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和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对比,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翼状胬肉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治愈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翼状胬肉患者采取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疾病复发率较低,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于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眼科(原供职单位)收治的5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采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2.00%、角膜上皮修复时间(2.86±1.02)d、住院时间(8.24±2.31)d明显优于对照组6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能够有效提高翼状胬肉的治愈效果,降低其复发率,并缩短恢复及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地区(海拔在2000米以上)翼状胬肉的一种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干细胞移植。结果36例(50眼)翼状胬肉术后随访3-12月,1例(2眼)复发。结论在高原地区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 标签: 高原地区 翼状胬肉 手术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带蒂转移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中应用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康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130例(130眼)的临床资料。收集同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角膜干细胞移植124例(124眼)为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复发率及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130例移植角膜干细胞全部成活。其中有6眼复发,复发率为4.6%,低于对照组的12.1%(χ2=4.648,P=0.039)。研究术后愈合时间7天者明显多于对照组(χ2=5.048,P=0.023)。结论翼状胬肉带蒂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 标签: 翼状胬肉 转移术,干细胞,角膜缘,带蒂 丝裂霉素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黄xx,男,40岁,工人。1mo前在工作中切割金属时感一异物飞溅入左眼,当即左眼灼热感、眼红伴流泪,无胀痛、畏光,无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未引起重视,后自觉左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到当地医院治疗(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左眼视力进一步下降,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诊拟"左眼角膜穿通伤,深层角膜异物?"收住入院。入院查:视力:OS0.25,OD1.0,

  • 标签: 角膜穿通伤 遮盖治疗 羊膜移植 结膜瓣 深层角膜异物 瘘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翼状胬肉患者86例分为参比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各43例。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翼状胬肉患者(共12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共60只患眼施以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共60只患眼施以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然后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区角膜上皮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短,且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比对照组也明显偏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对于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区角膜上皮的修复,大大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单纯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之后的不同药物干预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翼状胬肉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50例患者,所涉及的患者都接受了与之相关的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之前都进行了与眼科相关的一系列检查,并且利用表面联合局部麻醉方法,在显微镜的指引下,进行相关的手术工作。在患者手术之后都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进行涂抹,对于患眼用纱布进行有针对性的包扎工作,在手术之后都要接受维生素C、维生素B1口服等等一系列的术后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改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术中均使用丝裂霉素(0、4mg。ml-1,3)棉片置于创面3min,术后观察组常规典必殊,贝复舒滴眼,加用安达芬(重组人干扰素a2b滴眼液)滴眼液滴眼4次/日预防复发。对照组常规使用典必殊,贝复舒滴眼。两组进行对比,有针对性的证明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比例要比对照组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高,而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比较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胬肉标本VEGF强阳性表达率、TGF-β1强阳性表达率都要比对照组的表达率低很多(P<0.05)。结论患者在科学合理的运用改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之后切实有效的使用丝裂霉素,术后常规典必殊,贝复舒滴眼加用安达芬,安全性比传统意义上的疗法效果高很多,并且的痊愈率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效果十分理想,复发率也比之前相对降低很多,这种用药方法非常符合患者的疾病机制要求,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患者的恢复情况有显著的增强,最大程度上防止疾病的复发情况,各方面的风险和隐患都得到很好的处理,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8月进行治疗的86例翼状胬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及泪膜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It、BU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较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改善泪膜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泪膜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中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翼状胬肉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给予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给予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应当值得推广。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术 临床疗效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翼状胬肉患者86例分为参比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各43例。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术后,两组SIT、BUT、UCVA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参比组;角膜屈光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予以翼状胬肉患者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确切,利于患者泪膜功能、视力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 简介:<正>干细胞(stemcells)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功能,在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干细胞的来源、体外维持干性的能力、免疫反应及其致瘤性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干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amnioticepithelialcells,hAECs)是一种不为人熟悉的干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在特定环境中可诱导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目前已广泛应用于

  • 标签: 羊膜上皮 再生医学研究 诱导分化 细胞因子 自我复制 免疫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和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本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和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详细分析患者病史、最佳矫正视力,散光结果、眼表创面修复时间、眼表体征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共18例20只眼,患者平均年龄为58岁,术后随访10~26个月,平均18个月,18只眼术后角膜基本透明或仅遗留少许云翳,未见明显新生血管长入,治愈率为90.0%,复发2只眼,复发率为10.0%,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6;术前散光为-3.21D,术后散光为-1.56D。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和羊膜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复发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C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翼状胬肉手术中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的临床作用及并发症。方法:入选100例翼状胬肉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50例,观察组给予翼状胬肉手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给予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力、角膜水平曲度、角膜垂直曲度均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翼状胬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翼状胬肉手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临床作用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单纯切除术与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单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切除术组51例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组51例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12~24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单纯切除术组痊愈41例(80.4%),复发10例(19.6%),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组痊愈50例(98.0%),复发1例(2.0%),2组痊愈率﹑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比单纯切除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低。

  • 标签: 翼状胬肉 单纯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干眼症的原因。方法150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6个月。角膜荧光染色观察泪膜破裂时间。结果112例(74.7%)出现程度不等的干眼症表现。结论术后需早期点人工泪液。

  • 标签: 翼状胬肉 术后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翼状胬肉患者联合行翼状胬肉切除术与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翼状胬肉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2—2021.3,用信封抽选分为参照组(32例)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32例)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与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前后CAD、裸眼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间CAD、裸眼视力治疗前类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AD(0.71±0.33)D相比参照组要低,裸眼视力(0.89±0.21)相比参照组(0.69±0.17)要高(P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翼状胬肉 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ALSCT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2例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ALSCT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痊愈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角膜散光度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ALSCT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2例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ALSCT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痊愈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角膜散光度 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