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患者得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作用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有关。

  • 标签: 曲美他嗪 冠心病心力衰竭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巴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给予舒血宁20ml、胞二磷胆碱0.75g静脉滴注,qd。治疗组于患者入院第1d、3d、5d静脉滴注巴酶5BU~10BU,共3次,低分子肝素钙6000IU·d^-1,共10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7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巴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巴曲酶 低分子肝素钙 进展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使用西酞普兰和舍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名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68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人。对照组抑郁症患者采用舍林进行治疗,实验组抑郁症患者使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问卷结果,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问卷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相似,实验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为4-6天,对照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为7-16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食欲下降有3人,口干头晕2人,腹泻便秘的各1人,嗜睡的1人;对照组食欲下降有4人,口干头晕3人,腹泻便秘的2人,嗜睡的2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抑郁症方面,西酞普兰和舍林有着相似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和舍林相比较,西酞普兰能够有效控制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对抑郁症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抑郁药物,值得临床工作者大力实践和推广。

  • 标签: 西酞普兰 舍曲林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奥肽治疗肠结核引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肠结核引发急性肠梗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以及静脉营养支持等内科保守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应用奥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恶心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腹痛改善时间、水电酸碱失衡改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的77.27%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恶心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腹痛改善时间、水电酸碱失衡改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肽可以明显的改善肠结核引发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奥曲肽 肠结核 急性肠梗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奥肽联合疑血酶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药物联合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药物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肽联合疑血酶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变化及不良现象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现象发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药物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肽联合疑血酶治疗肝硬化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不会增加明显不良现象,值得推广。

  • 标签: 奥曲肽 凝血酶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奥肽联合生大黄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名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他们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奥肽联合生大黄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奥肽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相关观察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排气通便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肽联合生大黄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标签: 奥曲肽 生大黄 轻型急性胰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高龄产妇120例(2015.1.10-2017.12.10),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对实验组采取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剖腹产率、阴道助产率分别为66.67%、18.33%、15.00%,其中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剖腹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产程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67%与11.67%,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采取助产护理干预措施,便于产后出血率的降低,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助产护理干预 高龄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5年7月,医院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患者44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28例、变态反应性鼻炎15例、鼻息肉1例,采用双侧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44例,原发病采用相应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1~66min、平均(27±6)min,术中出血量5ml~50ml、平均(30±5)ml;术后第6周黏膜完整72.73%,鼻中隔偏曲解剖学疗效治愈率70.45%、好转率25.00%、4.55%;鼻中隔偏治愈者原发病治疗控制/治愈96.77%(30/31)例,高于好转+无效者23.08%(3/13)1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术后6周嗜酸粒细胞水平(0.39±0.49)%低于术前(0.76±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鼻部疾病,若伴鼻中隔偏,应采取更积极的手术治疗策略,可增进原发鼻部疾病疗效,但鼻中隔偏手术治疗也可能难获显著疗效。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PPAR)γ激动剂格列酮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以格列酮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HepG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化标记物E-钙黏蛋白和清蛋白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溴甲酚绿法检测,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记物AFP。Western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格列酮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使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0/G1,并诱导E-钙黏蛋白表达。经曲格列酮处理后,清蛋白分泌量显著增加,AFP明显下降,细胞周期蛋白D1、c-my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格列酮可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抑制其生长,其机制可能涉及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蛋白表达。

  • 标签: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γ 曲格列酮 肝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康唑注射液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挑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58例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的第1天至14天注射伊康唑,第1天至第2天,每小时注射1次,200mg伊康唑,第3天至第14天,每天注射1次200mg伊康唑,之后实施伊康唑胶囊序贯治疗方案,每天用量为400mg,2周至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86.2%,清除真菌率为82.8%,不良反应出现率为12.1%。结论运用伊康唑注射液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性高,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伊曲康唑注射液 老年肺部真菌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及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全年我院收治的进行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手术的1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鼻中隔片的症状一次手术得到校正,治疗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不仅具有手术过程可视、操作简单、出血和并发症少的特征,而且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痛苦小等优点,该手术尤其适合对鼻中隔高位、后段不规则偏进行彻底矫正。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校正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探究肠炎宁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治疗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 2019 年 3 月到 2020 年 1 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 104 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2 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消旋卡多治疗, 观察 组采用肠炎宁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腹泻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6.15% ( 50/52 ),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82.69% ( 43/52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0.05 );观察组腹泻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后者( P<0.05 );两组患儿均为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为 1.92% ( 1/52 ),对照组复发率为 15.38% ( 8/52 ),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P<0.05 ),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小儿腹泻治疗,采用肠炎宁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加快患儿恢复时间,有效避免腹泻反复发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肠炎宁颗粒 消旋卡多曲 小儿腹泻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