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患者通过经皮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两组均运用经皮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此外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加强对观察组的护理干预。从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状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满意度(80%)低于观察组(100%),(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宫颈患者通过经皮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使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经皮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加附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患者35例采用全子宫切除加附件切除术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62.5±5.3)min,术中出血量130±25.5ml。术后并发泌尿道感染2例,尿潴留1例,淋巴囊肿1例。结论子宫内膜积极治疗多为早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外全子宫切 双附件切除术治疗
  • 简介: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它的典型临床症状有腹痛、血便及排便习惯改变等。有文献报道结肠癌侵犯前腹壁的发生率为2.4%[1],然而形成脓肿并发症的现象更少见,其发生率为0.3%~0.4%[2]。临床上偶见结肠癌侵入腹壁继发感染而引起腹壁脓肿,这种以腹壁脓肿为首发临床症状的结肠癌具有起病隐匿、漏诊率高、预后差的特点。

  • 标签: 下腹壁脓肿 腹股沟区 回盲部癌 双侧 右侧 临床症状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索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前瞻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CN0期PTMC患者共200例,按照住院号尾数的单,分成单侧中央区清扫组和侧中央区清扫组,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侧中央区清扫的清扫效果和并发症。结果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0.7cm、患者年龄≥45岁和男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发生在肿瘤直径≥0.5cm的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2%。该部分患者单侧和侧中央区清扫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9.53±6.04)枚和(12.19±7.18)枚,P=0.035;淋巴结阳性数分别为(1.17±1.47)枚和(2.11±2.75)枚,P=-0.022。结论在肿瘤直径≥0.5cm的患者中,侧中央区清扫有利于提高肿瘤清扫的彻底性:患者RLN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并不因对侧中央区清扫而增加。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甲状腺癌 中央区清扫 危险因素 CNO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纵隔、胸腔引流在防治食管手术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到我院胸心外科治疗的175例食管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引流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纵隔、胸腔引流组94例,术后经纵隔、胸腔引流对照组81例,术后行常规单纯胸腔引流。对比两组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胸腔残余积液发生率等。结果纵隔、胸腔引流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1%vs.2.4%,P>0.05)。纵隔、胸腔引流组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胸腔残余积液发生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纵隔、胸腔引流在食管手术中无法改善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机率,高效的降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 标签: 食管癌 外科手术 纵隔 胸腔双引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疗联合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6年06月来我院就诊的35例晚期宫颈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主体,35例患者均进行了放疗联合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了解患者医治的疗效。结果患者病症缓解率为85.71%,35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25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完全的缓解,5例患者的症状则为部分缓解,3例患者的症状稳定,2例患者症状出现了进展。结论对晚期宫颈患者实施放疗联合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临床效果明显,病情改善程度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晚期 宫颈癌 放疗 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体极电切术在膀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50例我院自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膀胱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予以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实验组予以经尿道等离子体极电切术治疗。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极电切术对膀胱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好,值得推荐。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 膀胱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不同给药途径对晚期卵巢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患者,均为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晚期卵巢患者,根据不同给药途径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8.19%(40/83),采取静脉滴注给药;观察组占51.81%(43/83),采取腹腔灌注和静脉滴注途径给药;以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评价疗效、安全性的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1.40%,大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以轻度的不良反应为主,经对症处理缓解,虽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中,采用腹腔和静脉途径给药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静脉给药,安全性尚可,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可能是腹腔灌注给药并未提高正常组织接触化疗药物的浓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卵巢癌 紫杉醇 顺铂 腹腔 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甘氨唑钠对鼻咽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9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患有鼻咽的4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比例设为11。试验组医治时予以甘氨唑钠与放射治疗联合的方法,对照组则予以放射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未见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咽的患者采用甘氨唑钠与放射治疗联合治疗,近期的临床效果理想,并没有使毒副作用提高,应用前景广。

  • 标签: 甘氨双唑钠 放射治疗 鼻咽癌 增敏作用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上腹顽固性性内脏痛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侧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进行保守治疗疗效欠佳,并接受过CT引导下侧腹腔神经丛毁性阻滞治疗的中上腹顽固性性内脏痛患者共20例,最终对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了率、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采用侧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对中上腹顽固性性内脏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而与之相关的吗啡用量也有所降低。另外,疼痛的缓解会持续六个月或者直到患者的死亡。同时,在所有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腹泻,有8例患者出现了低血压,有1例患者出现了一过性下肢无力,并没有出现于手术相关的死亡情况。结论在CT的引导下采用侧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对中上腹顽固性性内脏痛进行治疗,不仅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而且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具有疗效佳、安全性高的特点。

  • 标签: 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 中上腹 顽固性 癌性 内脏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在评估胸段食管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由此确定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方法本文研究了我院134名胸段食管根治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通过对各组数据的分析整理,总结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左侧喉返神经链的转移率为15.6%,右侧为20.9%,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为34.3%。影响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有①肿瘤的部位,其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胸上段58.8%、胸中段40.0%、胸下段14.3%分(P<0.01);②肿瘤的分化程度,其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低分化57.1%、中分化36.0%、高分化21.4%(P<0.05);③肿瘤的浸润深度,其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T4为53.6%、T3为42.6%、T2为16.1%、T1为的7.14%。有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3年生存率比没有者低(30.4%VS56.8%,P<0.05)。结论为了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肿瘤复发,应清扫胸段食管患者的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

  • 标签: 食管癌 喉返神经 淋巴结切除术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和静脉途径治疗晚期卵巢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4例晚期卵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和静脉途径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晚期卵巢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晚期卵巢患者(71.88%)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晚期卵巢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和静脉途径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紫杉醇 顺铂 腹腔 静脉 晚期卵巢癌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宫颈放疗患者因性疲乏和家庭功能现况,分析家庭功能对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相关因素调查表、家庭功能量表(FAD)和疲劳评定量表(FAI),医院放疗科的124例宫颈患者进行调查。结论提高家庭成员对宫颈放疗患者的关爱,使患者能够比较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主观感觉到的疲乏程度就相对较低,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轻宫颈放疗患者因性疲乏。

  • 标签: 放疗 宫颈癌患者 癌因性疲乏
  • 简介:福州市民陈女士的母亲,在经历了与乳腺癌长迭10年的抗争后,于清明节前1个月病逝。目前,30岁的陈女士来到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福州总医院肿瘤科门诊,要求进行专门的防癌体检。陈女士说,如果不是因为看到安吉丽娜·朱莉的故事(编者注:3年前,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公布她因为携带有BRCA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患乳腺癌和卵巢风险大大上升,最终决定接受预防性侧乳腺切除术),她从未因母亲患而担心过自己。

  • 标签: 基因突变 乳腺癌 中西医结合肿瘤 福州总医院 家族 乳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鳃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鳃裂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 标签: 颈部肿物,鳃裂癌,诊断
  • 简介:摘要癌症是目前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二位。痛是造成晚期癌症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癌症患者自杀的首要原因。痛加重了癌症本身带给患者的精神心理负担,痛还影响机体的各个系统功能,使病情恶化。因此良好的痛护理管理,对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癌痛 护理
  • 简介:【摘要】 鼻咽主要表现为局部晚期疾病,可以通过多途径治疗,但缺乏针对不同临床情况的共识。通过对来自同行评审期刊医学文献的广泛分析,以及应用一套公认的共识方法(修改后的 Delphi),制定了指导鼻咽治疗的共识。得出结论多学科评估对于指导该病选择治疗的最佳方式至关重要。

  • 标签: 鼻咽癌,鼻咽鳞状细胞癌,鼻咽癌治疗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提高两者的影像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乳头状肾癌和12例嫌色细胞的CT与MRI影像资料。结果7例嫌色细胞行MRI扫描,T1WI上5例为低信号;T2WI上6例为稍高信号;10例嫌色细胞行CT或MRI增强扫描,5例为中度强化,5例为轻度强化。6例乳头状肾癌行MRI扫描,T1WI上5例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上5例为低信号;5例乳头状细胞行CT或MRI增强扫描,5例均为轻度强化。结论MRI平扫信号表现结合增强表现有助于鉴别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的诊断。

  • 标签: 肾脏肿瘤 CT MRI 肾嫌色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管、贲门术后膈疝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6年7月我院发生食管、贲门术后膈疝3例,其中食管中段2例,贲门1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膈疝最早出现在术后14d,最晚术后1年。结果有3例经胸片和CT明确诊断膈疝,行膈疝修补术,术后恢复顺利,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贲门术后膈疝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手术前后呼吸道及消化道的管理、加强营养支持、有效地心理护理有利于预防术后膈疝的发生,细致的临床观察有助于术后膈疝的发现和及时治疗。

  • 标签: 食管癌 贲门癌 手术治疗 膈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