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在B超为主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子宫切口妊娠以保守治疗为多,成功率较高。

  • 标签: 子宫切口妊娠 B超辅助检查 保守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在临床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10年11月以来我院住院治疗的阑尾炎患者60例,采用低位小切口三针缝合法结果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效果满意,随访半年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阑尾炎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阑尾炎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微创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作阑尾切除术手术特点。方法对22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加以总结。结果以小切口完成手术22例,其中1例延长切口完成手术。成功率95.5%。手术时间最短20分钟,最长40分钟,平均28分钟,平均住院4.8d,无切口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外观美、创伤小、恢复快以及经济节省。

  • 标签: 阑尾切除术 小切口手In 22 cases of small incision appendectomy experience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的10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效果。结果本组100例全部治愈,99例手术成功,1例因胆管周围炎症致Calot三角粘连、水肿,延长切口后完成手术。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兼有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无腹腔镜手术条件的基层医院。

  • 标签: 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 作者: 周源桂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凉山615899)【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0-02医院的外科手术后出现的切口感染一直以来是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一般在9%~17%左右,尤其是普外科对于切口感染最为常见,其造成的感染原因也有多个方面。近些年来,由于临床手术中,经验性治疗中大量的使用抗生素,医疗操作的频繁侵入性,细菌的耐药性以及不断的传播,并且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比较低下,导致医院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呈现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那么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一下,手术中怎样预防切口的感染,具体如下:1手术中对抗生素的使用患者腹部常见切口感染的细菌来源一般是内源性的,尤其是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根据经验来选择甲硝唑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的合并应用来预防切口的感染。但要注意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手术中用药的及时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恶心、呕吐而导致的腹内压增高从而使切口的张力增大甚至裂开,避免增加感染的概率。而且有相关的研究数据及临床表现证实,在手术前的30分钟对抗生素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对比术后给与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此时细菌已经在组织液的高营养状态下实现了快速的繁殖,此时致病力极强,此时应用同等剂量的抗生素,起到的作用已经不及术前使用的同等剂量的抗生素了,抗生素在此时的效能有明显的下降。所以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应推广在术前使用,而不是在术后使用,两者差距明显,术前使用较为合理。2正确使用电刀近些年来临床手术中对于电刀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刀在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明显,且电刀的应用能方便医务人员的手术操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所需的时间,极大的提高手术的效率,减少手术病人身体压力及其家属心理的压力。但是电刀使用时会在瞬间出现高能的情况,操作不当极易对手术切口周围造成一个灼伤。电刀操作适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对皮肤反复的电灼则会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灼伤,尤其是身体脂肪多的部位,其血供能力本来就差,同时热敏感性也较强,易造成皮肤变性坏死甚至液化。有些人觉得不能以烧灼面颜色的深浅程度及变化来判定操作是否有效,而一些医师习惯性的认为电灼成黄、深黄、深褐或焦痂色即表示为有效,其实电灼出血点后,其周围看起来正常的皮肤组织实际上有部分已经失去了活力,而电灼的时间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人员均为我院患者,在时间选择上,全部来源于2020.10-2022.10年,患者例数为96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甲氨蝶呤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状况,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血β-HCG水平;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占比。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β-HCG转阴时间;血β-HCG水平均比对照组有优势;观察组不良反应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药物与手术联合方式治疗切口瘢痕妊娠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生活质量,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减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外侧小切口与常规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0例,收治年限为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手术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前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称为观察组,观察两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常规后外侧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点,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前外侧小切口 常规后外侧切口 全髋关节置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时与切口不愈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自2010至2013年收治的68例跟骨骨折病人,均进行手术治疗,采取两种手术切口,即外侧“L”形延长切口和外侧横切口,对两种切口在跟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不愈合的情况进行比较,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外侧横切口较外侧“L”形延长切口切口不愈合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后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侧横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时,手术操作简便,能够明显减少切口不愈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外侧横切口 外侧&ldquo L&rdquo 形延长切口 切口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口修补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C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PCSD患者82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子宫下段切口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阴道行子宫下段切口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主观疗效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主观总有效率以及治愈率分别为95.24%、97.62%,与对照组的92.50%、9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行子宫下段切口修补术治疗PCSD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

  • 标签: 经阴道 子宫下段切口修补术 子宫切口瘢痕憩室 开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可行性及推广价值。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20例,采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结果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通过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均成功治愈,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具有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阴式手术 病灶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治疗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乳腺纤维瘤44例作为临床治疗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方式,术后患者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环乳晕切口 传统放射状切口 乳腺纤维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角膜炎方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另外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病毒性角膜炎方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复发率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80%,复发率10%,观察组治疗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角膜炎方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不适感,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病毒性角膜炎方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角膜炎方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另外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病毒性角膜炎方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复发率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80%,复发率10%,观察组治疗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角膜炎方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不适感,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病毒性角膜炎方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3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放射状切口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应该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环乳晕切口 放射状切口 乳腺纤维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正中切两层缝合法和传统的切口四层缝合法的区别。方法通过对照试验将100例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两种方法的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恢复的情况。结果通过对这两种缝合方法进行缝合的患者的术后调查,采用两层缝合的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液化、红肿、切口感染等病症为0例,采用四层缝合方法的患者切口出现液化、红肿、切口感染等病症为5例,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部的正中切口,采用两层缝合比采用传统的四层缝合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所以具备了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腹部正中切口 两层缝合 四层缝合 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耳后隐蔽切口与改良S切口在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拟行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改良S切口,观察组采取耳后隐蔽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96.9%与对照组的71.4%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与改良S切口相比,在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耳后隐蔽切口同样安全可靠,且该切口对外观的影响更小,更易获得患者认可。

  • 标签: 良性腮腺肿瘤 耳后隐蔽切口 改良S切口 满意度