果4年中湖北地区肠杆菌属细菌对2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上升与下降的幅度不大,基本持平。肠杆菌属细菌除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保持100%敏感率,对头孢吡肟(23%~31%)和阿米卡星(30%~37%)耐药率稍低以外,对其余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结论湖北地区肠杆菌属细菌的耐药已非常严重,应坚持细菌耐药的动态监测与公示,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与流行。

  • 标签: 肠杆菌属细菌 耐药性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主要病原菌的流行病分布和耐药模式,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合理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元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1793株病原菌耐药。结果共分离出179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细菌642株,占35.81%,革兰氏阴性细菌1151株,占64.19%。结论分离出的病原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征,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得润颗粒》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肺得润颗粒》是我所根据已列为吉林省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氏浸膏》,与所属门诊部历代名老中医积累的治疗肺结核临床经验和疗效显著的方药为基础,经现代药理实验研制的治疗肺结核药品。该方由百部、红景天、白芨、夏枯草、黄芩等10味中药材组成,按平氏传统制膏工艺制成颗粒剂。日服三次,每次常规口服量5g,15天为一个观察期,获效者可连续服用,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上述病例停止用药一年后,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疗效判定,痊愈41例占65.07%,显效10例占15.87%,有效5例占7.93%,总效率88.87%。结论临床观察表明《肺得润颗粒》可明显改善肺结核患者因长期服用抗痨西药对肝、肾、脾、胃等脏器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拮抗化疗毒副作用,恢复气血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强力的杀灭结核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等作用。

  • 标签: 肺得润颗粒 耐药性气阴耗伤型肺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病菌群的分布以及耐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这3年间泌尿科尿培养分离出700株病原菌的菌群分布以及耐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0株尿培养病原菌总共有12种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有569株,占81.3%,革兰阳性菌有88株,占12.6%,真菌有43株,占6.1%;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一共418株,占59.7%。结论临床医师了解与掌握尿路感染的菌群分布以及耐药情况,可以促进临床医师对于有利于抗生素使用正确指导,有助于遏制耐药菌的增长。

  • 标签: 尿培养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细菌的耐药监测。方法:选择 2411株致病菌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物标本临床检验结果并统计细菌的药敏检测结果。结果: 2411株致病菌中有 683例革兰氏阳性菌,占比 28.32%;革兰氏阴性菌 1510例占比 62.63%。其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比较多分别为 478株和 251株。在对细菌耐药监测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G和氨苄西林的敏感性为 100%,耐药率分别为 93%和 89%左右,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G和氨苄西林的敏感性为 100%,耐药分别为 91%和 89%。结论:在进行微生物临床检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注重对细菌耐药的监测,随时了解细菌的变化情况,确保能够为临床治疗和用药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微生物临床检验 细菌耐药性 监测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2012年6月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肠杆菌科细菌5538株,标本来源前3位依次为:尿液(35.63%,1973株),呼吸道(32.38%,1793株),伤口分泌物、引流液及脓液(10.88%,603株);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9.41%,2736株)、肺炎克雷伯菌(25.30%,1401株)、阴沟肠杆菌(6.37%,353株)、奇异变形杆菌(4.24%,235株)和沙门菌属(4.17%,231株)。绝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10%。痰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血和尿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均P〈0.05)。结论该院肠杆菌科细菌主要分离自尿和呼吸道标本;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碳青霉烯类药物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抗菌药物,但已出现碳青霉烯耐药株,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类药 医院感染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变形杆菌的耐药.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环丙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66.7%、41.7%、25.0%、8.3%;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替卡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临床分离变形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敏感性高,氨苄西林、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

  • 标签: 变形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7月200例神经内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耐药进行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检测的19种药物中,耐药率超过50%的达13种(68.42%),耐药率最高为氨苄西林/舒巴坦(98.00%),其次为复方新诺明(95.00%)和替卡西林(79.00%),耐药率最低为多粘菌素E(8.00%)。结论神经内科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形势严峻,应针对药敏结果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其发生。

  • 标签: 神经内科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尿液细菌培养,来监测分析尿路感染患者常见的致病菌分布状况,并对其耐药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32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尿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获得阳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尿标本中共分离细菌340株,其中220株革兰氏阴性菌(64.70%),105株革兰氏阳性菌(30.88%),15株真菌(4.41%)。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总数中以革兰氏菌阴性菌为主。泌尿系统感染治疗应根据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必须遵守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和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抗生素
  • 简介:目的:掌握我院患者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证据。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5年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1年~2005年我院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全年分离细菌总数的59.46%~69.75%;革兰阳性球菌占30.25%~40.54%。居革兰阴性杆菌前3位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金葡菌为主要致病菌。2004年-2005年我院分离的真菌菌株数分别占全年病原菌总分离数的15.13%~18.78%,真菌主要为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为多,占真菌总数的63%左右。结论:临床科室在住院患者开始抗菌治疗以前,应规范收集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及病理、生理特点来综合分析,选择针对性强、抗菌作用优越的抗菌药物,以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肠球菌在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得出结论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但已有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出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防止万古霉素的过度使用,预防VRE的产生。

  • 标签: 肠球菌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但肿瘤会对药物产生耐药,影响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分子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基因突变、调节肿瘤相关靶基因及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等影响肿瘤耐药的形成。微小RNA(miRNA)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广泛作用。本文阐述microRNA在调控肿瘤耐药基因的调控机理和在消除肿瘤耐药的医学应用。

  • 标签: 微小RNA 肿瘤 耐药性 基因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