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的56例产妇,使用高频超声探视测量腹直肌间隙距离,记录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超生特征。结果:①共发现产后腹直肌分离3例,影像特征表现为前腹壁皮下脂肪层变薄,腹白线增宽,双侧腹直肌对称分离等;②经低频电刺激治疗后,3例产妇均获得治愈。结论:产后腹直肌分离有着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经低频电刺激治疗本病效果较好。

  • 标签: 产后 腹直肌分离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 母乳喂养无论是对于产妇还是新生儿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优越性。但在某些情况下致母婴分离,产妇产后乳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吸吮,泌乳时间延后,使得母乳分泌不足,母乳喂养成功率低,对产妇心理生理均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 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在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伤口中采用新型敷料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 2018年 11月 -2019年 10月接受造口手术后发生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共计 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 10例患者分到对照组,另外 10例分到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新型敷料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伤口中采用新型敷料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利于预防伤口感染情况的发生,对伤口的愈合有着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 护理 新型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影响。方法:我院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 84 例母婴分离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 超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将产妇 分为对照组( 4 2例 :未行 超早期乳房护理干预)与实验组(42 例:行 超早期乳房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效果 。结果:实验组产妇干预后 24h 、 48h 以及 72h 泌乳始动率均高于对照组 ,且实验组产妇产后 72h 后乳房肿胀率( 16.67% )低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明显( P<0.05)。 结论:母婴分离产妇超早期乳房护理干预有利于早期泌乳 。

  • 标签: 超早期 乳房护理干预 母婴分离 产妇泌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房护理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收治我院的 80例母婴分离产妇,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n=40)和对照组( n=40)。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泌乳量大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泌乳量及护理满意度更优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乳房护理,可以明显增加泌乳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产妇日后喂养工作起着重大作用。

  • 标签: 乳房护理 泌乳量 泌乳开始时间 母婴分离产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应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6.1-2017.12期间收治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发生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按入院先后顺序分

  • 标签: 功能性电刺激 产后 耻骨联合分离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联合伤口处理对患者难愈型伤口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肠造口患者6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伤口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观察组实施造口及伤口皮肤粘膜分离处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在伤口愈合指标上,两组渗出液量、拆除缝线及伤口愈合时间等对比较差异显著,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伤口造口 皮肤黏膜分离 伤口处理 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