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处理,寻找最佳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5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病例。结果妊娠合并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手术时间长,肥胖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比率。及时发现腹部切口感染,尽早处理,拆除腹部切口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合理应用抗生素,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结论针对剖宫产切口感染高危因素,制定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腹部切口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降低阑尾炎病人的切口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近3年来收住的急性阑尾炎病人130例的治疗及手术方法。结果130例中,按病理分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0.98%。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9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10.52%。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9例。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11.11%。结论造成切口感染的诸多因素中,球菌污染(尤其内源性污染)占统治地位,而主要环节在于手术过程中,因而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关系在于外科医师的无菌观念和操作技巧。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无菌观念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SP病例误诊原因旨在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SP误诊误治的过程及原因。结果CSP误诊使病症加重、治疗麻烦、病程延长、病人损失增大。23例中4例子宫切除,病程最长129天。结论CSP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基层医疗机构辅助诊断技术欠缺等,有时医生为了留着病人仓促诊断勉强治疗也是本病的误诊原因。

  • 标签: CSP 误诊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将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根据缺陷的特点分为三型实性非均质型30例(52%),混合回声型16例(27%),类囊肿型12(21%)。结论超声能准确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剖宫产术 伤口愈合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76例疝气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腹横纹小切口 疝气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研究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病发率低等优势,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腹横纹小切口 疝气 临床
  • 简介:摘要术后切口感染是困扰医患双方的重要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寻找易感因素、易感环节、分析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有效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它的发生,提升医疗质量。

  • 标签: 手术切口 感染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对性治疗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针对性治疗,探讨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治疗有效率为100%;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7±2.6)天。结论将针对性治疗应用到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切口愈合速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治疗探讨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3年2月有选择性的对102例甲状腺瘤患者施行改良小切口不横断肌肉摘除甲状腺瘤,并对患者的术中术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很轻,无吞咽疼苦表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住院5天拆线出院。局部刀口美观。手术效果满意,随访半年均无不适、局部无粘连现象。结论小切口摘除甲状瘤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局部疼痛轻,不失为一种微创技术。

  • 标签: 甲状腺瘤 小切口 微创技术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13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评估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除2例有切口脂肪液化外无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3-12天,平均6.5天。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低廉的优点,但需相当的临床经验,不能一味追求小切口,须个体化手术。

  • 标签: 胆囊炎 胆石症 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
  • 简介:摘要对于妇产科来说,手术治疗对于妇女生产以及妇科疾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手术既是治疗的过程也是创伤的过程,对术后感染、伤口裂开、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使患者在术后及早康复,做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患者 腹部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有效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任意将12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及实验两个小组,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面的人性化护理,包括心理、饮食、疼痛等内容。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28.08±7.66,伤口甲级愈合为42(70.00%),住院时间为13.933.35;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39.73±9.12,伤口甲级愈合为58(96.67),住院时间为11.63±2.89。两个小组都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咳嗽、发热、腹胀、便秘、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情况,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人数为18例,实验组仅为9例,实验组数据优于观察组。结论医护人员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腹部切口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及时排除患者负面情绪,在保持良好心态、健康饮食、科学锻炼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获得理想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人性化护理方案在妇产科中占据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病人 腹部切口 人性化护理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我院肝胆脾外科2012年4月—2013年2月共施行胆囊切除术982例,其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87例。对所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优劣性及操作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有大范围(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小切口 胆囊切除 术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妊娠的发病因素。方法回顾2014年到2017年在我院诊治的106例切口妊娠的病例资料,分析影响切口妊娠的发病因素,结果106例切口妊娠患者中92例有过至少1次人流手术,3例病例有子宫肌瘤,9例病例有过两次以上剖宫产手术史,2例患者有过切口妊娠的经历。结论通过总结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切口妊娠的发病因素,为减少切口妊娠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进而减少切口妊娠的发病率。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妊娠 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成功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并采取精心的护理。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有效方法,术前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切口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尾窦切口改良缝合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自2012年以来对诊断明确的19例患者采用改良缝合法缝合切口,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切口全部1期愈合。结论该缝合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切口美观,效果确切。

  • 标签: 骶尾窦 切口 缝合技术
  • 简介:摘要普外科手术过程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从业人员对切口感染做出充分掌控。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从一般临床资料与实验方法出发,得出了相应结果,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对该项课题做了深入讨论。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讨论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份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7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手术进行治疗;探究组患儿采用小切口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儿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结果在手术时,对照组患儿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与探究组患者的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结束之后,留院观察1-2天,对照组中有共有6例发生阴囊肿胀,感染3例。探究组中有没有出现切口感染,仅仅有三例患儿出现阴囊肿胀的并发症。然后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这种小切口的方法治疗小儿的疝气,不仅创伤小、时间短,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所以说非常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小切口 小儿疝气
  • 简介:摘要目的Miles手术前造口定位、预配造口袋体验,以及术后切口、造口的观察护理、造口护理技能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术前护理集中在心理护理和术前造口定位以及肠道三个方面护理。术后护理重点是造口、切口、引流液的观察。结果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专业技术和态度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患者掌握造口护理知识。讨论术前通过细致的心理护理和预配造口袋实验,是患者逐渐从内心接受造口手术,配合治疗。术后的护理重点是造口、切口、引流液的观察与出院后的健康指导,使患者与家属在短时间内具备一定的造口护理知识。

  • 标签: 直肠肿瘤 肠造口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口裂开的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对35例会阴切口裂开的产妇应用期待疗法、换药与TDP照射理疗相结合及清创缝合等护理。结果35例会阴切口裂开的愈合良好。结论不同原因的切口裂开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是保证会阴切口愈合的关键。

  • 标签: 会阴侧切口 裂开 原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