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测定。结果 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及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房颤患者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房颤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于我院以对照形式展开,年限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4例为对象,经随机交替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7),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两组护理前相比,其自护能力ESCA各项分值均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协同护理 自护能力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64例脊髓损伤患者为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训练、任务导向性训练,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参与能力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脊髓损伤患者行任务导向性训练有利于提高其参与能力,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脊髓损伤 任务导向性训练 参与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职校护生逆商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在职业学院护理专业的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逆商水平均为对照组(逆商水平低)以及观察组(逆商水平高),对比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职校护生 逆商 自主学习能力 职业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PICC置管患者中以标准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对提升其自护能力及临床护理质量的意义。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0.04-2022.02此阶段内,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病患共计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患均分作2组,在置管中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提供PICC标准护理,统计施护后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护能力及护理质量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置管治疗中以PICC标准护理进行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进一步增强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可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风险,适宜基层医院借鉴。

  • 标签: PICC置管 标准护理 自护能力 护理质量
  • 简介:摘 要: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获得胜任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和缓解病人疾病的能力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本科护理人才教育的目标,回顾了国家对本科护理教育的认证和目前的研究成果,回顾了我国本科护理教育中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临床实践发展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教育部的护理实践标准提出建议,帮助护理教育调和现状。不断改进课程,启发教育改革的思路,为中国高素质医护人员的发展打下基础。

  • 标签: 教育,护理,学士 认证 临床工作能力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效果。方法:从近一年新入职护士中抽选5名,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培训方案,实验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方案,分析两组护士培训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实验组培训效果较好,P<0.05。结论:当前大众对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医院需加强护士培训,不断优化护理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提供保障。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方案效果较好,能够进一步提升岗前培训的质量与效率,端正护士的学习态度,有效提高各新入职护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岗位胜任能力 新入职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护士是较为特殊的职业,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会因为多种护理操作而出现职业暴露现象,是我国职业暴露的高风险群体。对于新入职的护士,其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容易出现职业暴露现象,当新入职护士出现职业暴露后,多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多种负面心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辞职的现象,对其今后职业发展造成影响。为了减少新入职护士出现职业暴露,需要给予其合理的培训。

  • 标签: 急诊科 新入职 护士 职业暴露 培训
  • 简介:摘要:针对妇产科护士群体推进开展基于适当方法的培训指导干预环节,有助于改善提升妇产科护士群体对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护理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掌握水平,提升妇产科护士的工作适应能力,促进我国临床护理医学事业的良好发展。文章将会围绕妇产科护士分层规范化培训的研究进展,展开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妇产科护士 分层规范化培训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中医是我国一项国粹,其治疗理念和方法对临床中疾病的诊治有深远的影响。中医骨伤诊疗的有效性被广泛认可,并得到了良好的传承。随着中医药在临床中的不断发展,不仅医生需要加强对中医药的学习,护理人员也应得到良好的培训。护理人员作为临床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知识水平、操作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医药诊疗的效果。有研究指出,现行的医疗机构中,大部分护理人员存在中医药知识水平较低、操作技能较弱等不足,因此,亟需对中医相关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中医药核心能力培养,以提高其中医药专业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

  • 标签: 中医骨伤科 核心能力 护理管理 方案与成效
  • 简介:摘要:在针对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开展培训的过程中,由于神经外科的特殊性,其对于护士的专业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开展针对神经外科护士的培训中也开始引入岗位胜任能力的理念,显著的提升了神经外科专科护士的培训质量。本文分析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基于岗位胜任能力培训的内容,并提出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构建策略,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岗位胜任能力 神经外科 专科护士 培训体系 构建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诊科运转过程中,品管圈的应用方式以及其对急诊科护士应急能力所产生的干预效用。方法: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为研究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抽样法完成急诊科护士样本的收录工作,共收录样本16例,以2022年6月为分界点,将2022年1月-6月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12月作为实验组,完成品管圈方案实行前后样本综合能力评估以及护理配合满意度等指标的收录工作并对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品管圈方案实施之后,急诊科护士样本的综合能力评估结果以及护理配合满意度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科运转过程中,利用品管圈对急诊科护士的专业能力进行进一步培训以及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议在后续的急诊科运转过程中,对该干预工作展开进一步探究。

  • 标签: 品管圈 急诊科 急诊护士 应急能力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职业能力培养的血液透析室专科护士的培训策略。方法:选取医院的60名专科护士,本次研究实验的时间从2022年3月到2023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处置法将60例专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有30名护士,实验组有30名护士。对实验组护士采用职业能力培养培训策略,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策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护士的关于血液透析室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通过不同的培训策略之后,实验组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要高于对照组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组间差异比较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专科护士的实践技能成绩要高于对照组专科护士的实践技能成绩,组间差异比较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血液透析室专科护士的培训策略,可以提高专科护士的护理专业化水平,是一种具有价值的培训策略。

  • 标签: 职业能力培养 血液透析室 专科护士 培训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阶段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01-2021.01,1年内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治疗组(50例,实施阶段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以及肢体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阶段化护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对老年病护理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入组老年病患者70例列为观察对象,入组后,利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一组观察组予以全科护理,一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科护理方案融入老年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全科护理 老年病 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期间在本单位进行临床护理带教的40名老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所有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人文关怀能力,并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平均人文关怀能力评分为(191.49±18.55)分,较为优良。不同科室、不同年龄、不同教学时间、是否具备高效教师资格证、有无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评分有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人文关怀能力普遍较高,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考核等方式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水平。

  • 标签: 临床护理 带教老师 人文关怀能力 影响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应急能力和护理干预的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72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仅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实验组(36例,使用产房助产士的应急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产妇在护理后产后2小时和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均有减少,但实验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出血产妇护理时,通过产房助产士的应急能力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产妇的出血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