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200例不同角膜异物治疗的回顾分析,探讨治疗的方法。方法根据角膜异物性质、深浅及角膜炎症情况采取棉签擦去、1ml皮试注射器针剔除及联合用显微有齿镊轻轻拔出等方法取出异物,并予以抗生素眼液、眼膏消炎,必要时辅以全身抗感染治疗。结果本组200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全部治愈。结论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取出具有组织损伤小、对异物定位准确、与角膜接触面积小、剔除时深度与范围易控、视野清晰、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裂隙灯 角膜异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角膜异物取出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21例角膜异物取出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621例角膜异物患者,无术后感染病例。结论角膜异物取出术后伤口愈合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1)取干净异物;(2)术后正确的治疗护理。

  • 标签: 角膜异物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国情越来越严峻。怎么才能有效的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快速发展?这个问题一直被广大人民所关注!然而现在医学界有没有好的办法帮助这些青少年控制近视的发展呢?角膜塑形术独特的控制原理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认可,第二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IAOF2015)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旨在突出角膜塑形领域的前沿进展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日本和韩国等全世界各地的国际知名专家将出席大会并作专题演讲。通过以讲座和海报的形式报道前沿临床及学术专家在该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角膜塑形镜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前景越来越好。

  • 标签: 角膜塑型镜适应症验配
  • 简介:有道是,眼睛“大”到洞察宇宙,“小”到容不得半点沙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灰尘,沙粒、小虫等进入眼内,导致流泪,睁不开眼。碰到这种情况,不妨按下面的方法处理。

  • 标签: 角膜异物 护理学 眼科学 眼睛
  • 简介:摘要近期研究发现角膜生物力学性能与部分角膜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疗、与角膜手术的效果等密切相关,其涉及许多专业概念。本文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特性、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在常见眼病诊疗中的应用及其干预性治疗进行简要概述,旨在促进眼科医师对角膜生物力学的理解和掌握,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56-16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角膜异物患者各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角膜异物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规律。方法:对 928例角膜异物病人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男:女 =22.81:1,左眼:右眼 =1.30: 1; 20—40岁 占 人群发病人数的

  • 标签: 角膜 角膜异物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分期患眼和正常眼的角膜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于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并确诊为DR的患者100例(103眼),其中非增殖期组(NPDR)50例(53眼),增殖期组(PDR)50例(50眼)。另随机选取正常志愿者46例(48眼),利用频域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AS-OCT)对非增殖期组、增殖期组及正常组均进行中心2、5、7、9 mm共4个同心圆区域扫描范围的角膜角膜上皮厚度检查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DR患者的角膜角膜上皮各区域平均厚度。结果:3组间中央前、后角膜曲率及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84,P=0.16;F=1.88,P=0.16;F=1.96,P=0.15),正常组中央角膜上皮厚度均高于其余2组(P<0.05)。正常组与NPDR组角膜上皮厚度多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PDR组角膜上皮厚度多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与PDR组角膜上皮厚度只有S5 mm、SN5 mm、ST5 mm、T7 mm共4个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R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对角膜上皮组织厚度产生潜在影响,这种变化可能可以作为DR筛查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角膜 角膜上皮
  • 作者: 郭寅 王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300020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预测疾病预后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圆锥角膜筛查是确定屈光手术适应证、避免术后角膜扩张的重要手段,而传统诊断方法准确率较低,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更加难以发现。机器学习作为一种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为较为准确地识别圆锥角膜带来可能,成为近几年屈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从机器学习在角膜屈光手术术前圆锥角膜筛查中常用的算法、角膜特征参数提取、模型预测效率等方面进行阐述。(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96-800)

  • 标签: 圆锥角膜 屈光外科手术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58岁男性患者因右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行翼状切除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出现眼红、分泌物增多、视物不见就诊眼科。经角膜病灶刮片、微生物培养,诊断为右眼翼状胬肉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细菌性角膜炎,给予局部抗感染、板层角膜植片去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角膜感染控制,视力恢复。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移植 外科伤口感染 角膜炎 眼感染,细菌性
  • 简介:摘要健康的角膜缘干细胞是维持角膜上皮透明与完整的前提。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和/或角膜缘干细胞龛受损均可导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缺陷(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 LSCD)。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恢复干细胞功能、治疗LSCD的主要方法之一。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主要分为三大类:直接移植角膜缘组织、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以及在体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每类手术按照供体来源不同可进一步分为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近年来,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手术技术不断改进,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术后植片存活率逐步提高,明显改善了LSCD患者的预后。(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32-237)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缺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物性角膜外伤致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3例(83只眼)有角膜植物伤史的感染性角膜炎病例,通过直接镜检或根据角膜溃疡的表现或通过实验室真菌培养等方式予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83例中行溃疡面清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22例,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8只眼,所有病人行溃疡面清除加碘酊烧灼,局部和全身常规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83例病例中81例治愈,治愈率97.5%,视力均较前增加。2例就诊时角膜已大面积毁坏,接近穿孔,前房大量积脓,最终病情恶化而不得不选择眼球内容摘除术。结论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中,药物的合理应用,手术技巧的革新和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是有效控制感染并防止感染复发的关键。

  • 标签: 植物 角膜外伤 真菌性角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