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复生(1896-1936)名濡廷,化名甄海(振海)、郭其瑛、郭毅,笔名止庵,祥云人。1916年春入北京大学文科预备班。1920年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该会发起人之一。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3月至1923年7月到陕西华县咸林中学任教,在师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不久,回北京大学复学。1925年与德三等人发起组织新滇社,为主要领导人。1925年夏至1926年春在陕西绥德第四师范学校任教期问,参加中共陕北的建党活动。1926年夏派回云南筹组国民党云南省党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东北工作。日本侵入东北后,在东北各地开展抗日斗争。1936年6月30日任齐齐哈尔市党组织负责人时,被日军逮捕,8月15日被杀害。

  • 标签: 王复生 毛泽东 生平事迹 中国 政治工作 军事斗争
  • 简介: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史上的光辉里程碑。然而在"下西洋"的航行中,有一位与郑和并

  • 标签: 王景宏 航海家王景
  • 简介:那就是奇想,大家都想着怎样怎样的时候,也许有一个人就梦想到火星去。他对我们的实际意义在哪儿呢,我想当他去了那儿的时候,他代表了整个人类对距离的一个梦想。

  • 标签: 国际电影节 导演 火星 电影学 实际意义 月蚀
  • 简介:对徐霞客与士性的比较研究,经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倡导后,一时影从者众,也相继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这种研究的深入,从而在中国地理学史上基本找到了他们的坐标和地位。总而言之,士性重于人文地理的考察,是古代地理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学者;...

  • 标签: 鸡足山 《徐霞客游记》 王士性 滇游日记 《游记》 比较研究
  • 简介:<正>一、拱辰简介拱辰(公元1011——1085年),原名拱寿,字君贶,北宋开封咸平(今河南省通许县)人,十九岁举进士第一,仁宗见而喜奇,赐名“拱辰”,史称“少年状元”,曾居仁、英、神、哲四朝之官,职位显赫,历任吏、户、礼、兵、刑五部尚书,曾任检校太师、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相州刺史、开封知府、大名府知府、北京留守、西京留守、北都留守、南都留守等职,又曾任永兴路、河东路、秦凤路、定州路、梓州路、高阳关路、大名府等路安抚史,还曾任秦、

  • 标签: 墓志 大名府 北宋开封 安抚使 三司使 翰林学士
  • 简介:敦煌文献中梵志诗歌地发现与整理结集,是上世纪敦煌研究的重大创获之一。在这项创获中,张锡厚的《梵志诗校辑》、项楚的《梵志诗校注》贡献最着。尤其是《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lO月第1版,以下简称《项校》),後来居上,无论在辑诗数量、考校精到亦或注释的详赡等方面,均较前迈进了一大步,可谓梵志诗歌考校阐释地集大成之作,赢得了学界一致赞誉。

  • 标签: 《王梵志诗校注》 项楚 中国 文学研究 古籍整理
  • 简介:1981年,德高望重的平陆县文化局老局长安溟,当选为政协平陆县委员会副主席,连任三届(第一至第三届)。人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但很少有人称呼他"主席";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无论是干部还是百姓,大家都还习惯以他在文化馆的职务"馆长"相称。他乐意接受这样的称呼,大家也觉得这样称呼显得随和亲近。我在1972年从运城师范到地区从事文化工作,就和安溟熟悉。

  • 标签: 王安 馆长 文化工作 平陆县 文化局 副主席
  • 简介:北朝石窟中的神像赵秀荣我国的石窟遗存以中原北方居多。在大部分北朝石窟中,其四壁下部接近地面处(壁脚)或中心塔柱下部靠近地面处(塔柱基坛),常常雕刻或图画一排排奇形怪状、张牙舞爪的形象,有的画像甚至作兽头人身。这些形象究竟是什么?研究者一般称之为“金...

  • 标签: 响堂山石窟 龙山石窟 《大正藏》 印度教 石窟寺 婆罗门
  • 简介:骈文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体,有人把它称为“美文”,虽誉之过盛,但也不无缘由。骈文之美,约有三端:一是音韵谐合,抑扬顿挫,令人如闻美妙悦耳的乐声。如庾信《哀江南赋序》中“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唳鹤,岂河桥之可闻”四句,平仄相间,起伏婉转。二是骈俪对仗,文辞华美,且句式调合,相映成趣。骈文以四字六句为基本句式,

  • 标签: 四六话 王铚 哀江南赋序 基本句式 玉关 三端
  • 简介:今年上半年,从新闻报道中得知云南省的思茅市已正式更名为普洱市。这不由使我又回忆起了近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1978年,上影厂拍摄的故事片《绿海天涯》的主要外景地最终选在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当时从上海到西双版纳无论是坐飞机或是乘火车,都必须先到昆明,再由昆明转道方可抵达。而从昆明到目的地西双版纳可以走陆路或空路。那时

  • 标签: 明星效应 西双版纳 思茅市 昆明机场 新闻报道 云南省
  • 简介:在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远音烈士静静地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距离墓地不远处,矗立着烈士的铜像,那如炬的目光仿佛一直在向人们述说着那段硝烟弥漫、出生人死的峥嵘岁月。远音,原名鸿业,幼名龙文,1916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泗阳村。村北的几间明清大瓦房,至今仍稳稳地立在那里。从少年时代起,这位著名抗日英雄就在此地静静地沉淀着自己赤诚报国的热情。

  • 标签: 王远 烈士陵园 华北军区 少年时代 抗日英雄 石家庄
  • 简介:今年8月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6周年,也是抗日英雄甲本诞辰101周年。甲本同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一样,用他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

  • 标签: 王甲本 抗日英雄 中国 生平 军事斗争 思想品德
  • 简介:拯(1815-1876),原名锡振,字定甫,号少鹤。尝服膺包拯,故更名拯。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军机章京、内阁学士,官至左都副御史、通政使。同治三年因他人诬讦降职,四年离京回乡,光绪二年去世。

  • 标签: 祁寯藻 门生 王拯 中国历史
  • 简介:《孔子家语》的辨伪肇端于学与郑学的一场论争。此文由《圣证论》马国翰辑本入手,对“郑之争”的具体情况及双方策略有所考察,进而认为马昭谓“《家语》肃所增加”只是在无法以常规方式反击经学质难时的无奈选择。清代学者因推崇郑玄而希望回应肃的质难。《圣证论》的亡佚使得从经学上进行回应变得难以完成,而效马昭之故智,考证“《家语》肃伪作”成为了可行的办法。分析可知,清人的疏证乃是由证明《家语》伪作,进而否定其内容记载的真实性。期间,他们的判断标准和思维方式又往往来自经学。因此,疏证的最终目的是要证明传世《家语》不具备充当经学证据的资格。这是一种经学研究,绝非客观的文献辨伪。

  • 标签: 《孔子家语》 王肃 郑王之争 清代 辨伪
  • 简介:白爱在中国居住超过15年,起初从事进出口贸易行业,主要负责与中国大陆地区的业务往来,致力于推动保加利亚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批发。2011年,白女士在123位候选领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保加利亚共和国驻沪总领事,自从她担任保加利亚总领事以来,积极帮助建立两国贸易往来,促进保加利亚文化,开展教育、旅游、投资置业等各方面的广泛活动。

  • 标签: 保加利亚共和国 领事馆 中国大陆地区 上海 专访 贸易行业
  • 简介:高句丽系传承是高句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和“年表”,高句丽政权共有28位。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以及好太碑记载了其中20位。《魏书·高句丽传》中有12位,是正史文献记载高句丽数目较多的文献之一,但综合上述史料,发现其中正误并存,需客观分析。

  • 标签: 《三国史记》 《魏书 高句丽传》 高句丽王 价值
  • 简介:岱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话的穆斯林学者。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阿拉伯哲学中的宇宙形成理论,进而对岱舆的宇宙形成理论构建过程之中对阿拉伯哲学的吸收、创新进行了具体地探讨和分析,指出岱舆在阿拉伯哲学“流溢观”、“照明观”的基础之上创新地提出了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及语言特色的“自然发露说”和“余光照临说”。更多还原

  • 标签: 王岱舆 流溢观 照明观 自然发露说 余光照临说
  • 简介:余麟年先生在《皞南之死》一文(2006年第3期中)说,皞南被蒋介石枪毙原因有多种说法,因他的罪状始终没有公布,故成了不解之谜。就我所知,皞南遭蒋介石枪毙的原因另有一说。1942年我在宁波城里药行街一家中药材行工作,行业

  • 标签: 上海 红木家具 杭州湾 慈溪市 民国 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