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是印度尼西亚华文女性作家,1980年开始写作,主创小说、散文和散文诗等。①《摘星梦》为其短篇小说与微型小说的结集。碧的小说以爱情婚姻和人生百态作为主要题材,抒写心底的创伤隐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小说中浓重的抒情色彩,轻浅的叙述风格,奇巧的行文构思是她在文学上的审美意趣和创作旨归。作为华文女性作家,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具有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这不仅反映了20世纪80-90年代印尼社会华人女性的生存状况,也为印尼华人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与反思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范本。

  • 标签: 小说创作 女性作家 印尼华人 华文 20世纪80-90年代 女性解放运动
  • 简介:1924年1岁是年农历七月十七日,火生于上海,原名洪溥。父亲王开疆,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毕业,时做律师及大学教授。母亲李荪,苏州蚕桑学校毕业,时做小学教师。兄宏济,3岁。1930-1936年6-12岁父母离异,火随父亲迁居南京,先后就读于卢妃巷小学、乡村师范小学

  • 标签: 年谱简编 王火年谱
  • 简介:2014年初,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始拍摄'作家口述史'。当年5月中旬,文学馆一行四人前往成都拜访老作家火先生。从建馆之初,火先生就热情地支持文学馆的工作,每有新作出版,都第一时间寄赠文学馆。近年还将自己的手稿、信札、藏书等文学资料全部捐赠给文学馆,希望让更多的人研究、利用。火先生接收文学馆的采访拍摄时已九十高龄,但头脑清楚,记忆力很好,叙事条理清晰,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许多往事,其间的艰难困苦和他对文学的勤奋执着,令我们深受感动。下面是火先生的讲述:

  • 标签: 人生回眸 王火自述 自述人生
  • 简介:我录制的长篇评书《三国演义》在中央台播出后,突然接到震将军的来信。老在信中说,他是千千万万忠实听众的一员,他和他的孙子听我讲"三国"都入迷了。这已经让我感动不已了,没想到1985年1月14日,老又在家中接见了录制评书《三国演义》的剧组。老高大消瘦。

  • 标签: 评书 王震 《三国演义》 回忆 演员 中央台
  • 简介:炳南是长年追随七爸(周恩来)左右的得力助手,是我们党长期培养的外事领导干部。由于我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多年,对会长炳南了解较深,

  • 标签: 周恩来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领导干部
  • 简介:宋人襄的《辨方志》是以南阳为中心的方志,但未见于目录书籍的记载,故知者甚少,亡佚亦早。今考《大元大一统志》曾载录了14则《辨方志》佚文,为读者了解其具体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弥足珍贵。对这些佚文进行辑录,既具有还原《辨方志》部分原貌的文献学价值,又可为宋代南阳地理的研究提供新的史料。

  • 标签: 王襄 《辨方志》 《元一统志》 辑佚
  • 简介:宋代的典章制度,承袭自唐代,随顺历史形势的演变因革损益而来。笔者关注宋代诏令制度,想要说明其基本架构与渊源流变,不得不追溯唐制。关于朝廷颁布政令使用的诏令文书,《唐六典》有所谓“言之制有七”的系统记载,众多学者进行过详实、深入的讨论。笔者打算围绕《唐六典》的记载,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提要钩玄,间以己意,对唐代“言”的文书体式及其反映的政务运行程序稍做梳理,既方便个人进一步追踪、研讨,也期待就正于方家,获得教益。

  • 标签: 《唐六典》 典章制度 渊源流变 研究成果 运行程序 宋代
  • 简介:2001年,我第一次到成都出差,便与火老师相识。四川是我的故乡,我对四川作家自然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相识十六载,我与火老师早已成了忘年之交。在我的眼中,火老师一直是一位温文尔雅的长者,他说话不紧不慢,但往往是一语中的。

  • 标签: 王火老师 老师忘年之交
  • 简介:他从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到《红旗》杂志的副总编辑,因文才而受到赏识,后受命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参加中共与苏共的谈判,十去莫斯科,受到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参与写一些大文章,从此发迹。

  • 标签: 中共中央政治局 晚年 王力 人物 文革 《红旗》杂志
  • 简介:兴献是明宪宗之子、明世宗之父,特殊的身份,使其成为研究明代藩问题的很好样本。兴献在就藩时,拒绝了不满意的就藩地点,求得湖广安陆州作为自己的就藩之地,并获得丰厚的藩产。根据兴献这一个案,再结合明代其他藩的史实,可以看出,明永乐以后,藩拥有选择就藩地点的自主权。这一自主权是造成全国藩府不均衡分布的重要原因。兴献将钦赐藩产及其管理权与就藩地点结合在一起,使藩产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兴献的例子,亦可窥见因藩产数量、管理权、管理程度上的差异所导致的明代各藩财产极不均衡的状况。

  • 标签: 明代藩王 就藩地点 兴献王 安陆州
  • 简介:1955年,在山西省榆次市苏村发掘了明晋裕墓,墓主人为第十一代晋朱求桂。该墓的发现对于认识明末社会政治、厘清晋藩世系,以及订正《明史》等文献记载中的一些谬误具有重要价值。长期以来,该墓的材料都没有得到详尽披露。本文在整理出土材料的基础上,从墓葬形制、建筑构件、随葬器物等几个方面对该墓进行了简要报道,并对墓志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解读。依据墓志并结合文献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其一,解读朱求桂家世以及朱审烜的命运;其二,以晋裕为切入点探讨晋藩对明代礼制的遵循;其三,对晋藩陵兆域进行梳理,在整理其分布地点与范围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晋藩陵与同在山西境内的代藩陵、沈藩陵兆域的异同。

  • 标签: 明代 晋裕王 墓志 晋藩王 兆域
  • 简介:1925年8月19日,尽美告别人世,时年27岁。尽美去世后不久,其祖母和妻子先后病故,只剩下老母带着两个幼子。生活之凄苦是可以想到的。乃征、乃恩在后来的回忆中写道:"父亲去世的时候。

  • 标签: 王尽美 中央领导 家属 照顾 关怀 去世
  • 简介:“诗化教学”教育是诗,是在孩子心灵上写诗。只有带着诗意的眼光、诗意的情怀去从事教育,才能走出诗意的教育之路。我追求的教育是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诗意。没有诗意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没有诗意的学习是痛苦的。学生的学习生活里不能没有诗,不能没有诗意。我不太赞同“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学习本该是件快乐的事,一个“苦”字多少令人对学习望而生畏。,怎么能说学习是“苦”的呢?

  • 标签: 教育 写诗 心灵 孩子 学习生活 王新
  • 简介:1958年五一节刚过,铁道兵司令员兼国家农垦部部长震就去看望"右派队"的成员。震站在刚刚搭起的羊马架子前面的荒草甸子上,开头就说:"同志们,总理让我来看望大家。"接着,又重复说:"本来总理要来亲自看望大家的。

  • 标签: “右派” 王震 居民点 取名 五一节 司令员
  • 简介:文章通过对相关历史背景的分析,对山上筑丸都城的原因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辽东公孙氏对高句丽的征伐,仅仅是山上筑丸都城的一个可能的诱因,且处于次要的地位。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高句丽新大王至故国川期间东汉对高句丽的主动进攻,加之内忧情况,使得高句丽统治者意识到必须要筑一座大型的用以防守的城池。

  • 标签: 高句丽 丸都城 山上王
  • 简介: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火先生耄耋之年在眼疾和衰老的双重困扰之下,完成了自己的长篇小说封笔之作《东方阴影》,让我们对这位笔耕不辍的文坛常青树平添了更多的敬意。《东方阴影》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女留学生海珠到日本留学,与一名日本男青年小津相知相爱,最后

  • 标签: 东方阴影 作东方 封笔作
  • 简介:2016年,冬至刚过就传来周宝奎离世的消息。老人上了年岁,深居简出,近几年已很少在荧幕上看到她的身影。2006年,越剧百年诞辰时,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的录影。一次,周宝奎也受邀出席,教主持人白燕升唱起了《碧玉簪·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一经典名段。当时老人家已年届耄耋,却依然精神矍铄,为越剧事业乐此不疲。转眼十年,明朗爱笑的慈祥模样一直停留在脑海,老人家却驾鹤西去,令人扼腕叹息。回望周宝奎的一生,她在越剧这个以小生

  • 标签: 扶红花 王周宝奎 甘为绿叶
  • 简介:明清鼎革之际,在清军进驻太仓的过程中,清初主流画坛领袖之一鉴的故乡太仓发生了什么?家国横遭劫难之际,在明清之际的太仓文化圈中,鉴正处于这个士大夫文人集团的中心而未曾置身事外。作为明朝大臣之后,既为人臣,又是家族与乡里推重的"郡伯""廉州",在生死攸关的板荡之际,鉴等太仓文人交游圈士子如何应对这一历史困境?本文试图回到清初的历史语境中作一探索。

  • 标签: 明清鼎革 王鉴 太仓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