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刊讯如果不幸生了,怎么办?著名中医药抗癌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集30余年防癌抗癌教研经验,告诉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别慌,与共存是常态”“不能急,要‘稳住’,癌症只是慢性病”。很多癌症患者都“太想治愈癌症”了,没想到却走入盲目冒进的误区,治要有“最佳洽思路”,要有“最佳心态”,“要悠着点”。那么怎样才算是“最佳思路”和“最佳心态”?如何做到“悠着点”?何裕民教授在书中都作了详细解说。

  • 标签: 抗癌 上海中医药大学 癌症患者 发行 出版 何裕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高龄(≥70岁)食管、贲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食管、贲门患者术前合并症发生率高占73.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无死亡病例。结论针对高龄食管、贲门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治疗合并症;术中缩短手术时间,保护机体器官;术后防治各种并发症,重点在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 标签: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贲门 围手术期 老年人 回顾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筛查中宫颈筛查结果对提高当地妇女健康意识的重要意义。方法:研究时间区间为2021年4月-2021年8月,研究对象均为我区接两筛查妇女,选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江苏南通市总工会朱明王君东报道自今年5月份以来,南通市总工会在非公企业工会中开展以"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职工诉求工会组织代言、职工事务工会干部代理;会员评议工会工作、会员评议工会主席"为内容的"亮双双评"活动。目前,南通市已有超过

  • 标签: 工会联合会 工会组织 江苏南通市 单位工会 副主席 王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减”政策的落地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要想真的落实好“减”,减负的同时又做到增效,必须要划好学校学习的“桨”——向课堂和作业要质量。

  • 标签: 双减 课堂 作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和静脉途径治疗晚期卵巢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晚期卵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我院的入院编号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患者,对实验组24例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和静脉途径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紫杉醇和顺铂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24例患者在经过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和静脉途径治疗后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也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晚期卵巢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和静脉途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晚期卵巢癌 紫杉醇 顺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在宫颈治疗中的价值及其安全性 。方法 于我院 2016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间收治的宫颈患者中抽取 78 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组后分别予以常规静脉化疗和侧子宫动脉 灌注 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后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发现 P ﹥ 0.05 ,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结论 在宫颈患者治疗中应用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效果极佳,不仅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也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宫颈癌 安全性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对宫颈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及集落克隆法测定各因素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联合射线(irradiation,IR)对宫颈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VPBEZ235在体外能够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NVPBEZ235、IR联合作用细胞,在体外可以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2/M期,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联合作用效果显著大于单药作用。结论:20%IC50NVPBEZ235在体外能够促进细胞对射线照射的敏感性,抑制细胞的增殖从而实现对宫颈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 标签: 双PI3K/mTOR抑制剂 NVPBEZ235 HELA 放射增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结直肠癌原发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合并结直肠癌原发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重荧光PCR及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SI状态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合并结直肠癌原发患者占同期收治结直肠癌的5.2%(55/1 066)。合并结直肠癌原发患者性别、年龄、结直肠癌发病部位、T分期、N分期等构成比与同期收治的单发结直肠癌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TNM分期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单发结直肠癌患者及合并结直肠癌原发患者的结直肠病变部位均以直肠多见,分别为35.5%(359/1 011)和41.8%(23/55)。55例合并结直肠癌原发患者中,异时性原发48例,同时性原发7例;其他肿瘤先发41例;结直肠癌外肿瘤以消化系统肿瘤最为常见[41.8%(23/55)],最常见器官为胃[20%(11/55)]。与同期单发结直肠癌比,合并结直肠癌原发患者的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SI-H)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结直肠癌原发患者中仅2例患者同时存在MSI-H状态和K-ras基因突变。结论直肠是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病变部位,胃是合并结直肠癌原发患者的结直肠癌外肿瘤最常见器官;与单发结直肠癌患者相比,合并结直肠癌原发患者存在MSI-H发生率高的风险,而K-ras基因突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多原发性肿瘤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服用二甲胍对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Ⅰ型子宫内膜(E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45例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糖尿病组)与同期147例不合并糖尿病的Ⅰ型EC患者(非糖尿病组)的临床资料,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中二甲胍组23例(口服二甲胍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非二甲胍组22例(口服其他类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二甲胍对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Ⅰ型EC患者的发病年龄大(t=4.331,P<0.001)、更易合并高血压(χ2=19.252,P<0.001)、手术-病理分期晚(χ2=4.588,P=0.032)、组织学分级高(χ2=6.069,P=0.048)、肌层浸润深(χ2=7.743,P=0.005)、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χ2=4.885,P=0.027)。二甲胍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47.0个月vs. 38.0个月)及中位总生存期(OS)(52.0个月vs. 41.0个月)较非二甲胍组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9,P=0.001;χ2=10.090,P=0.001)。二甲胍组与非糖尿病组的中位PFS(47.0个月vs. 46.0个月)及中位OS(52.0个月vs. 46.0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374;χ2=0.836,P=0.36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大(OR=2.128,95%CI为1.361~3.328,P=0.001;OR=4.502,95%CI为1.696~11.954,P=0.003)、手术-病理分期晚(OR=2.231,95%CI为1.437~3.462,P=0.001;OR=4.005,95%CI为1.480~10.836,P=0.006)、组织学分级高(P=0.001;P=0.017;G2/G1:OR=5.660,95%CI为3.424~9.357,P=0.001;OR=5.763,95%CI为1.666~19.938,P=0.006)、肌层浸润深(OR=1.531,95%CI为1.049~2.235,P=0.027;OR=3.759,95%CI为1.890~7.476,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OR=11.277,95%CI为2.774~45.838,P=0.001;OR=8.451,95%CI为1.138~62.767,P=0.037)、合并T2DM(OR=1.897,95%CI为1.096~3.281,P=0.008;OR=1.813,95%CI为1.043~3.151,P=0.012)为Ⅰ型EC患者PFS和OS的危险因素,服用二甲胍为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PFS(OR=0.412,95%CI为0.207~0.818,P=0.002)及OS(OR=0.455,95%CI为0.228~0.905,P=0.008)的保护因素。结论合并T2DM是Ⅰ型E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服用二甲胍能明显改善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的PFS及OS,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糖尿病,2型 子宫内膜肿瘤 二甲双胍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导管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髂内动脉栓塞治疗晚期膀胱的疗效及护理。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对11例浸润性晚期膀胱患者行26例次经导管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髂内动脉栓塞治疗,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髂内动脉置管均成功,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发热20例次(769%),恶心、呕吐9例次(35%),穿刺点血肿2例次(77%),白细胞降低(<4×109/L)3例次(115%)。经导管灌注化疗后,完全缓解(CR)1例(91%),部分缓解(PR)9例(81.8%),病情稳定(SD)1例(91%)。全部病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结论经导管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髂内动脉栓塞治疗浸润性膀胱有效、安全,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经导管 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胸椎旁阻滞(bilateral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s, bTPVB)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根治术(thoracoscopic-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 TLE)中的应用及其对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拟行TLE的食管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和bTPVB复合全身麻醉(B组),每组35例;5例患者因术中输血、改为传统开放手术等原因而排除,最终G组和B组分别纳入32例和33例患者。两组均采用标准的全身麻醉,B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行右侧T7-T8、左侧T8-T9的两点椎旁阻滞。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记录PACU舒芬太尼和胸科ICU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药物的应用,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转入和转出PACU时镇静躁动评分、PACU停留时间、术后谵妄和术后48 h时肺功能,记录术后0、4、8、12、24、36、48 h静息和咳嗽时疼痛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累积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比较,B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PACU停留时间、术中硝酸甘油使用率、PACU舒芬太尼补救镇痛率、胸科ICU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率降低(P< 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时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降低(P<0.05),且G组低于B组(P<0.05)。G组术后0、4、8、12 h静息时和咳嗽时VAS评分均高于B组,且术后24 h时点咳嗽VAS评分亦高于B组(P<0.05)。B组术后4、8、12、24、36、48 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均低于G组(P<0.05)。结论bTPVB复合全身麻醉用于TLE可减少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用量,缓解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术后肺功能,从而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椎旁阻滞 麻醉,全身 胸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食管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铠装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其在工业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为适应极端恶劣的环境,本文通过介绍铠装热电偶生产工艺、结构,尤其是对外层金属套管的材料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热电偶的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

  • 标签: 高频头 双极化 双输出 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