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采取生化试验标本分离的有效方式。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25例。分别采用分离胶管以及真空干燥管分离患者血清开展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在干燥管与分离胶管下其ALT、AST、钾、钙、葡萄糖、总蛋白、清蛋白的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离胶管能够分离出充足的生化检测标本,与真空干燥管的相比其偏差值更小,临床价值更高。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真空干燥管 分离胶管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给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7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复合式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央前方平均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角分离术用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眼压,增加中央前方平均深度,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房角分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一代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方法比较分离分离的与手工分离的浓缩血小板的回收率、重量、红细胞损失量。结果两组分离的浓缩血小板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分离机组除红细胞混入量与手工组的没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优于手工组(P<0.05)。结论新一代全自动分离分离效果和效率都大大优于手工分离

  • 标签: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 血小板浓缩液 白膜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应用于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8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宽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的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宽度更高,眼压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效果明显。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讨论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的临床特点及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该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5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髂腰内固定术,并在手术后1年内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记录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A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髂腰内固定对于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损伤有显著效果,术后愈合时间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具有临床治疗价值,可推广。

  • 标签: 髂腰内固定 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4例,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74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37例患者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的37例患者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水平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与视力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眼压与视力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73%)明显高于观察组(13.5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富血小板白膜后的悬浮红细胞能否替代洗涤红细胞。方法检测并计算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富血小板白膜后的悬浮红细胞的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含量、溶血率,并与手工制备的洗涤红细胞进行比较。结果制备浓缩血小板后悬浮组和制备富血小板白膜后悬浮组均符合洗涤红细胞标准(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但洗涤红细胞的上清蛋白的含量要更低(p<0.05)。结论虽然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小板、富血小板白膜后的悬浮红细胞上清蛋白含量比洗涤红细胞要高,但其完全符合洗涤红细胞标准,可以在应急情况下替代洗涤红细胞。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 制备富血小板白膜 浓缩血小板后的悬浮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