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与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的100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实验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照组,两组之间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相对于单纯的胬肉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治疗后病情复发情况较少,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复发性翼状胬肉
  • 简介:目的比较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翼状胬肉69例(74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3例(36眼)作单纯手术切除,并在术中、术后应用0.2mg/ml丝裂霉素C;B组36例(38眼)在胬肉切除的基础上行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按Prabhasawat提出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复发率、视力及角膜散光度.结果A组36眼中31眼获得临床治愈,治愈率为86.11%,复发率为13.89%.B组35眼中33眼获得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4.74%,复发率为5.26%;两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方面,B组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屏障功能,利用该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在减轻角膜散光,提高视力方面也优于手术联合丝裂霉素.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疗效观察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角膜散光度 单纯手术切除 临床治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CBT)和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重建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CBT(96例)和PBSCT(28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第1、3、6、9、12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并根据是否发生cGVHD进行分组,探究两种移植类型的免疫细胞重建与cGVH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UCBT组移植后1年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PBSCT组[9.38%(95%CI 3.35%~15.02%)对28.57%(95%CI 9.72%~43.50%),P=0.008];UCBT组移植后2年cGVHD、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均低于PBSCT组[15.60%(95%CI 9.20%~23.60%)对32.10%(95%CI 15.80%~49.70%),P=0.047;10.40%(95%CI 5.30%~17.50%)对28.60%(95%CI 13.30%~46.00%),P=0.014]。②UCBT组CD4+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均高于PBSCT组[59.00(36.70~89.65)×107/L对31.40(18.10~44.00)×107/L,P<0.001;71.30(49.60~101.45)×107/L对41.60(25.82~56.27)×107/L,P<0.001;83.00(50.17~121.55)×107/L对44.85(31.62~62.10)×107/L,P<0.001],CD4+T细胞比例始终高于PBSCT组(P<0.05)。PBSC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1个月高于UCBT组[0.70(0.30~1.70)×107/L对0.10(0~0.30)×107/L,P<0.001;0.45%(0.30%~2.20%)对0.20%(0.10%~0.40%),P=0.002];UCB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9、12个月高于PBSCT组[53.80(28.00~103.20)×107/L对23.35(5.07~35.00)×107/L,P<0.001;21.45%(11.80%~30.45%)对9.00%(3.08%~16.73%),P<0.001。66.70(36.97~98.72)×107/L对20.85(7.72~39.40)×107/L,P<0.001;22.20%(14.93%~29.68)%对8.75%(5.80%~18.93%),P<0.001]。UCBT组调节性B细胞(Breg)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6、9和12个月高于PBSCT组[1.23(0.38~3.52)×107/L对0.05(0~0.84)×107/L,P<0.001;5.35%(1.90%~12.20%)对1.45%(0%~7.78%),P=0.002。2.25(1.07~6.71)×107/L对0.12(0~0.77)×107/L,P<0.001;6.25%(2.00%~12.33%)对0.80%(0%~5.25%),P<0.001。3.69(0.83~8.66)×107/L对0.46(0~0.93)×107/L,P<0.001;6.15%(1.63%~11.75%)对1.40%(0.18%~5.85%),P<0.001]。③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12个月均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P=0.043);非cGVHD组的B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6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49)。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reg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06,P=0.028,P=0.050);非cGVHD组的Breg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9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④PBSC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和Breg细胞绝对数和比例与中重度c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免疫细胞重建过程中,UCBT组的Breg细胞高于PBSCT组,并且两种移植类型的非cGVHD组的Breg细胞始终较中重度cGVHD组高,表明Breg细胞能够降低cGVHD的发生,揭示了UCBT组cGVHD发生率较低的可能原因。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CBT)和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重建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CBT(96例)和PBSCT(28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第1、3、6、9、12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并根据是否发生cGVHD进行分组,探究两种移植类型的免疫细胞重建与cGVH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UCBT组移植后1年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PBSCT组[9.38%(95%CI 3.35%~15.02%)对28.57%(95%CI 9.72%~43.50%),P=0.008];UCBT组移植后2年cGVHD、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均低于PBSCT组[15.60%(95%CI 9.20%~23.60%)对32.10%(95%CI 15.80%~49.70%),P=0.047;10.40%(95%CI 5.30%~17.50%)对28.60%(95%CI 13.30%~46.00%),P=0.014]。②UCBT组CD4+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均高于PBSCT组[59.00(36.70~89.65)×107/L对31.40(18.10~44.00)×107/L,P<0.001;71.30(49.60~101.45)×107/L对41.60(25.82~56.27)×107/L,P<0.001;83.00(50.17~121.55)×107/L对44.85(31.62~62.10)×107/L,P<0.001],CD4+T细胞比例始终高于PBSCT组(P<0.05)。PBSC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1个月高于UCBT组[0.70(0.30~1.70)×107/L对0.10(0~0.30)×107/L,P<0.001;0.45%(0.30%~2.20%)对0.20%(0.10%~0.40%),P=0.002];UCB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9、12个月高于PBSCT组[53.80(28.00~103.20)×107/L对23.35(5.07~35.00)×107/L,P<0.001;21.45%(11.80%~30.45%)对9.00%(3.08%~16.73%),P<0.001。66.70(36.97~98.72)×107/L对20.85(7.72~39.40)×107/L,P<0.001;22.20%(14.93%~29.68)%对8.75%(5.80%~18.93%),P<0.001]。UCBT组调节性B细胞(Breg)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6、9和12个月高于PBSCT组[1.23(0.38~3.52)×107/L对0.05(0~0.84)×107/L,P<0.001;5.35%(1.90%~12.20%)对1.45%(0%~7.78%),P=0.002。2.25(1.07~6.71)×107/L对0.12(0~0.77)×107/L,P<0.001;6.25%(2.00%~12.33%)对0.80%(0%~5.25%),P<0.001。3.69(0.83~8.66)×107/L对0.46(0~0.93)×107/L,P<0.001;6.15%(1.63%~11.75%)对1.40%(0.18%~5.85%),P<0.001]。③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12个月均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P=0.043);非cGVHD组的B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6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49)。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reg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06,P=0.028,P=0.050);非cGVHD组的Breg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9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④PBSC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和Breg细胞绝对数和比例与中重度c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免疫细胞重建过程中,UCBT组的Breg细胞高于PBSCT组,并且两种移植类型的非cGVHD组的Breg细胞始终较中重度cGVHD组高,表明Breg细胞能够降低cGVHD的发生,揭示了UCBT组cGVHD发生率较低的可能原因。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目的利用周围神经外膜及生物膜套接吻合神经并在吻合处移植干细胞的方法治疗周围神经断伤,以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速度和质量。方法于神经的远侧断端神经外膜做显微镜下清创、游离、扩张、外翻,向远端掀起剥离的神经外膜,长度不超过神经直径的2倍,用锐性刀片将神经束在显微镜下快速清创,使神经断面整齐;再修整神经近断端。根据神经外膜营养血管走行及断面神经束的解剖形态对合神经束。将近断端神经外膜周长三等分,成为三针的缝合点,一次性缝合三针,将神经近断端套入远断端扩张的外膜内,对神经外膜缺损严重无法套接者,以人工生物膜包裹断端并紧密套接,神经吻合间隙及周围外膜下浸润注入干细胞1.0mL。临床上应用23例,其中正中神经3例,尺神经5例,桡神经9例,腓总神经2例,指总神经4例。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本组优13例,良6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2.5%。结论综合套接法联合局部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断伤,有效提高神经再生速度及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质量,神经套接法综合研究治疗周围神经断伤前景广阔。

  • 标签: 神经外膜 人工生物膜 套接 干细胞 周围神经断伤
  • 简介:背景:干细胞转化技术研究已成为干细胞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对干细胞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均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目的:对干细胞转化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方法:在标题和摘要中,以"Stemcells,Transformation,differentiation"或"干细胞,转化,分化"为主题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5年4月关于干细胞分化技术的文章。优先选择近期发有或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文章。初检得到121篇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其中的64篇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干细胞转化技术近些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包括改进培养液的配比,增加特定的诱导因子、蛋白质、酶、受体,注射特定的基因,使用新氧化剂,改善培养微环境,在低氧环境下培养,使用支架,采用转基因技术,三维球形培养,共培养等。干细胞转化新技术的诞生和使用,显著提高了干细胞的转化率,为人类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

  • 标签: 干细胞 转化型研究 组织工程 移植 诱导多能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卵磷脂对于干细胞移植后口腔抗宿主病(GVHD)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干细胞移植后出项口腔GVHD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口腔GVHD的的严重程度。结果使用地塞米松联合卵磷脂治疗口腔GVHD,口腔黏膜炎的评分等级明显降低。结论联合干预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抗宿主病 护理干预 地塞米松 卵磷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发性翼状胬肉经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以及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4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患者86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单纯胬肉切除术)与试验组(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联合胬肉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整体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应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与胬肉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较高,具有植片排斥反应少、取材方便以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建议推广。

  • 标签: 胬肉切除术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价自体结膜、角膜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90例翼状胬肉采用自体结膜、角膜上皮移植手术并进行追踪观察。结果随访观察1个月到2年,植片全部存活,无一例复发。结论自体结膜、角膜上皮移植手术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可靠,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上皮 自体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艾曲波帕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移植物功能不良(PG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航天中心医院血液科接受allo-HSCT后,发生PGF的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5例,女性为1例;患者中位年龄为33岁(范围:16~45岁)。根据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及DNA指纹图谱等检查结果,患者被确诊为PGF。采用脐血MSC(1×106/kg)联合艾曲波帕(25~75 mg/d)对患者进行治疗。本研究对患者的随访截至2020年3月1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脐血MSC联合艾曲波帕治疗PGF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本研究获得航天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60420-XYZZ-02),并与全部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组6例患者的原发疾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为2例,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为1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LBC/ALL)为2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为1例。所有6例患者移植前均处于未缓解状态。allo-HSCT后,均获造血功能重建,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3 d(范围:12~14 d),有4例患者治疗前血小板未植入,剩余2例患者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3 d及90 d,所有患者在移植后28 d经骨髓DNA指纹图谱证实为完全供者嵌合。6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均为Ⅲ~Ⅳ度aGVHD,经系统治疗后均获得良好控制。②患者的PGF中位诊断时间为移植后57 d(范围:28~370 d);其临床特征包括血常规检查结果示,2系或者3系血细胞计数持续减少,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示骨髓增生减低或者明显减低,巨核细胞少见或者缺如,微小残留病(MRD)检查未见原发疾病复发证据。③患者输注脐血MSC的中位次数为3.5次(范围:2~4次)。治疗后,1例患者无效,5例有效,达治疗有效的中位时间为19 d(范围:12~56 d),并且最终获得造血功能恢复。④患者输注脐血MSC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亦未发生aGVHD及慢性GVHD(cGVHD)症状加重。2例出现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予以艾曲波帕减量后改善。⑤本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0.5个月(范围:6~19个月),截至随访结束,6例患者中5例存活,并处于无病生存状态,存活患者中位总体生存(OS)期为11个月(范围:8~19个月);1例死亡,其死亡原因为严重肺部感染。结论脐血MSC联合艾曲波帕治疗allo-HSCT后PGF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 艾曲波帕 移植物功能不良
  • 简介:目的探讨感染性角膜溃疡行羊膜移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2月本院32例角膜溃疡行羊膜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32例患者术程顺利,手术时间32~54min,中位时间42.0min。术后5~14d角膜炎症得到有效控制,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感染性角膜溃疡均治愈。结论羊膜移植能有效治疗药物难治型角膜溃疡,对羊膜移植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羊膜置片情况,预防感染,其是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

  • 标签: 角膜溃疡 羊膜移植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深层蚕食性角膜溃疡患者应用多层羊膜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0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34只眼)深层蚕食性角膜溃疡患者,全部患者均行多层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3次多层羊膜移植术后,全部患者均治愈;术后1、2个月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复发角膜溃疡,未出现眼结膜充血、羊膜排斥反应、翼状胬肉等。结论在深层蚕食性角膜溃疡临床治疗中,多层羊膜移植术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势,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促进溃疡面恢复,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深层蚕食性角膜溃疡 多层羊膜移植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球结膜遮盖和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86例(86眼),其中46例(46眼)行病灶切除联合球结膜遮盖(Ⅰ组),40例(40眼)行病灶切除联合羊膜移植(Ⅱ组)。结果Ⅰ组45眼治愈(97.6%),视力提高10眼(22.2%);Ⅱ组20眼治愈(50.0%),视力提高19眼(47.5%)。结论球结膜遮盖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不能有效提高视力。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球结膜遮盖 羊膜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对患者术后干眼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78眼)原发性静止期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51眼)和对照组(27例27眼),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结膜移植术。观察2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眼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0级、1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2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BU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chirmerⅠ试验结果及FL评分2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结膜移植术后患者干眼症发生率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低,角膜上皮修复较好,泪膜破裂时间较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 干眼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具体手术方法。方法选取脑出血手术治疗后有神经功能障碍同时需要行颅骨修补的患者3例,在颅骨修补的同时打开硬脑膜,将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生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原手术区脑软化灶与正常脑组织交界处靠近皮层动脉处和脑软化灶的中央部位并行颅骨修补,术后对患者进行肌力、肌张力测定和头颅MRI检查。结果接受治疗的3例患者语言功能和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都得到好转,尤其是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症状改善明显,行干细胞移植患者颅脑MRI图像也提示脑软化灶有缩小,未见干细胞移植区有细胞“成瘤”样征象。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是安全、有效的。但是,本组病例还存在标本数较小、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不能排除由于颅骨修补后颅腔物理环境稳定对恢复的有益作用和移植入脑损伤区的自体神经干细胞存活后与周围脑组织形成的关系无法提供组织学依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自体干细胞 脑移植 靶点
  • 简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对人类干细胞的研究,加速了利用干细胞治疗人类疾病的步伐.但是,在将干细胞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之前,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由于要涉及到人体应用,因此对干细胞移植可能引发的人体安全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研究是干细胞临床应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干细胞临床移植可能面临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标签: 干细胞治疗 临床应用 干细胞移植 临床治疗 性问题 人类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下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造血功能恢复时间、体重增加情况,以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使患者造血功能尽快恢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营养不良,使移植顺利完成,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饮食护理
  • 简介:脑部疾病世界首例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脑损伤手术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的华山医院获得成功.于2001年6月24日报道了这一消息.患者是一位40岁的女性,被锐器刺入脑内深达10公分,造成了严重的颅内伤,不久出现了精神症状和定向障碍,认知能力受到明显的影响.移植手术后,病人恢复平稳,逐步可以从事细致的动作.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临床应用 脑部疾病 肿瘤疾病 糖尿病
  • 简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最为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90年11月~2004年3月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来,应用护理程序,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在无菌层流室期间,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并顺利出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标签: 干细胞 移植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