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眼部烧伤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眼部烧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与实验组(30例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6%)明显低于对照组(19.98%),P<0.05。结论眼部烧伤患者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

  • 标签: 羊膜移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眼部烧伤 疗效
  • 简介:采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78例90眼,对78例90眼翼状胬肉患者做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探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治疗翼状 移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切除与角膜干细胞移植联合疗法在翼状胬肉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翼状胬肉病患218例,将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B组(n=118)采取手术切除+角膜干细胞移植疗法,B组(n=100)采取手术切除+结膜移植疗法。综合分析两组术后角膜创面愈合的情况,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膜充血水肿消退时间等指标。结果B组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为(7.23±2.41)d、结膜充血水肿消失时间为(2.11±0.45)d,比B组的(12.15±6.02)d、(5.42±1.26)d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9.15%,比B组的81.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4%,比B组的4.0%低,但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治疗中采用手术切除与角膜干细胞移植联合疗法,有助于促进患者角膜创面的快速愈合,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切除 疗效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观察。方法选取60例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和对照组(传统的单纯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结果在角膜上皮愈合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手术后1年复发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能够减少复发率,促进角膜上皮愈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复发性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9月在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共计9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7,翼状胬肉切除术)与联合组(n=47,对照组+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患者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与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可在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 简介:目的:观察角膜干细胞培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角膜干细胞及球结膜上皮细胞,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AE-5蛋白鉴别角膜干细胞。搜集两组培养细胞的上清液加入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并设立对照组。培养24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角膜干细胞AE-5染色呈阴性,而球结膜上皮细胞为阳性。加入角膜干细球结膜上皮细胞和对照组培养液的血管内皮细胞MTT值分别为2.097±0.079,1.981±0.034和1.990±0.044。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9.169,P=0.000)。加入角膜干细胞培养上清液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05和P=0.007)。结论:角膜干细胞培养液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角膜干细胞的特征。本研究从功能学角度为角膜干细胞理论提供更多的依据。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上清液 血管内皮细胞 MTT
  • 简介:可见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脊髓损伤附近有大量被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结果发现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大鼠脊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损伤组,说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显著促进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

  • 标签: 实验研究 干细胞静脉 损伤实验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SCT)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SCT)作为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的意义。 方法 检索Medline、 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 2018年 12月,共确定了六个试验,共计 1871名受试者。本文采用 Review Manager 5.1版软件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 Meta分析。结果 Allo-SCT组与 Auto-SCT组相比,完全反应率( CR)显著增高 (RR,1.77 95%CI[1.23,2.55](p=0.002)),但无进展生存期( PFS) (HR 0.82 95%CI[0.64,1.04](p=0.10))和总生存期( OS) (HR 0.91 95%CI[0.67, 1.23](p=0.5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因被相对较高的治疗相关死亡率 (TRM)所抵消 (RR,3.42 95%CI[2.24,5.23](p

  • 标签: [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SCT)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SCT) 多发性骨髓瘤( MM) 生存获益
  • 简介:对30例30眼翼状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新鲜羊膜移植手术,新鲜羊膜移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我们采用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新鲜羊膜 治疗翼状 移植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居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一血液病治疗手段在民众间的认知度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治疗中的不断应用推广,口腔黏膜炎这一治疗并发症也逐渐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需在临床治疗中依据口腔黏膜炎各类诱发因素,开展预防性护理,降低口腔粘膜炎风险。因此,本文将就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相关性口腔黏膜炎护理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关性口腔黏膜炎 临床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背景: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案为免疫抑制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同胞全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疗效最好。近年来,随着各移植中心技术的进步,单倍体移植也越来越多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7例,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3例。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粒系植入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9-18)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5.5(8-39)d,红系植入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6(11-35)d;移植后1个月骨穿检查均获得疾病缓解;②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40%,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20%。巨细胞病毒血症发生率90%,EB病毒血症发生率60%;③中位随访时间7.3(2.5-49.7)个月,总生存率达80%,同胞相合移植者总生存率为100%;④结果表明,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方法;缺乏同胞相合供者时,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可以作为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重要移植方式。

  • 标签: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胞相合 单倍体移植 造血重建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6月间收治的患有血液病且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共计68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观察组由专门的护理人员为其提供心理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经过心理护理治疗,其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后续治疗的进行。结论临床上对于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可以为其提供心理护理服务,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病患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结膜瓣遮盖术后再行角膜移植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的难治性角膜溃疡病例 86例。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为一期行角膜移植术,观察组为先行结膜瓣遮盖术,二期行角膜移植术。分别记录 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 3天 和术后 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观察比较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 3天、术后 3月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结膜瓣遮盖术后再行角膜移植术,可明显改善术后近期与远期视力,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角膜溃疡 结膜瓣遮盖术 角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羊膜移植重建眼表术的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对其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接受羊膜移植重建眼表术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进行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均对其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治疗效均为有效及显效,其中显效有6例,有效为4例,有效率达100%,所有患者羊膜移植片均成活,在护理过程中有1例患者移植片下方存在出血的情况,对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有效控制。结论针对于羊膜移植重建眼表术患者可以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视力及眼部康复具有促进作用,护理效果良好。

  • 标签: 羊膜移植重建眼表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患者例数为10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7月,肺两组进行比较,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为理想,同时在服药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数据为(93.17±2.6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0.13±3.05)分。结论对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确保患者的健康,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用药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针对口腔冷疗法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口腔粘膜炎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观察以及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在门诊和住院部接纳的 100 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其中,一般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采取口腔冷疗法,两组患者均参照移植期间口腔粘膜炎评分、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等进行有效的观察以及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口腔粘膜炎发生情况对比,一般组粘膜评分 0 分: 38 例, 1 分: 35 例, 2 分: 29 例, 3 分: 11 例, 4 分: 1 例,而观察组粘膜评分 0 分: 35 例, 1 分: 30 例, 2 分: 15 例, 3 分: 4 例, 4 分: 1 例, P> 0.05;两组 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一般组 3级黏膜炎 16.67 %( 3/50 )例,观察组 3级黏膜炎 5.53 %( 1/50 )例, 观察组优于一般组 ( P< 0.05),组间对比意义存在。 结论: 应用冷疗法可以有效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粘膜发炎,对重度口腔粘膜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冷疗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粘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以我院20例移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这些患者中有19例出现了并发症,通过治疗和有效护理最终都出舱顺利。结果恶性淋巴瘤治疗时移植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相应的提升,具有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自体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淋巴瘤 护理干预
  • 简介:背景:目前研究虽已证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0d龄新生SD大鼠(由川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置于6000m海拔高原低压环境模拟仓生活和运动(运动方式为在舱内游泳槽内进行为期15d的运动,60min/d),建立高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造模成功24h后,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模型组,移植组脑组织海马内注射DAPI标记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模型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等量PBS;另取3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不建模不移植细胞移植48h后,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p-Akt蛋白表达;细胞移植后21d,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细胞移植28d后,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组织学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①TUNEL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仅见极少量凋亡细胞,模型组可见大量细胞凋亡,移植细胞凋亡介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3组间细胞凋亡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移植组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Ak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③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结果显示,移植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与游泳距离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0.05);④与模型组比较,移植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质量浓度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8质量浓度明显升高(P<0.05);⑤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水肿,核染色质结构不清,有空泡形成,室管膜细胞重度水肿;移植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水肿程度轻于模型组,核染色质结构不清,未见空泡形成;⑥结果提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调控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来改善新生大�

  • 标签: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神经保护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CASPASE-3蛋白 p-A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