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羊膜移植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应用羊膜移植术诊治的32例(32眼)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其中9只眼为病毒性角膜溃疡,2只眼为细菌性角膜溃疡,7只眼为免疫性角膜溃疡,9只眼为粥样角膜溃疡,5只眼为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所有患者皆实施羊膜移植术,术后持续对症用药治疗。定期对眼压和视力进行复查,对术后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包括角膜基质水肿、羊膜眼表愈合、角膜新生血管等。结果一次性治愈31只眼,手术成功率为96.88%。4-7个月随访后,31例31眼完全吸收羊膜角膜溃疡愈合。32眼术后视力部分提高或者维持原视力。结论羊膜移植术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有效途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羊膜移植术 难治性角膜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结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50眼)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翼状胬肉切除结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将其与对侧健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个月,患者的FL评分下降,SIt增加,BUT延长,泪膜脂质层光干涉图像相对于术前比率增加;术后三个月,四项结果与健眼水平一致。结论翼状胬肉切除结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能够有效改善翼状胬肉患者的泪膜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泪膜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贵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56眼患者实施彻底清除角膜病灶后用羊膜移植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年,其中41例41眼治愈,10例10眼好转,5例5眼无效。结论羊膜移植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贵疡疗效确切、安全、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抗真菌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联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翼状胬肉患者眼表,泪膜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FL评分、BUT和SIT、护理满意度、复发率。结果:实验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BUT和SIT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改善眼表泪膜功能和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围术期护理干预 翼状胬肉患者 眼表功能 泪膜功能 复发率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植片取自不同部位对复发率影响。方法 筛选70例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组,均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治疗,观察组组结合上方角膜移除术治疗,对照组结合下方角膜移除术治疗,对比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翼状胬肉结合上方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能够确保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降低临床复发率。

  • 标签: 初发性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 简介:供者来源增加,特别是非血缘的骨髓/干细胞供者。更多的干细胞来源,包括脐带血。降低强度的预处理提高了老年和一般情况较差患者同种异基因移植的安全性。移植物处理可以(体外)选择并扩增细胞群来发挥特定功能(抗病毒或抗白血病作用)。

  • 标签: 骨髓 供者 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来源 移植物 低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眼科手术治疗的66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33例观察组和33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只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角膜上皮修复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明显,且复发率较低,能有效的缩短患者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该治疗方案具有推广普及的重要价值。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干细胞移植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干细胞缺乏(LSCD)患者的角膜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下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19年3至10月连续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角膜病门诊诊断为LSCD的患者23例(35只眼)作为LSCD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16例,年龄(41.74±15.62)岁。另选取与LSC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25人(25只眼)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人,女性19人,年龄为(41.38±12.72)岁。使用IVCM中的“volume”模式对角膜中央、角膜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连续扫描,将获得的图像资料进一步分析,观察不同分期LSCD患者角膜中央及角膜区域细胞学变化情况及上述各部位的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密度(BCD)及角膜上皮厚度(CET)变化趋势;上述参数若符合方差齐性,则采用ANOVA检验,若不符合,则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获得这些参数在LSCD诊断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LSCD患者IVCM特征性表现为角膜病灶区结膜上皮细胞移行,角膜上皮细胞巢状分布,并可见胞质颗粒高反光的杯状细胞浸润;角膜基底细胞形态不规则、体积增大,基底膜下神经密度减低。定量分析LSCD患者的BCD和CET发现,角膜中央BCD为(6 261±1 593)个/mm2,较对照组(8 976±1 096)个/mm2减少30.2%,且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角膜较对照组分别减少26.0%、28.7%、29.3%、30.2%(均P<0.007)。LSCD患者角膜中央CET为(34.1±6.9)μm,较对照组(47.3±8.1)μm减少27.9%,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角膜处CET较对照组分别减少23.7%、20.6%、26.9%、23.1%(均P<0.007)。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BCD及CET均逐渐减低。此外,角膜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象限的非受累区BCD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146,-5.366,-5.469,-5.224; P <0.001),且鼻侧及颞侧角膜的非受累区CET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05,-4.065;P<0.001)。ROC曲线提示角膜中央及角膜BCD的诊断效能(0.931和0.916)优于角膜中央CET和角膜CET(0.853和0.817)。结论LSCD患者角膜在IVCM下具有较为特异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中央、角膜BCD和CET较低。BCD下降对LSC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47-455)

  • 标签: 角膜 干细胞 显微镜检查 共焦 上皮 角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63例(7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B两组。B组采用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A组则予以胬肉切除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行为期2年随访,比对两组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其视力恢复情况。结果①随访2年内,A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3%和0.00%,明显低于B组的17.65%和11.76%(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术后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患者予以胬肉切除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疗效确切,复发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复发性 翼状胬肉 睑球粘连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翼状胬肉患者通过合用翼状胬肉切除术以及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同期观察组则合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成功率观察组为97.06%,对照组为88.24%,P<0.05;术后裸眼视力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角膜散光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拆线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5.88%,对照组为20.59%,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患者通过合用翼状胬肉切除术以及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可获得确切疗效,并可加快术后康复并改善视力,其手术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角巩膜干细胞移植术临床疗效。方法将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角巩膜干细胞移植60例设为观察组,与翼状胬肉单纯切除60例对照进行比较,术后观察两组患者角膜愈合、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月、3月、6月随访,翼状胬肉切除加角巩膜干细胞移植术后角膜愈合良好,术眼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15例(25%),复发2例,复发率3.3%。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发生术眼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27例(45%),角膜溃疡1例(1.6%),13例复发,复发率21.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角巩膜干细胞移植术具有角膜愈合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巩膜缘干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和评价碘酊烧灼后羊膜移植联合氟康唑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对门诊收的20例(22眼)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施以碘酊烧灼并行羊膜移植术,术后全身及局部氟康唑应用。结果随访3-12个月。其中17眼角膜溃疡愈合,视力有所提高;2眼角膜溃疡愈合后形成角膜瘢痕,视力降低;3眼角膜溃疡未能愈合建议行角膜移植术。结论碘酊烧灼后羊膜移植联合氟康唑应用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较好且经济方便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碘酊 羊膜移植 氟康唑 角膜溃疡
  • 简介: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严重角膜疾病患者38例40眼行羊膜移植后观察植片愈合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术后羊膜植片贴覆愈合良好,并于术后2周左右逐渐溶解脱落,角膜透明度改善或溃疡愈合,视力明显改善。结论羊膜成本低、来源广,可成为一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新手段。

  • 标签: amniotic MEMBRANE CORNEAL DISEASE NURSING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自体自体角膜干细胞应用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病患均为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其均符合此次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均确诊为翼状胬肉,共88例。依据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增加使用自体角膜干细胞治疗,治疗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住院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观察组更短分别为(8.9±1.5)d、(3.0±0.4)d(P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翼状胬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经大剂量放化疗、免疫抑制剂预处理,清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继而回输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治疗手段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过程中,娴熟的护理技术可提高安全有效输血疗效,提高患者移植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对52例60只眼翼状胬肉的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52例(60只眼)全部病例术眼上皮愈合稳定,角膜恢复正常光滑、透明,无异常翼状胬肉样组织生长。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上皮移植可为病变区角膜及结膜提供新的干细胞来源,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翼状胬肉 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术对轻、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入院治疗的轻、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手术,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观察期≥12个月。结果69例(69眼)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1岁,视力FC/20cm~0.15。通过角膜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术临床治愈68例,视力0.3~0.8;复发后行板层角膜移植术临床治愈1例,视力0.2。结论角膜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手术对轻、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理想的作用。

  • 标签: 角膜病灶清创 羊膜移植术 中度 真菌性角膜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