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在神经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中参与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86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培训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不参与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培训组护理人员参与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观察两组患者管道风险发生几率。结果培训组43例患者中,1例发生管道风险,管道风险发生几率2.33%。对照组43例患者中,5例发生管道风险,管道风险发生几率11.6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培训组管道风险发生几率更低。结论参与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管道固定及护理水平,能够有效降低管道脱出等管道风险的发生几率,对于神经外科管道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 神经外科 管道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问题导向实施管道管理对管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胸外科患者80例,均进行置管,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计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道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管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术后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置管、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问题导向实施管道管理能显著减少管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基于问题导向实施管道管理 管道不良事件 常规管道管理 术后康复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静配中心的相关知识和背景,评价优化院感控制管理前后对静配中心工作环境和输液质量的整体影响。方法:采用纵向研究设计,选择一个综合性医院的静配中心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院感控制管理优化。同时,对比静配中心改进前后的输液质量差异,采用SPSS分析数据。结果:优化院感控制管理后,输液质量、环境物品灭菌合格率均高于优化前。经过数据分析,发现静配中心的管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结论:静配中心优化院感控制管理是提高输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医院静配中心的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本研究存在一些限制,但结果为医院静配中心的管理提供了科学方法和依据,有利于提高医院输液理水平。

  • 标签: 静配中心,优化院感,管理控制,输液质量,探讨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护士的主要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临床上治疗患者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因此也成为护生操作考核中的一项主要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否有效,安全顺利地进行输液,关系到护理质量,甚至影响到护患关系。我院详细调查护生在实习过程对静脉输液的认知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实习护生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门诊注射输液室中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患者样本为200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这一年时间在我院门诊注射输液室就诊的患者,将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人数相同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并未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我院院门诊注射输液室就诊时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通过对研究结果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在等候时间、护士业务水平、诊室环境、注射输液巡视情况、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患者健康讲解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护理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评分,结果差异统计学分析P<0.05,数据可以作为研究结果依据使用。结论研究数据显示,在门诊注射输液室内对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在门诊注射输液室中采取了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各项护理评分均有所提高,因此,对门诊注射输液室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将这种方法在门诊注射输液室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门诊注射输液室 护理满意度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及家属满意度评价。方法选择从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 100例呼吸科静脉输液患者纳入研究工作,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 SAS评分、护理前后 SDS评分、临床护理依从性、 FLACC评分、 Wang-Baker评分以及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 96.00%,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 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呼吸科静脉输液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呼吸科 静脉输液 应用效果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输液室护士对老年患者静脉注射成功的实施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静脉注射患者对照组,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静脉注射患者观察组,对比分析输液室护士参与静脉注射专业培训前后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88.82%)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98.26%);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85.0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97.50%)。结论:输液室护士通过学习掌握静脉注射操作技巧以后,可以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感,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输液室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输液室 护士 老年患者 静脉注射 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在儿科输液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用。方法:将500例需要输液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满意度显著更优,P<0.05。结论:在儿科输液护理带教中应用细节管理效果更好。

  • 标签: 细节管理 儿科输液护理带教 应用效用
  • 简介:摘要:目的 以儿科输液患儿为例,对优势匹配沟通法在其中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此次将我院在2019年2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儿科输液患儿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平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优势匹配沟通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在输液依从性评分,观察组显著要比对照组更高(P<0.05)。(2)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要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在儿科输液护理中优势匹配沟通法的应用价值颇高,值得采纳及使用。

  • 标签: 儿科输液护理 优势匹配沟通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降低急诊小儿输液纠纷投诉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急诊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患儿的输液纠纷投诉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输液纠纷投诉率为17.65%,实验组的输液投诉纠纷率为3.92%,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输液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输液纠纷投诉情况,得到患儿和家长的共同认可,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 小儿输液 纠纷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intravenousinfusion)是临床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内容。静脉输液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均可能导致患者在输液期间出现穿刺不成功、静脉炎及液体外渗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甚至引起护患纠纷;本文着重探讨了对急诊科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 标签: 急诊科 静脉输液患者 综合护理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安全用药的监护与对策。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 2018 年 7 月 -2018 年 12 月 进行用药监护前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进行用药监护后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的输液资料, 并将实行监护与对策前六个月护士用药资料作为对照组,实行监护与对策后六个月护士用药资料作为观察组。分析实行安全用药监护与对策前后护理风险发生率 。 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实施安全用药监护与对策对护士安全用药有明显改善,且护理风险发生情况降低,可减少医患间纠纷,患者用药安全具有保障。

  • 标签: 医院门诊 输液 安全用药 监护与对策 风险
  • 简介:2 北部战区总医院 放疗科 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儿科头皮针静脉输液采用弹力绑带固定的方法及护理方案。方法:取本院儿科收治的行静脉输液患儿 180例,组别均分,纳入时间为 2019年 3月 ~2019年 12月,研究组( n=90)静脉输液实施弹力绑带固定,参照组( n=90)静脉输液实施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对比两组患儿皮肤破损、针头脱落、静脉炎、渗漏肿胀、留置时间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皮肤破损、针头脱落、静脉炎、渗漏肿胀、留置时间发生率更低,与参照组数据差异大, 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数据比对差异大, P< 0.05。结论:儿科头皮针静脉输液采用弹力绑带固定护理的临床价值更高,可减少患儿痛苦,降低静脉输液

  • 标签: 弹力绑带固定 儿科 头皮针静脉输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0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输液护理,按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实验组输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医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0.0%,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7%。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为60.0%,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3.3%。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诊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化疗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化疗治疗的患者,共58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患者静脉给药中,分别采用PICC导管留置、静脉输液港两种方式,并以此为依据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各为29例。结果:在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另一组,指标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从化疗患者静脉给药安全程度、应用有效性两方面进行分析,静脉输液港具有较好的使用优势,可促使护理质量的提高和临床疗效的发挥,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PICC 化疗 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