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其三系分化的能力和免疫诱导特性使其具有再生医学的应用前景。目的:从小鼠骨髓中研究分离制备Flk-1+间充质干细胞的新方法,检测了这类细胞的生物特性。方法:以小鼠骨髓为研究对象,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并扩增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它们的细胞周期、表型和多系分化的能力。结果与结论:小鼠来源的骨髓来源的原始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样生长,大部分细胞处于G0/G1期,并且高表达Flk1,CD13,CD29,CD44,小鼠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在光镜下均呈成纤维样或多角型贴壁生长,在体外相应的诱导液环境中均可以向三系分化。提示小鼠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 标签: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Flk-1+间充质干细胞 小鼠 细胞周期 表型
  • 简介:摘要中蒙药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如何提取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是中蒙药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蒙药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已有十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本文针对常用的提取、分离技术做一简单的介绍。

  • 标签: 中蒙药黄酮 提取 分离 综述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5-02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全身麻醉下,采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建立腹膜前间隙行TEP手术42例(54侧),其中双侧腹股沟疝12例。腹股沟斜疝38侧,腹股沟直疝16侧。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单侧手术时间(28±10)min,双侧为(49±15)min。术中出血(4.3±1.8)ml,均无腹膜破裂。术后出现阴囊气肿3例,下腹壁腹膜外积液2例,经穿刺抽吸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2.4±1.2)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5.2±1.7)d。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未见复发和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TEP手术中,采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建立腹膜前间隙是安全可行和经济实用的,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和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气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钝性分离法在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此次研究中的60例超声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30例对照组实施扩皮纵向法,30例观察组采用钝性分离法,分析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扩皮成功率,P>0.05,未呈现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置管24小时大量出血率和7日内维护次数经过软件比较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采用钝性分离法后可减少维护次数和出血量。

  • 标签: 钝性分离法 改良赛丁格技术 PICC置管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在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采取切开复位与韧带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在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以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总计98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49例)与联合组(49例)。对照组仅采取切开复位治疗,联合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联合韧带修复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不同时间平均踝关节评分(Baird-Jack),临床治疗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 结果 联合组患者伤口愈合、住院、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切开复位 韧带修复治疗 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上肢骨折后使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能为肘关节功能障碍带来的具体治疗效果。 方法: 择取 2012 年 11 月到 2016 年 11 月这四年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 80 例上肢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为患者分组,其中采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的 40 例患者归入研究组,采用传统关节松动技术的 40 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术后改善状况。 结果: 就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而言,研究组为( 113.16±20.75 ) ° ,对照组为( 79.23±20.83 ) ° ;就关节功能评分而言,研究组为( 82.83±7.66 )分,对照组为( 65.01±5.73 )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 P < 0.05 )。 结论: 采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上肢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障碍状况,患者不仅关节活动度得到提高,关节功能也得到恢复,可见其疗效之显著。

  • 标签: 肱尺关节分离技术 上肢骨折 肘关节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重建钢板手术固定对严重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患者行前侧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结果11例患者获随访,随访5~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均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应用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

  • 标签: 骨盆骨折 耻骨联合分离 骶髂关节 骨折固定术
  • 简介:   [ 摘要 ] 目的 分析分离性垂直斜视合并麻痹性垂直斜视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9 月我院收治的 98 例分离性垂直斜视合并麻痹性垂直斜视患者,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分离性垂直斜视合并麻痹性垂直斜视临床特点:出现原在位垂直斜视;遮盖会出现高位眼上飘,部分外旋加大或者不稳定,低位眼也可能出现上飘现象;单眼眼球运动时出现明显眼外肌麻痹以及亢进。经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中显效 64 例,有效 33 例,总有效可达 98.98% 。治疗后 54 例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水平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 分离性垂直斜视常同麻痹性垂直斜视合并发生,治疗时需根据所合并的不同类型的麻痹性垂直斜视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 关键词 ] 分离性垂直斜视;麻痹性垂直斜视;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segregated vertical strabismus with paralytic vertical strabismus. Methods 98 cases of segregated vertical strabismus with paralytic vertical strabismu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September 2018 in our hospital. Thei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surgical method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gregated vertical strabismus combined with paralytic vertical strabismus were as follows: original vertical strabismus; occlusion of high eyeball drift, increased or unstable partial external rotation, and high eyeball drift; and obvious extraocular muscle paralysis and hyperactivity during monocular movement. After operation, 64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and 33 cases were 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98%.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binocular monocular function of 54 patients was improved in varying degrees. Conclusion Separate vertical strabismus often occurs in combination with paralytic vertical strabismus.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paralytic vertical strabismus.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80例(8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容积(ACV)、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角度(ACA)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的视力优于术前,眼压水平明显低于术前,ACV、ACD水平高于术前,各点的ACA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改善患者视功能。

  • 标签: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作者: 胡作林李志富1通讯作者邵伟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胡作林李志富1通讯作者邵伟2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泰安271000;1.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2.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012作者简介:胡作林,男,(1965-),理学硕士,中心副主任,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葡萄籽乙醇提取液对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和毒性.方法以临床标本分离菌株为对象,采用抑菌环试验和营养肉汤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采用动物试验对其进行了毒性试验观察.结果含葡萄籽生药125g/L的乙醇提取液对临床分离菌株和标准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大于7mm.葡萄籽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0g/L.小鼠急性经口LD50值大于5000mg/kg,葡萄籽提取原液对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指数为0??13,属于轻度刺激性.结论葡萄籽乙醇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属无毒、低刺激性物质.关键词葡萄籽乙醇提取液;抑菌作用;临床分离菌株;标准菌株ExperimentalAnalysisonBacteriostaticEfficacyandToxicityofGrapeSeedsExtractinHospitalClinicallyIsolatedStrainHuZuolinLiZhifu1ShaWei2(TaGianCentre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TaianShandong271000;1TaishanMedicalCollege,TaianShandong271016;2??CollegeofPharmacy,Shandong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12)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bacteriostaticefficacyandtoxicityofgrapeseedsethanolextractinhospitalclinicallyisolatedstrain??MethodsClinicallyiGsolatedstrainspecimenswereusedtoobservethebacteriostaticefficacyofgrapeseedethanolextractviabacterialinhibitionzonetestandnutrintbrothmethod;andanimaltestwasemployedtoobserveexperimentallyitstoxicity??ResultsThediametersofbacterialinhibitionzonesofclinicallyisolatedmicroorganismstrainandstandardmicroorganismstrainexposedtotheethanolcontaininggrapeseedcrudedrug125mg/Lwerelargerthan7mm??TheminimuminhibitionconcentraGtion(MIC)ofgrapeseedethanolextractforC??albicanswas25??0mg/mL??ThemouseacuteoralLD50wasabove5000mg/kg,therabbitskinirritationtestinGdexofgrapeseedstocksolutionwas0??13,whichbelongstomildirritation??ConclusionsGrapeseedextracthasgoodbacteriostaticefficacy??ItbelongedtopractiGcallynKoeny-wtoorxdiscclassandwasslightlyirritativetoskin??grapeseedethanolextract;bacteriostaticefficacy;clinicallyisolatedstrain;standardmicroorganismstrain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2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以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常规组(28名)和治疗组(29名)。常规组行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前前房深度及视力较常规组无差异(P>0.05);经治疗,治疗组前房深度和视力均较常规组有显著优势。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超声乳化摘除 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联合COOK球囊在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7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利用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研究租,其中研究组采取冷刀分离+COOK球囊,并在手术一个星期中以后取出COOK球囊;对照组利用冷刀分离+元宫性IUD。并在手术之后的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时间针对患者的改善情况进行回访。结果: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患者之间比较,中度宫腔粘连患者在手术之后宫腔在形态恢复程度及改善程度上要好于重度的宫腔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相同患病程度的宫腔粘连患者之间比较,研究组要好于对照组,手术之后的粘连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手术之后的3个月之内,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全部患者的月经改善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对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来讲,利用冷刀分离联合COOK球囊可以有效改善宫腔形态及月经状态,并有效降低手术之后再粘连的复发率。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 冷刀分离 COOK球囊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牙科四手操作对显微超声技术取根管内分离器械的效率和成功率的影响,总结超声法取分离器械的处理与配合流程。方法 对173例使用超声法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评估牙科四手操作对超声法取分离器械的效率与成功率的影响。 结果 医护四手操作下,使用牙科显微镜,通过超声技术成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169例,未取出4例,取出成功率为97.63%。其中,取出的分离器械病例术中发生器械二次分离12例,2例器械术中曾被推出根尖孔,3例发生根管壁穿孔。最长处理时间81分钟,最短处理时间3分钟,平均处理时间分钟29.9分钟。结论 四手操作可提高显微超声法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效率,规范流程与经验值得推广。

  • 标签: []  牙科四手操作法 牙科手术显微镜 器械分离 超声技术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离心/膜分离组合式双重血浆置换(DFPP)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8年1月~2022年6月期间确诊治疗的18例LN患者,其中9例采用膜式DFPP进行治疗(对照组),9例采用离心/膜分离组合式DFPP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离心/膜分离组合式DFPP的疗效明显优于膜式DFPP(P<0.05);两中DFPP治疗前后血小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膜分离组合式DFPP的白细胞下降显优于膜式DFPP(P<0.05)。结论:离心/膜分离组合式DFPP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双重血浆置换 组合式 重症狼疮性肾炎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术后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处理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直肠癌Mile’术后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病例临床资料。结果16例并发症均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3日。结论有针对性的造口护理和治疗,迅速治愈直肠癌MILE’S术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造口并发症,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造口 皮肤粘膜分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3日至2017年6月19日6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治疗,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眼压及视力。结果观察组治疗一周后视力及眼压分别为(0.31±0.11)、(19.23±3.03)mmHg,治疗三个月后数据分别为(0.43±0.24)、(16.77±1.18)mmHg,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手术联合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治疗效果较佳。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改进连接以及分离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的方法,设计分离蝶翼针操作时使用的安全防护设备,从而降低此操作针刺伤发生率。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我科三个病区64名护理人员2015全年在改进连接以及分离蝶翼针操作前后的针刺伤发生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进措施前后针刺伤发生率以及针刺伤护士百分比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改进连接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的技巧,设计新型的安全防护设备,进一步强化职业防范安全体系,降低了此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机率,一定程度保护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输液港 蝶翼针 针刺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做微生物检测工作时,改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效率与应用价值。方法:共有102份微生物样本被选中参与本次研究,研究开展时间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期一年。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参研样本分成A、B两组,A组作为研究组,对样本的检验方式采用微滤膜分离法,B组作为参照组,采用传统检验方式,即平板分离法。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检验用时和污染率。结果:A组的检验成功率高于B组,且用时更短,污染率低于B组。结论: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微生物检验时,相较传统检验方式,此种膜分离技术分离法具有更好的效率效果,此种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滤膜分离 综合检验中心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氟化钠抗凝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与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区别,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测血糖的病人,抽取氟化钠抗凝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静脉血各1支,测定即时血糖浓度以及37℃孵育两小时后的血糖浓度,比较两种采血管对于血糖检测的结果差异是否有意义,以及比较分析两小时内两种不同采血管对于血糖检测的稳定性是否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采用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20年7月,选取9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研究,通过抽签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短肌腱移位治疗(n=45例,对照组)、骨膜移位治疗(n=45例,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采用骨膜移位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生活质量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 手术 短肌腱移位 骨膜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